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淺談藥房藥品經營質量管理

時間:2022-09-09 08:44:00

導語:獨家原創:淺談藥房藥品經營質量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淺談藥房藥品經營質量管理

摘要:管理是一切社會活動中(包括藥房管理)產生的一般職能,指揮,協調以及為此而要達到的目標.藥房是開展公眾取藥的一個重要場所,加強藥房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醫院管理考核的內容之一.本文著重闡述對藥房藥品的管理,包括藥品質量應軟件投入,藥品質量監控體系,藥品進貨驗收,藥品儲存以及售后服務。

關鍵詞:藥品質量;監控體系;驗收;儲存;售后服務

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均具有效期。藥房的藥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眾群眾生命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銷售、生產(配制)假藥、劣藥。因此,藥房加強藥品的質量管理,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條件,不可忽視。

一、如何強化藥品質量的軟件強化和藥品質量硬件投入

(一)實行軟件招標,確保軟件質量。對藥品遠程監控軟件實施招標,按照“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團隊水平高”的原則選擇了軟件供應商,確定了操作簡便、易升級、維護成本低的B/S軟件模式,并充分借助軟件公司平臺,采用商業化運行模式,保證軟件長期運行質量。具體的藥品質量軟件有:GMP、GSP、GXP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軟件。

(二)宣傳引導,統一思想認識。對藥品經營企業負責人,宣傳建設藥品遠程監控體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政策和法律依據,提高企業對藥品遠程監控體系建設的認識,消除企業顧慮,引導企業積極配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三)組織培訓,提高實際運用水平。由軟件公司專業人員對藥品零售企業計算機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理論和操作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實際運用遠程監控系統的水平。

(四)加強協作,提升監管效能。通過網站、簡報、媒體、群發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化宣傳藥品質量規范,在日常監管中注重與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全面加強對醫療機構藥房管理和藥品質量的檢查,不斷提高藥企、藥店、醫療機構的安全用藥水平。

二、藥店進貨藥品的驗收

(一)驗收員應根據“隨貨同行單”內容和購進記錄,對到貨藥品進行逐批驗收。

(二)驗收藥品應在待驗區內進行,在規定的時限內及時驗收。一般藥品應在到貨后半個工作日內驗收完畢,需冷藏藥品應在到貨后2小時內驗收完畢。

(三)驗收時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藥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以及有關證明文件進行逐一檢查。

(四)驗收藥品應按規定進行抽樣檢查,驗收抽取的樣品應具有代表性。對驗收抽取的整件藥品,驗收完成后應加貼明顯的驗收抽樣標記,進行復原封箱。

(五)驗收藥品時應檢查有效期,一般情況下有效期不足6個月的藥品不得入庫。

(六)驗收中發現有質量問題的藥品,驗收員應及時填寫《藥品拒收報告單》,報質量管理員,并退回供貨商。

(七)藥品的品名、規格、批號、生產廠家或數量與“隨貨同行單”不符時,藥店驗收員要在“隨貨同行單”上注明并記錄,并通知供貨方。經供貨方核實確認后,予以更正。

(八)驗收合格的藥品,交倉管員入庫或交各柜組營業員按藥品陳列與儲存要求分類擺放。

(九)驗收員應做好〈藥品購進質量驗收記錄〉并簽名,蓋驗收合格章,注明驗收日期。記錄內容包括供貨單位、數量、到貨日期、品名、劑型、規格、批準文號、批號、生產廠商、有效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等項目。按月歸檔,集中存放,按規定保存至超過藥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2年。

三、藥店如何對成列藥品進行儲存

藥店在對藥品進行分類儲存時要把握8大原則:1.藥品與非藥品分開;2.處方藥(Rx)與非處方藥(OTC)分開;3.內服藥與外用藥分開;4.易串味藥品與一般藥品分開;5.拆零藥品要集中存放;6.危險品不能陳列;7.藥品包裝相近的或不同批號的要分開;8.特殊藥品要單獨存放。

藥品保管人員應根據“藥品驗收記錄”將藥品移入相適應的庫(區)。

(一)藥品應按溫、濕度要求儲存于相應的庫(區)中,其中常溫庫0—30℃、陰涼庫不高于20℃、冷庫2—10℃,相對濕度45—75%;藥品與非藥品、內服藥與外用藥、易串味的藥品與其他藥品應分開存放。醫療用毒性藥品、二類精神藥品應雙人雙鎖保管專人管理,專帳記錄并帳貨相符。

(二)藥店對庫房中的藥品則要進行色標管理,劃分為“三色四區”,即黃色(待驗區、退貨區)、綠色(合格區)、紅色(不合格區),分類儲存時主要是對合格藥品區的藥品進行分類儲存,

