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分析

時間:2022-12-04 09:58:28

導語: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分析

摘要:為了使城市管理工作規范化,搭建廣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采用標準化的數據部署,實現內外數據的共享,通過工作流實現資源整合和業務流轉,為城市建設提供標準化的業務保證。

關鍵詞:業務流程;工作流;數字城管

為了提高城市科學管理的水平,使城市管理工作規范化,實現城市管理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搭建廣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基本業務處理流程:

如圖1所示,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對城市進行數字化控制,用信息的控制方式去調度事物流向和人員的流向,主要業務包括業務受理模塊、協同工作模塊和綜合評價模塊,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使用業務受理模塊受理問題、登記案例、案例匯報、案例受理、案例定位和轉發處理等業務;協調工作模塊是使指揮中心人員、區專業部們、街道指揮中心和街道專業部門的能高效的協同合作,將案件派遣、處理、反饋、核查和結案等流程都關聯在一起,實現指揮中心、各專業部門和監督中心之間信息共享、協同工作、互為監督的目的;綜合評價模塊對城市管理的每個責任體,在系統內設定的完善評價體系進行評價,如監督中心對城市管理監督員、內部人員、專業部門的監督,對市容市貌、城市組件、環境等的監督管理。

二、以工作流方式實現業務處理流程

工作流(Workflow)是對工作流程的進行計算模型,也指對工作流程分解任務,將該任務以一定的邏輯與規則鏈接在一起,設定任務的處理后的自動跳轉。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系統業務就是按照一定流程跳轉的工作模式,所以可以考慮應用工作流的技術實現城市管理中各類案例的處理,用工作流思想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網上業務處理可以更方便的滿足各職能部門對城市管理事物的處理需求,也能保證其正確承擔城市管理事務的責任與義務。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分解的工作流如圖2所示,包括案件信息采集、案件受理、案件派遣、結案和考核反饋、歸檔等內容,領導、社會公眾、監督員、監督中心、指揮中心、專業部門在案件工作流流轉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案件信息采集信息采集辦法包括網格監督員的案件報案、各部門的案件發送和市民撥打服務中心電話或登陸到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報案,報案時,現場案件信息采集者可以使用手機、攝像頭等對現場進行拍攝,數據包含采集案件發生時的位置信息、案件現場照片、錄像、聲音、信息員對案件描述信息等,將數據傳送到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案件建立:再協同工作平臺上,監督中心工作人員將案件信息進行整理,系統按照案例性質進行分類、完成案件編碼,完成立案流程;案件派遣:由數字城管指揮根據案件類別、地段等業務處理規則,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自動使用工作流的方式將案件進行分類、發送消息給相關職能相關部門;結案:案件通過工作流轉到案件處理部門,該部門部署資源,對案件進行處理,而后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對案件結果自動反饋,接著案例轉到到監督與評價中心;如圖3所示是案件考核和評價:由監督中心領導和值班長使用,在系統內設定的完善評價體系進行評價,如監督中心對城市管理監督員、內部人員、專業部門的監督,對市容市貌、城市組件、環境等的監督管理,系統以圖表、報告等可視化方式顯示的評價結果。

使用工作流思想使城市管理事務的立案、處理、結案和備份等更加的便捷性和規范性。數字化城市管理業務處理的流程在開發設計中應用業務實現準則、規定限制條件、描述業務的轉型、定義業務轉向所需的資源、定義事務狀態的數據結構,數字城市管理系統的案件處理過程用到的步驟流程都比較少,所以可以使用工作流相關的技術簡便的進行設計和實現。通過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使用實踐表明,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標,正在有效的促進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更精細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峻武.如何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8).

[2]房立洲.“云時代”智慧城管的發展維度與理想模型[J].上海城市管理,2012(04).

作者:陳惠紅 劉世明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