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重構

時間:2022-11-10 10:48:18

導語: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重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重構

1.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的含義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作為中心的公共部門,運用經濟、政治、行政等各種手段,集合社會的力量提高公共服務質量,謀求最大的公眾利益,增強政府等公共部門的職能。公共管理就是公共部門運用公共權力處理公共事務,為公眾獲取公共利益的活動。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不同于個體性,公共性注重的是與集體相關的事物,公共性要求政府部門等公共部門的活動要秉持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依法辦事,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應該體現我國主權在民的原則,使人民行使自己的正當權利,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各種重大決策應該讓人們大眾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要求政府部門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堅決抵制為個人謀求非法利益,公共性要求政府及社會完善管理和監督的職責。公共性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是政府等公共部門管理社會活動的最終目的和不斷追求的目標。

2.我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缺失問題

2.1公民的主體地位缺失

如今,我國的公共管理大多是以政府為中心,政府管理、制定政策,公民服從,公民缺少發言權,經常是被動的聽從,缺乏主體性地位。公民主體地位的缺失導致政府實行的是向公民單向管理方式,致使公民被動的接受管理,公共性意識淡薄,對于公共事務沒有過多發言權,經常聽之任之。公民沒有渠道發出自己的心聲,以至于政府許多政策并不能真正的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公共權力不能夠切實的實現。政府過于強調效率而忽視公共性,缺失了公民的主體地位,政府就壟斷了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經常忽視公民的訴求,只是單一的站在政府的角度制度各項政策,過于注重效率而忽視了公共性。

2.2民主制度不健全

在我國公共管理的過程中,缺乏民主管理,選舉時也缺乏民主原則,大眾也缺乏民主意識。各級代表很少由廣大人民直接推選,候選人都是政府內部推選,廣大人民群眾并不了解候選人的實際情況。我國公共管理中缺少民主,以至于會出現行政機關的權利過大和濫用職權等現象,許多公務員以權謀私,嚴重阻礙我國的公共管理事業的發展。我國的公共管理缺乏完善的權利制衡體制和監督機制,民主制度不健全,公共權力不能切實為人民所用。

2.3公共監督不到位

我國現行的監督體系存在許多缺陷,出現許多部門監督不到位或者重復監督的情況,監督主體與客體關系雜亂,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監督主體的權威性受到嚴重削弱。行政監督也沒有秩序,各行政監督主體之間缺少溝通交流,缺乏協調和相互合作。監督主體的監督活動缺乏規范性,不能定期定點的對監督客體進行監督,監督活動十分隨意。如果監督客體出現違規的情況,找關系請托就可以蒙混過關,缺乏外界監督。社會的輿論作用和公眾監督沒有辦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公眾監督的渠道較少,以至于經常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而無法受到監督,群眾沒有渠道反映情況,使許多違法行為沒法受到監督。

3.我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重構的策略

3.1增強公眾的主體地位

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動就是為了大眾服務,應該增強公眾的主體地位,政府的決策應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增加群眾表達心聲的渠道。要完善群眾的參與制度,公民參與政府決策是公民特有的權利,只有決策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能受到人民的擁戴。制定政策只有人民的參與,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保證社會的公正。政府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等各種手段,增強與群眾的互動和溝通,及時了解群眾的動態和想法,對于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要認真對待。要健全人民大眾對政治的參與制度,提高群眾政治參與的質量。

3.2政府增強責任感

政府要增強責任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提高決策的公共性和公正性。政府制定政策要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出發點,政府要切實秉持著公平的原則解決公共事務。政策的實施要考慮到人民的長遠利益,要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是人民的依靠,政府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為人民保駕護航。政府要善于規劃統籌,制定出正確的策略和方針,盡可能的實現最大的公共利益。對公共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政府應及時與群眾溝通,考慮大眾的意見,確保政策切實可行又維護大眾的利益。對實施中的政策也要及時調研,調查實施情況,對不合理的措施要及時調整。

3.3完善社會監督職能

完善我國的民主監督制度,才能保證我國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提高政府管理活動的透明度,確保人民群眾對政府活動的知情權。要健全公民對政府的民主監督職能,公民對政府的民主監督有利于政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決策,更加有效的維護群眾的利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政府應該為公民進行民主監督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網絡等手段,增加公民民主監督的方式,還要在法律上保證公民民主監督的權利。

4.結論

要加強我國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人為本,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增強公眾的主體地位,政府要增強責任感,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完善我國的民主監督制度,保證我國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使人民行使自己的正當權利,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作者:黃興娟 單位:中共鶴崗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