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胰外科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討

時間:2022-07-18 03:32:55

導語:肝膽胰外科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肝膽胰外科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本院肝膽外科住院治療的肝膽胰外科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順序進行編號,根據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1.2±9.5)歲,受教育年限(10.7±3.2)年;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3.1±9.7)歲,受教育年限(11.5±3.5)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本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本方案已通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PICC維護方法,PICC相關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如何正確攜帶導管淋浴,PICC出現異常情況應如何及時匯報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實施措施為:(1)建立PICC自我管理小組:由本科室責任護士、主治醫生和具有一定治療經驗的肝膽胰外科患者共同組成PICC自我管理小組;(2)制訂具體計劃及實施方式:由責任護士負責制訂相關計劃及實施方式,組員充分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模式的內涵;(3)定期授課,每周定期授課1次;(4)定期隨訪:指定一名本科室護士對自我管理小組進行相關指導,每周通過電話形式定期隨訪1次。(5)患者互助及交流:每兩周開展1次患者互助及交流活動,以自我發言的方式介紹各自導管維護的經驗。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入院當日及出院后3個月時自我護理能力:(1)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該量表分為4個維度,即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識水平,總分越高則表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更強;(2)焦慮自評量表(SAS):該量表主要用于評估患者焦慮嚴重程度,總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3)PICC相關并發癥:靜脈炎、導管堵塞等相關感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及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識水平等4個維度評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見表1。

2.2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分(P<0.05),見表2。

2.3兩組護理干預后PICC相關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護理干預后靜脈炎2.0%及PICC相關并發癥發生率6.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20.0%(P<0.05),見表3。自我管理模式可明顯提高PICC置管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緩解焦慮情緒并降低PICC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馬艷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一病區

參考文獻

[1]王虹.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小組規范管理的成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64-2066.

[2]譚海燕,彭麗彬,邱瓊,等.PICC小組的設立及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8-10.

[3]王永華.自我管理教育對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患者的影響[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1,19(2):124-128.

[4]YamashitaM.The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J].WestJNursRes,1998,20(3):37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