質量檢測規范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01 03:19:00

導語:質量檢測規范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量檢測規范化管理論文

現如今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建筑工程的技術和建筑的施工材料,在市場化經濟的需求下也有了較為重要的進步,建設工程的項目質量檢測是具有較大的價值的,本研究基于此分析建設項目的質量檢驗的規范化管理

1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問題分析

我國現今建設工程的相關技術和工藝都在不斷發展,特別涉及一些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建設工程的美觀性和建設的輕便快捷性,但也使建設工程的質量檢測和相關的項目參數在現行規范中存在空白,這樣就會遺留一些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1]。與此同時,因為在具體的檢驗過程當中沒有形成從工程建設開始到工程施工過程中以及竣工以后的統一檢測項目參數的規范,這就會使很多建筑工程質量在檢測過程中存在有缺陷,甚至會導致很多缺乏參數的情況發生,這樣就會使工程質量檢測無法達到規范需求,并且存在著監管缺失的現象。而再次檢驗機構也僅僅只能對此負責,卻無法保證送檢樣品和施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一致。

2建筑工程項目質量檢測規范化管理策略

2.1合理確定檢測項目。建設工程的檢測主要是施工質量檢測和對原材料進行檢驗。在具體的檢驗過程當中,所涉及到檢測項目眾多,這也意味著檢測工作需要全面、科學,同時也應該符合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這就需要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以及檢測單位等眾多相關單位在項目開工以前制定詳細的檢測方案,同時根據施工進度制定詳細檢測的計劃,并且嚴格落實在各個施工環節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項項目檢測和相關參數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也能符合工程的需要。2.2明確各方主體職責。如今檢測市場不斷開放化,這要求建設工程按照市場規律開展檢測工作。首先需要建設單位制定合理的招投標制度,與此同時也要求監理單位確定建設工程的各項質量檢測環節和認識到自身在質量檢測當中所處的位置,監理單位需要在具體工作當中充分地履行職責,發揮監測的職能作用。政府部門還需要做好相關管控工作,對于監督檢測機構是否規范化運行進行檢測,并且對于材料的復測和抽測進行監督,了解交叉檢測等多種方法,以便于保證監測機構規范化合理運行,最終為檢測報告的真實有效性提供可行的參考。2.3取樣的代表性。在進行建設工程檢測過程當中,常應用到的一種檢測方法就是抽樣檢查。建筑工程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應用的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非常巨大,如果對于如此巨大的建筑材料用量進行逐一檢查很難實現。因此在檢測過程當中常涉及抽樣檢查,在進行抽樣檢查的時候,應該符合國家和相關行業的規定。抽樣檢查所抽取的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具有典型性的樣品,這樣才能夠對于一批材料的整體性有直觀反映,而且樣品數量需要根據調整的數量和相關比例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夠對于材料所出現的問題和檢測的頻率進行確定。2.4確定規范化的驗收體系。作為監管部門,在檢測的過程中應嚴格落實并將國家的具體規范當作需要遵循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驗收體系,只有將這套體系應用在實際工作才能保證驗收工作有章可循。不斷地建立規范的驗收體系,做好對于各級負責人、各級職能部門和各類施工人員的管理工作,使他們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肩負著各自的職責。要通過建設工程的相關驗收體系,體現出驗收內容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并且保證這套驗收體系能夠對于建筑工程從開始施工到一直竣工以后的各項體系指數進行檢驗。2.5提升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從建設工程項目檢測來看,檢測工作受到檢測人員綜合能力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檢測機器和相關設備的影響。因此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和儀器,同時提高檢驗的精確性。重視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因此對于檢測人員應該做好業務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的相關檢測能力,畢竟檢測人員對于建筑工程的項目檢驗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因素,只有提高他們的檢驗檢測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證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檢測機構還需要根據建筑行業的發展情況適當地拓展一些檢測的范圍,時刻跟進新材料以及更新標準相關參數。還要建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核心責任制度,強化對于建筑工程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不斷將建筑工程的檢驗工作進行分工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現規范化管理。

3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簡單分析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檢測的規范化管理。在新時期背景下,強化建設工程的質量檢測的規范化,其意義十分重大。

參考文獻:

[1]姜紅,滕曉敏.關于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管理改革的探討(一)[J].工程質量,2015,6(10):48-49.

作者:畢丹 單位:襄陽市三方緣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