(三)庫存藥品應按批號及效期遠近依次或分開堆垛,并在墻、柱、屋頂、散熱器保持30CM的距離,與地面保持10CM的距離。

(四)庫房應每日上午10∶00,下午15∶00做好溫濕度記錄,發現溫濕度超出規定范圍,應采取調控措施并予以記錄。

(五)搬運和堆垛應嚴格遵守藥品外包裝圖式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怕壓藥品應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保持庫房、貨架和在庫藥品的清潔衛生,做好防火、防潮、防鳥、防霉、防蟲、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

(六)藥品上柜臺前應做好交接,并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以下情況時,不得上柜臺銷售:

1、藥品包裝內有異常響動和液體滲漏。

2、外包裝出現破損、封口不牢、襯墊不實、封條嚴重損壞等現象。

3、包裝標識模糊不清或脫落。

4、藥品已超出有效期。

5、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有吸潮、發霉等變質現象。

四、藥店如何加強藥品售后服務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消費者在購買藥品和使用藥品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藥品作為一種與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特殊消費品,是否應該提供售后服務呢?在這個問題上,答案是肯定的。經過“全國藥品售后服務質量問卷調查結果報告表”顯示需要藥品售后服務的公眾為95.1%,其中非常需要的公眾為50%??梢妼嵤┧幤返氖酆蠓找呀浛滩蝗菥彙F渲?0歲以上的公眾對藥品售后服務的渴求程度更為強烈。

(一)設立由專業人員指導用藥的服務咨詢電話

(二)為每位患者建立嚴格的藥物檔案與服藥記錄卡

(三)對長期固定的患者,藥店應提供送藥上門、免費定期檢測、康復指導等相關服務

(四)藥店應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藥品知識講座,以幫助普通公眾更多的了解藥品信息、樹立正確的藥品消費觀念,

(五)建立合理的退、換藥制度及藥品召回制度

五、藥房藥品質量管理的不足及措施

(一)藥房藥品質量管理的不足

1、管理方法不當

藥房工作人員沒有科學合理地制定藥品的領藥計劃,有時某些藥品使用數量有所波動,需求多時從藥庫多領,則造成需求少時藥品積壓,容易致藥品過期失效。而當這些藥品被再次發出時就會對其他患者的用藥安全產生影響甚至產生醫患糾紛。

2、監督機制不健全

工作人員沒有嚴格執行“先產先出,先進先出,近期先出,易變先出”的管理原則,會使效期遠的先出,而效期近的積壓,造成藥品變質、失效,使藥房遭受損失。

3、對藥品質量監控不夠重視

藥房工作人員只將工作重點放在保障藥品及時供應上,而對藥品效期的監控管理沒有足夠重視,不能做到定期檢查藥品效期和及時監控庫存積壓的情況,當大盤點或檢查效期時才會發現有些藥品已過期或近效期的藥品積壓情況嚴重。

(二)藥房藥品質量管理的措施

1、藥品的儲存須嚴格管理

從藥庫領出的所有藥品都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將其正確存放在藥房儲庫。盡可能應用相應設備,保證藥品在規定的溫、濕度條件下儲存。對于藥房不具備條件儲存的、用量較少的藥品,可以在需要時再從藥庫領入。

2、對藥品有效期定期檢查

安排專門人員對藥房的全部藥品進行徹底的效期檢查(將藥品按位置分組,每組指定一個專門人員負責),做到責任到人,有過失者須承擔相關的過失責任和經濟損失,對于精神藥品則由專門負責管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人員進行檢查,每個負責效期檢查者在檢查結束后須在檢查單上注明日期和檢查人員姓名,交由門診負責藥品管理的人員進行分析整理。

3、加強藥師的素質教育,加強人員管理

加強藥師素質教育,培養其高尚的職業道德,強化藥品有效期差錯危害性的教育,樹立對患者、公眾的高度責任心,以思想帶動行動,嚴格規范工作流程,培養每個藥師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工作習慣。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質量意識,增強辨別假劣藥品的水平。

六、建立藥品質量監控體系

一是加強對經營不善藥店的監督。注意了解藥店的經營狀況,對經營不善的藥店增加監督次數,提高監督頻率,防止其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督促其善始善終地做好藥品的管理和養護。二是利用行政手段,抬高藥店開辦門檻。通過抬高藥店開辦門檻,減少“藥店頻關”現象。三是建立藥品安全分析評價、風險預警及應急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制定藥品醫療器械重大事故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四是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進一步健全監測網絡,加強人員培訓,落實獎勵政策,強化工作考核,全年完成報告數300件以上,監測報告面不斷擴大,報告質量有明顯提高。五是建立藥品、醫療器械監管示范點,探索日常監管規律,提高監管效率和水平;發揮示范點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六、結論

經過上述闡述,我們可以了解藥品質量管理的各項措施以及藥房的有關注意事項。社會在發展,相信在以后的藥品、醫療中出現更多有利于公眾的關于藥品的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00.4

[2]陳月娥-淺談現代醫院中藥房的管理-《現代食品與藥品》-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