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學食堂就餐率的管理策略

時間:2022-04-19 10:29:39

導語:提升中學食堂就餐率的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中學食堂就餐率的管理策略

學生食堂伙食的好壞,學生對伙食滿意度如何,關系著學校辦學的評價。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然而,較多學生經常不在學校食堂用餐,而是去學校小賣部吃方便面,或干脆回宿舍吃些零食等,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用餐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寄宿制學校出現大規模陪讀現象的主要原因。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家長對學校食堂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要求日益強烈。

一、低就餐率背后的原因探析

中學階段是人成長過程中吸收營養、迅速成長的黃金時期,是學習文化、增長知識的重要階段,也是心理日趨成熟,習慣和性格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如果用餐習慣不良,必將影響身體健康。我校就就餐率低一事,召開了一次由各班班主任、生活委員及各班學生代表和全體食堂員工參加的專題會議,會上學生個個暢所欲言,對學校食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和意見。造成就餐率低的真正原因有:洗滌衛生不到位;食物加工不到位,大小不一致,從而造成食物成熟度不一致;烹調質量不到位,色、香、味、形、質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等。另外,我校食堂常使用的是大鍋燒菜,菜量多,火候難掌握,烹調時間長,鍋又不能像小鍋那樣顛翻和晃動等,造成菜肴色、香、味、形、質難以達到要求。

二、提升就餐率的對策研究

大鍋菜與小鍋菜在烹調技術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想方設法,廚師們發揮好主觀性和積極性,大鍋菜也一定能燒好,一定能烹制出價廉物美、美味可口的菜肴。只有做到了這點,學生們一定會去食堂用餐,學校的就餐率一定會不斷上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一定會上新臺階。

1.營養和衛生是提升就餐率的前提

烹飪的本質就是以營養為目的,人體需要的營養包含在各種食物中,只有通過烹調加熱,使食物發生一系列復雜的變化,營養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如果烹調加工不當,會使一些營養損失和破壞。只有做到洗滌合理、切配科學、沸水焯料、上漿掛糊、勾芡保護、適當加醋等保護營養的科學、合理措施,才能使烹制出有營養的菜肴。另外,在整個烹調過程中,衛生工作應放在第一位。如果衛生不到位,那么其他工作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一切都是空談,且可能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

2.營養和風味是提升就餐率的關鍵

學校食堂與其他餐飲業的不同在于我們所面對的是相對固定的學生,是具有鮮明個性的群體,更應在菜肴的色、香、味、形、質等方面做得更好,否則學生就會從心底里產生厭惡感,就餐率低也就理所當然?!胺諏W生,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一切為了學生”也是廚師的職業道德??梢砸韵路矫媾?,使菜肴色、香、味、形、質俱佳且營養:①從刀工上下功夫,確保切的菜肴原料大小、粗細、厚薄要均勻一致。②配菜科學,搭配上也要遵循片配片、丁配丁、絲配絲,質地上脆配脆、軟配軟,在色澤上講究順色和對比色,營養上葷與素搭配這些規律。例如,炒土豆絲可配一些青紅椒絲;做肉丸子,在投料上適當加一些山藥、荸薺、蛋、生粉等配料。③上漿掛糊到位,一是保證有營養,二是保持菜肴的滑嫩感,三是保持原料的形態。④特色上要豐富,菜以味為本,在調味上滿足大眾的口味,有清香、清淡、咸鮮、麻辣、甜酸等味,既有單一味,又有復合味。⑤火候適當到位,特別是用大鍋烹制爆炒、油炸類菜肴,一定要在旺火時操作,才能做到旺火速成,使菜肴味香質嫩。為了使原料受熱均勻,不生不煳,一定要注意不斷用鏟刀翻炒;為了防止粘鍋,可根據小鍋的“熱鍋冷油法”,即用旺火將大鍋燒熱后,倒入少量油,待油熱后再倒些油,隨即下主料烹制。⑥色澤鮮艷合理,一要做好菜品搭配;二是控制好菜的下鍋溫度,一定要將鍋燒到合適的溫度,溫度不夠會把菜煳熟;三是有些原料該焯水一定要焯水、過水,保持原料原有的色澤。⑦保證菜肴溫度佳,熱菜的最佳食用溫度為70℃左右,故燒菜時間要離開飯時間短一點,一是能滿足人的口味,二是菜肴能保持鮮艷的色澤。⑧勾芡有效恰當,首先,要恰當掌握勾芡的時機,就是要在菜肴即將成熟或剛熟時勾芡;其次,勾芡時湯汁應適量,同時要把握好菜肴的底湯,如底湯太多,一旦勾了芡,菜肴就會一塌糊涂;最后,對于不同的原料需要用不同的勾芡方法,脆的原料應薄勾芡,上漿的品種應輕勾芡,粘性的原料就不要勾芡,例如炒山藥片就不要勾芡。實踐證明,勾芡好壞跟鍋內的溫度有關,溫度在60℃~80℃時為芡粉的最好糊化溫度,效果也最好。當然,把握好芡汁的濃度也是勾芡的重要環節。通過以上策略的實施,定期召開專題會,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我們工作上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提升我們的工作質量。

作者:劉李平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