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如何讓初中思想政治課活起來
時間:2022-09-09 08:42:00
導語:獨家原創:如何讓初中思想政治課活起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活動教學則是其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政治課活動教學必須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既要強調學生參與,更要注重實效性,以提高全體學生能力為目的,讓政治課真正的“活動”起來。
【關鍵詞】活動課教學政治課課堂教學
對于初中政治課,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無奈它的晦澀難懂,所以,很多學生出現了對政治課學習信心不足,沒有興趣,成績差等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課對學生缺乏吸引力,給人的總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美學家李澤厚先生說:“人與機械不一樣,它需要休息和變異,它要求新鮮活潑的刺激才獲有繼續生存活動的生命力?!边@就告訴我們,課堂教學表現出一種相對于學生的“新鮮活潑”,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贏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率。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融洽的師生關系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必須熱愛學生,不僅表現為對學生的負責和嚴格要求,而且對學生要有至誠至愛的民主、平等的態度,尤其表現在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上,表現在“教學相長”虛心向自己的教育對象的學習上。老師幫助學生克服羞怯和退縮,幫助學生樹立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力求課堂教學氣氛的和諧,充滿情趣。情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愛是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教師以淵博的知識、無私的師愛感染學生,學生以無比的尊敬、善意的舉動打動教師,讓師生在合作中開啟智慧之門,讓彼此在交流中開啟思維之門。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感悟著政治課真諦和它無窮魅力,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心中愛的殿堂。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而每一學年的第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是能否激起學生對自己所學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因為對每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特別是新老師的第一堂課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精心設計導言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導言課,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味”,學科的內容“有意思”,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這對以后的教學無疑會有幫助。例如:進行三分鐘新聞演講,關注社會熱點話題。時政熱點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很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愿意接受。時政熱點本身又包含了新知識、新信息和新問題,將之引入課堂,不僅對課程、學生、教師等方面會產生重要積極的作用,而且充實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彌補了教材內容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的滯后性,使課堂顯現出時代的活力。一個同學講完了別的同學還可以作補充,每次一位同學講完新聞其他同學會給予掌聲,這樣可以在上課一開始就引起同學的興趣。對于社會的熱點話題教師作適當的點評,效果會更好。比如在初三當學生講到洪戰輝的事跡時,我就結合教材中講到對頑強精神,講到對家庭盡責,既結合時政又講透了書本知識,也提高了同學們學習政治的興趣。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認為:“學生自己也可以獨立學習,是主動的學習者”。要讓政治課“活”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課堂上的學習自由還給學生,多給學生創造問題情景,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地參與學習實踐,啟發、誘導學生帶著問題借助于教材去探索、鉆研,讓學生獨立思考,熱烈討論,踴躍交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進行思維。積極為學生創設展示思維、展示才華的條件和機會,激勵學生主動探究問題。沿著教師架設的探究的橋梁到達認知的彼岸,讓學生在思維活動中體會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真正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才能挖掘潛能,創設一個有利于探索、創新的學習情境,形成互動發展的學習形式。
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探索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具有活力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栩栩如生的畫面,給思想政治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利用多媒體的功能,將聲、光、影視、動態、演示等各種信息網,營造政治學習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靜態的文字敘述還原為動態的聲音、圖像信號,利用多重信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菰餅樯鷦?,化抽象為具體,實現最優化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空間自由馳騁。讓學生感到政治課不是枯燥無味的,它蘊合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五、讓音樂走進政治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遠不是培養音樂家,而首先是培養人”。為了強化政治理論教學,在上課時適當引入音樂,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心聲召喚學生、教育學生,引發其對科學理論的共鳴,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例如在講“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些知識點時,讓學生熟悉并吟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啊,親愛的媽媽》、《走進新時代》等歌曲,并及時補充了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光輝業績,同學們聽得嚴肅認真,群情激昂,其豪邁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聲中,黨的形象高大起來,神圣起來。又如,在講《中國環境問題》時,又播放了《美麗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這些歌曲不僅激發了學生珍惜、熱愛美好環境的熱情,而且也讓學生有了保護環境,同破壞環境行為做斗爭的堅強決心。
六、讓政治理論課活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是學生的個體行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教師就要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原給學生,讓他們有比較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而在政治課上構建活動課,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講“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一內容時,我采用了讓學生“現身說法”的形式。課前先讓學生調查其祖輩、父輩的生活經歷,請他們談談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學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興致勃勃,各抒己見,從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談了改革開放的變化,此時得出結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學生也容易理解,更具有說服力。例如,筆者在講解“談社會理想,樹堅定信念”時,采用了辯論的授課方式。事實證明,通過辯論,既提高了學生的理論,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論的傳授。通過課堂授課方式的調整,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政治課自然受歡迎了。
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思想政治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與時代最貼切。思想政治課教學應具有時代性,體現其鮮明的時代色彩,脫離時代的政治課就成了一味空洞說教的工具,讓學生走出小課堂,放眼大社會,結合教學組織有關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社會熱點開展社會調查。使課堂上所講的道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并內化為學生的信念。使理論真正地聯系實際,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解釋社會生活的困惑,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并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富實效。社會實踐使課堂教學的空間得到拓展,使教學內容更加詳實、豐富。增強了德育的實效性。
讓思想政治課教學活起來,使思想政治課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們每一位政治教師要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鞭策自己,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大膽實踐,走出一條嶄新的路子,使課堂成為學生最向往的地方。
- 上一篇:理性因素與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淺談藥房藥品經營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