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分析

時間:2022-07-18 10:41:42

導語: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分析

1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1)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20世紀90年代,我國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重點為大江河水利工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主要還是依靠農村。在這個階段內,農村水利建設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80年代解體之后,農村地區開始廣泛推廣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集體逐漸分散化建設,集體作為農村經濟建設主要單位,傳統農業水利逐漸消失;在1990年之后,我國政府部門對水利工程建設高度關注,農村勞動力需要承擔水利工程建設義務,較好地推動了農村水利建設。但是由于當時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經濟成本投入比例很低,工程維護質量十分也不高,導致部分工程甚至出現廢棄。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農村水利管理體制主要向兩個方向劃分轉變。首先,逐漸市場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雖為事業單位,但要逐漸實現自負盈虧及獨立核算;其次,增加基層群眾管水組織,依托國家管理組織進行管理,構建群眾性管水組織難度較高,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落實難。(2)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后的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發生了本質性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建設過程中,原有水利建設管理體制已經無法滿足農村地區經濟生產實際要求。與此同時,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農村運營模式存在較大差距,水利工程管理難度顯著提高,對水利工程效益提升造成較大影響。黨的十四大召開之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開始積極嘗試通過多種產權劃分方式,對小型水利工程產權進行明確劃分,有效解決計劃經濟體制所存在的漏洞,讓農民群眾成為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主體。

2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性質不明。改革開放之后,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發生了本質性轉變,傳統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和農村地區生產體制之間存在顯著差別。改革開放之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基本上都是在政府部門及農村自籌情況下開展,建設完畢之后產權歸政府及群眾所有。農村聯產承包制在全面落實之后,農村地區經濟運營逐漸從集中運營模式轉變為分戶運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政府部門及群眾自籌建設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產權上就出現了模糊情況,水利工程管理難度顯著提升。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開始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進行明確劃分。但現階段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問題仍不少。(2)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施完好率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歸屬不清,導致部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設完成后,沒有專門的管理單位進行管理,即便工程出現破損,也沒有專門人員進行修復,工程運行安全受到嚴重影響,加速了工程的老化,用水過程中經常出現漏水、跑水等情況,部分工程出現漫灌或者是串灌情況,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3)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資主體單一。在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投資主體及資金來源十分簡單,“等、靠、要”思想仍十分嚴重,農村自我投入觀念不強。與此同時,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逐漸完善過程中,國家投融資體制發生了根本改變,傳統資金來源已無法滿足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實際需求,財政撥款越加嚴苛,同時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在貸款貼息機制構建及有償投入上發展相對滯后,群眾自籌能力低下,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3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成效

(1)用水戶協會的建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在進行改革過程中,農民作為改革核心,構建用水戶協會之后,能夠有效了解農村水資源應用情況,從而保證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順利落實。所以,需要對農村用水戶協會進行調整充實,加強維護,充分發揮出用水戶協會在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中作用,讓用水戶協會成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有效的組織者及保證者。(2)明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之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得到了明確劃分,工程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農民真正成為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體,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歸農民所有,基本上能夠實現小型水利工程自建及自用。(3)管理機制得到完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及管理模式在明確劃分之后,管理主體責任明晰,有效解決了傳統建設過程中管理低下的問題。管理人員及所有者都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規章管理制度,自覺接受水務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按照管理協議內容,最大程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增強主人翁意識,及時對工程進行修繕維護,推動良性化運轉,有效保證農民經濟效益。(4)農民利益得到保證,管護積極性得到提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明晰后,工程運營模式更加靈活,也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運行安全程度,農民利益得到了保證,管護積極性得到提高,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得以實現。推動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4結論

我國在現代化發展建設過程中,一直將農業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有效推動農村地區經濟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是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主要手段,是保證糧食安全,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物質保障。只有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夠充分發揮小型水利工程在農業經濟建設中的效益。小型水利工程能夠有效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建設,提高糧食產量,改善農村地區水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共贏。

作者:丁鳳娟 單位: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城關鎮水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