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公共文化管理體制研究
時間:2022-06-04 03:51:49
導語:農場公共文化管理體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文化建設的基本現狀
(一)農場文化建設沒有做到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人的文化,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論、群體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由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核心文化四個層面構成。農場目前的文化建設當中雖然都涵蓋了這四個層面,但是沒有做到四個層面的有機結合,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特色和獨有的文化建設體系。如農場在物質文化上沒有打造出具有“名片”效應的產品或品牌;在行為文化上缺少統一的行為規范;在制度文化上缺少人本文化的要素;在核心文化上雖有企業精神、發展理念等,但沒有達到潛移默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二)農場文化建設沒有形成合力。農場所有單位和部門都肩負著文化建設的重任,如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安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都與各部門有著緊密的聯系,不可分割。但從當前情況看,單純地認為文化建設就是宣傳或文化部門的工作和事情不在少數,一些部門甚至把自己應該做的具有部門特質的文化工作一股腦推給了事務繁雜、人員缺少的宣傳或文化部門去做,無法形成文化建設的合力,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農場文化建設突出政治化、口號化、文體化。當前,農場文化建設基本仍停留在“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層面,把掛幾塊宣傳板、寫幾幅標語、發幾本宣傳冊、放幾場電影、搞幾場演出、打幾場比賽、做幾場展覽等當成了全面的文化建設,使其政治化、口號化和文體化,沒有深刻理解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
(四)農場文化建設沒有形成“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格局。近兩年來,農場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開始認識到應該把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如端午黃花采摘、草原蒙古包美食、草地摩托、垂釣、設施農業觀光等,由于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不匹配,各項服務功能的不完備等,致使這些本有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項目曇花一現,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瓶頸制約
農場文化建設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建設,離不開諸如文化館、藝體館、場史館、圖書館、文化廣場、文化主題公園等重要載體和硬件設施建設,這些建設均需要有政策的強大支持。從目前看,文化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建設用地再到審批等渠道都不是很暢通,手續煩瑣不說,有的干脆不讓建設。
(二)資金瓶頸制約
農場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設項目必然離不開資金的強大支持。農場小,負債多,難以拿出更多的資金進行文化硬件設施項目建設。另外,農場收集有價值的文物、整理資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就需要國家、省、總局、管理局給予項目資金的幫助與支持,破除農場資金短缺給文化建設帶來的瓶頸制約。
(三)人才瓶頸制約
農場文化建設是做人的文化,這就需要有專業人才的有力支撐。目前,農場沒有專門的文化組織機構,專業人才缺乏,更談不上文化人才隊伍了,這樣就嚴重制約了農場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這就需要農場組建專門的文化機構,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組建各類文化協會,通過協會發現、挖掘人才,組織開展文化建設活動。
(四)歷史瓶頸制約
農場文化建設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傳承。目前,由于農場宣傳與文化合署辦公,人員短缺,沒有更多的時間整理歷史資料、收集歷史文物,提煉歷史文化精髓。再有就是新來的年輕人多,對農場的歷史文化不了解,工作無從下手,加之一些老同志已經退休和農場各部門歷史材料的缺失,使一些具有一定價值的歷史文化無法得到傳承,如不采取必要的搶救措施,會嚴重制約農場有特色主題文化的確定。
三、文化建設規劃
制定文化建設規劃,必須站在發展的高度,緊密結合北大荒開發建設和農場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指導思想、建設背景、建設主題、建設原則、建設發展目標和建設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使之融會貫通,有的放矢。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深入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黨的群眾路線,緊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把文化建設作為推進民生建設的抓手,夯實基礎,全力實施,通過文化建設和各類活動的開展,集聚正能量,加快建成富裕、文明、美麗四方山。
(二)文化建設背景。農場文化底蘊豐厚,是集北大荒文化、軍旅文化、軍馬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管理文化等于一體的多元文化的結合體,這些文化的相互交織與碰撞,勢必形成農場特有的文化。農場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地處哈大齊工業走廊經濟帶上的肇東市境內,農場的多種文化元素與城市文化元素必將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與哈爾濱、大慶形成了一個半小時的文化經濟圈,這個文化經濟圈的形成,也必將成為農場文化建設的一個新亮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文化建設主題。一是以“紅色軍旅文化”為主題,建設“軍馬場紀念館”,傳承和弘揚精神文化,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是以“綠色草原文化”為主題,開發建設集科普教育、旅游觀光、采摘垂釣、特色美食等于一體的旅游文化項目,打造文化產業。三是依據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青肯泡”和“獨角龍”的神話傳說,利用廣闊的水面、優質的耕地和秀美迷人的自然風光,在農場青龍作業站(原日本開拓團舊址)建設以“獨角龍神話傳說文化”為主題的集“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攝影采風、文學美術創作”等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基地。
