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分析

時間:2022-07-15 10:06:01

導語: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病區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對藥物差錯率影響。方法:以2017年8月2日~2018年8月2日外科病區工作人員80名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40名,實施藥物規范化管理)、對照組(40名,實施常規管理),將兩組管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藥物差錯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工作人員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取得顯著效果,能降低藥物差錯率,提升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預防用藥風險情況發生,保障臨床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外科病區;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藥物差錯率;影響

在美國藥物安全使用協會中,高危藥品的定義是:在發生使用錯誤的時候,具有較高的概率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藥物。而高危藥品管理是臨床管理中的難點,為了提高用藥的安全性,對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實施一項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重要,能保障臨床患者的用藥安全[1]。因此,我院對外科病區儲備藥物的規范化管理對藥物差錯率影響進行分析和研究。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7年8月2日~2018年8月2日外科病區工作人員80名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40名)、對照組(40名)。觀察組年齡20~50歲,女31名、男9名。對照組年齡21~50歲,女32名、男8名。兩組外科病區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性別等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性,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對照組使用常規管理,在外科病區藥品管理過程中采取基礎管理模式。觀察組使用藥物規范化管理。(1)首先工作人員應成立藥品管理小組,完善和協助質量監督工作,與醫院藥劑科保持密切聯系,收集國內外關于高危藥品的各項信息,對每位小組成員進行藥品知識培訓,記錄臨床患者使用高危藥品后發生的不良情況,總結差錯和經驗教訓,對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規范和改善管理流程后再實施,每月對高危藥品的存放、基數、有效期、質量、數量進行檢查[2]。(2)藥品的有效期對藥品質量十分重要,為了保障藥品的科學養護和合理儲存,避免藥物過期而導致損失,一方面醫院應制定和完善外科病區近效期的藥品各項管理制定,實施一項有效的措施,在藥品儲存過程中應將每種藥品按照有效期遠近、批號進行集中存放,利于對藥品進行養護管理,應重點對近效期藥品進行養護,及時進行催銷,在另一方面管理小組成員應對失效藥品進行管理,定期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應對不合格藥品管理、藥品有效期管理、藥品儲存養護等制度進行落實,嚴肅查處使用過期藥品行為,同時對過期藥品進行及時銷毀,統一將過期失效的藥品進行登記,在執法人員監督下進行銷毀,再通過咨詢、宣傳資料、公布監督舉報、網絡平臺介紹等形式對過期藥品常識和藥品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從而引導群眾依法維權和安全用藥[3]。(3)完善藥品使用流程和管理制定,制定病區藥品目錄,使用風險管理原則,規范管理藥品的保存,高危藥品使用專柜專屜存放方式,將其粘貼上醒目標識,而相鄰相似的藥品應張貼醒目標識后,再進行分開存放,完善病區藥品使用流程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藥品的存放、目錄、發放、標識、查對、醫囑、不良反應、給藥等,嚴格執行雙人查對,做到“給藥時間正確、劑量正確、藥品正確、患者正確”,對每位患者用藥后的反應進行密切觀察,確保患者用藥安全[4]。(4)對管理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提高小組成員風險意識和藥學知識,在要求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各項操作過程中,應定期對小組成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藥品的種類、概念、使用注意事項、潛在風險、緊急處理等,隨時更新藥品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藥學知識和風險意識[5]。1.3觀察指標。比較對照組、觀察組兩組的藥物差錯率、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對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外科病區藥物的注意事項、作用、不良反應等內容,滿分為100分,合格分在95分以上,分數越高代表知曉率越高[6]。1.4統計學方法。統計學數據處理采取SPSS25.0軟件,本次研究藥物差錯率、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等指標比較不同。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藥物差錯率比較。在本次研究中選取1000種藥物,其中觀察組使用500種、對照組使用500種,觀察組藥物差錯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比較。觀察組工作人員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藥品為特殊商品,在經營、生產、使用過程中,由于內在因素或者外在因素影響,隨時易發生質量問題,而對于臨床藥品實施一項有效的管理措施,能保障藥品的質量,預防不良事件發生[7]。藥品的管理、儲存、正確養護十分重要,藥品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易導致嚴重后果發生,因此需要開展管理,制定各項管理措施,從而消除質量隱患?,F如今護理人員現有藥理學知識已經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而成立管理小組,開展各項培訓,能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在進行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能預見性知曉可能發生問題,在臨床工作中不僅僅只是單純被動地執行醫囑,能及時發現問題后進行處理,主動為患者講解高危藥品使用后的不良反應,解答家屬和患者的各項問題,以往臨床藥品管理工作中,存在普通藥品和高危藥品混合放的情況,一旦發生誤用、誤拿等情況,易造成嚴重的后果,急救藥品在使用過程中易發生逐漸增加情況,例如腎上腺素,而常備的藥品使用呈現下降趨勢,通過將藥品管理制度建立,明確藥品的目錄,對急救藥品的基數和種類重新設置,單獨存放高危藥品,設置醒目的標識,能預防誤用、誤拿等情況。同時藥品管理流程和制度為實施的各項基礎,其中內容需要實用、嚴謹、科學,培訓為提高工作人員各項藥品知識掌握度的關鍵,通過進行各項培訓,從而保障工作人員做到給藥操作正確、給藥途徑、給藥劑量正確,提高每位工作人員藥品處理能力,加強藥品監督管理措施,能預防藥物差錯率[8]。

綜上所述,通過對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取得顯著效果,能降低藥物差錯率,提升高危藥品知識知曉率,預防用藥風險情況發生,保障臨床患者用藥安全。

作者:蔡霞維 蔣幼鴿 單位:1.諸暨市第三人民醫院 2.諸暨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