(四)文化建設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表里一致、繼承傳統、注重個性、發展經濟”的原則;二是堅持“科學規劃、符合實際、標準不降、厲行節約”的原則。
(五)文化建設發展目標。結合農場實際,確定以下發展目標:一是重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品牌文化、物化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陣地文化和文明創建文化等建設,提升農場形象。圍繞品牌文化建設,抓好企業“精細化”管理和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物態文化建設,抓好生產資料文化、產品文化和環境文化建設。圍繞制度建設,在品牌、包裝、場容場貌等方面抓好企業人、財、物、事的各種動態、靜態的標準和規定。圍繞理念文化建設,在行為、公關、服務等方面提高變革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市場觀念、服務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戰略觀念等。圍繞陣地文化建設,以樓宇文化、文化長廊、圖片展覽、標語口號、文明行為、道德講堂、鄰居節、傳統節日、娛樂活動、形象展示等為載體,通過開展各類職工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活動,展示農場形象,推進文化建設。圍繞文明創建文化建設,以文明單位、文明管理區、文明校園、文明樓道、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為載體,抓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圍繞“先優模”文化建設,抓好農場“先優模”的選樹工作,采取“張紅榜、戴紅花、表彰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先優模”精神,集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和諧發展。二是在農場現有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在場部地區完成下列建設項目:2015年,在和諧家園小區再建1處8000平方米的花園式綜合文化體育休閑廣場。2016年,建設完成200米8跑道環形塑膠標準運動場1處。2017年,建設綜合藝體館1座。三是充分利用2015年~2017年的三年時間,重點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徹底改變多年來文化體育設施空白的面貌,豐富農場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利用國家文化信息共享政策,申報建設農家書屋5個,合計面積400平方米,藏書合計15000冊;配套音響設備5套;農村有線廣播系統5套。利用國家體育彩票扶持政策,申報建設籃球場地5個,合計面積2500平方米;全民健身器械10套。四是加強文體協會建設,重點發展和建設各類文化、體育協會14個,并加強對協會的管理,通過協會自身活動的開展,推動農場文化體育建設的快速發展。2015年內組建完成各類文化專業協會,包括文藝創作協會、文學創作協會、詩歌協會、舞蹈協會、讀書協會、書法繪畫協會、攝影協會。2015年內組建完成各類體育專業協會,包括籃球協會、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臺球協會、廣場舞協會、門球協會、排球協會。五是加快綠色草原文化建設,發揮資源稟賦,全力打造“草原季節游”文化品牌。黃花采摘游,利用每年端午節前后黃花盛開的季節,開展黃花采摘游。讓游人在采摘游玩的過程中感受、體會、認知大草原的遼闊、神奇與壯美。果蔬采摘游,發揮設施農業的作用,在每年的7月份、8月份開展特色果蔬采摘游。讓游人在觀賞、采摘、品嘗有機綠色果蔬的同時,感受現代設施農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無窮魅力。金秋收獲游,利用國慶長假,開展金秋收獲游。讓游人最直接地參與糧食收獲,品味豐收的喜悅,感受勞動帶來的豐碩成果。雪原趣味游,利用冬季降雪,或人工創造,開展雪原趣味游。讓游人在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冰爬犁、打冰尜、坐雪橇、賞樹掛的趣味活動中,感受茫茫雪原的獨特魅力。草原美食游,利用農場特有的、豐富的肉品和菜品,開展草原美食游。讓游人在品嘗獨具特色的草原美食的同時,感受生態文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增強環境保護的責任和意識。建設科普夏令營,利用農場特有的草原資源,立項建設一個集各種適宜本地區生長的樹種、草種、花卉于一體的植物園,既有科普性,又有趣味性和娛樂性,每年暑期開展科普夏令營活動,打造成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六是加快“獨角龍神話傳說特色文化”建設,深刻挖掘青龍作業站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與“獨角龍神話傳說特色文化”。依托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建設和復原遠古文化,打造遠古文化探秘基地。將“獨角龍神話傳說”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元素,豐富其內涵,打造文學藝術創作產業基地。利用廣闊的水面、優質的耕地和秀美迷人的自然生態風光,打造旅游觀光、攝影采風、美術創作產業基地。同時挖掘民俗文化,形成春踏青、夏采摘、秋賞色、冬捕撈的“四季游”格局。
(六)文化建設保障措施。為保證農場文化建設工程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們將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農場黨委宣傳部或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做好文化建設的具體組織和指導工作。2.加強政策扶持,廣開門路,多渠道籌集文化建設資金。農場在爭取國家、省、總局、管理局有關政策支持的同時,積極爭取社會多方面的支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合作經營、招商企業獨資、農場資源入股合作、土地置換等方式,引導投資文化產業設施和經營文化旅游產業項目。3.在爭取財政對文化建設產業發展的投入和扶持的同時,爭取管理局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對農場有較大市場潛力和開發價值的文化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4.鼓勵社會力量組建國家政策許可的各種文化經營企業,在規劃建設、土地征用、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積極協調和政策優惠。5.農場黨委成立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項職責,做好協調工作,發揮職能作用,在農場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完成各項文化建設目標的實施。
作者:黃曉軍 朱晶 單位:黑龍江省四方山農場
- 上一篇:SOP在卷煙工業企業中的應用
-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礦安全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