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探析
時間:2022-01-16 03:53:50
導語:農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在農業經濟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為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抵抗自然災害、提高糧食產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夠減少一些自然災害的損失,增加農業收入。2016年,按照寧夏統一安排部署,青銅峽市開展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經過1年的工作實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就改革工作中的經驗及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青銅峽市位于青銅峽引黃灌區十大干渠之首,跨越青銅峽河東灌區、青銅峽河西灌區、衛寧灌區三大灌區。秦渠、漢渠、東干渠、馬蓮渠、西干渠、唐徠渠、大清渠、漢延渠、惠農渠、泰寧渠、躍進渠、七星渠等十二大干渠流經市境。根據2016年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基礎數據調查結果,按照工程屬性分類,公益性工程主要有?。ㄒ唬┬蛿r洪庫4座,黃河堤防41.5km,黃河控導工程丁壩18座,圓垛59座,護岸4處2.66km,骨干溝道9條125.39km,支斗農溝5481條5887.4km,中小河流堤防41.082km,溝道建筑物13428座;準公益性工程主要有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3處,高效節水21處0.535萬hm2,支干渠4條32.56km,支斗農渠10450條4887.33km,渠道建筑物22646座,各類小型補水泵站118座,甘城子揚水灌區三級揚水泵站6座。
2農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按照寧夏水利廳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青銅峽市通過分類定性、明晰產權、以錢養事等措施,到2016年底,對全市水庫、中小河流、堤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高效節水工程等六類工程按照工程用途進行了分類定性,將水庫、中小河流、堤防、機井、灌區各級排水溝道定性為公益性工程,將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高效節水工程、灌區泵站及各級灌溉渠道定性為準公益性工程。根據“誰投資、誰所有,誰使用、誰管理,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明晰了改革范圍內所有小型水利工程的產權、管理權、使用權。在維持原有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將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整體移交青銅峽市城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進行運行管理并承擔維修養護。甘城子揚水灌區實行階梯水價并進行了水價調整。通過改革進一步明晰了工程的產權,落實了工程的管護主體,政府財政每年落實500萬元用于溝道清淤。基層水管單位建設得到了加強,人員工資性收入得到了徹底解決,穩定了隊伍。2.1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健全。2007年根據寧夏編辦批復,在八鎮兩場成立了6個基層水利管理機構,負責該鎮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指導、服務工作;成立了黃河管理所、灌排管理中心等2個水利工程專管機構,負責黃河青銅峽過境段及市管小型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職責;成立了甘城子揚水站專職運行管理單位,擔負著甘城子揚水灌區泵站及主干渠道的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同時水務局根據工程管理實際情況,內部成立了水庫管理所、羅家河管理所、農村安全飲水管理站等職能科室,承擔著水庫、水域、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的職責。并在青銅峽市87個行政村,組建了82家農民用水者協會,負責全市灌溉管理。2.2水利工程管護主體責任得到落實。青銅峽水務局根據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實際運行管理情況,自2015年11月中旬對市管的4座水庫、41.082km中小河流堤防、41.5km黃河堤防、9條骨干溝道、13座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等涉及公共安全的公益性和準公益性工程開展了基礎數據調查工作,并對工程進行了分類定性。對產權歸屬市水務局的4座?。ㄒ唬┬退畮臁?1.5km黃河堤防、41.082km中小河流堤防、11處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甘城子揚水主干工程、6條主干溝道,頒發了產權證書,落實了工程管護主體。青銅峽水務局分別與水庫管理所、黃河管理所、市城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甘城子揚水站簽訂了小型水利工程管護責任書,落實了維修養護責任、義務和工程的安全責任。八鎮兩場完成了10454條各級渠道和5481條各級溝道及其配套建筑物的基礎數據調查,青銅峽水務局對調查完整準確的建筑物根據改革要求進行了屬性定性,并組織鎮場進行維修養護經費的測算。在對調查資料進行審核的同時,對屬性清楚、調查數據準確的建筑物進行了產權和管護責任主體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小型水利工程頒發產權證、管理權證、使用權證,落實維修養護責任、義務和工程的安全責任。根據明晰產權的要求,分別將4條支干渠、10448條支斗農渠、100座補水泵站及22464座配套建筑物的產權相應落實到各鎮人民政府、市水務局、樹新林場、良繁場及各村村委會。同時將渠道使用權落實到各村村委會。10座補水泵站維持個人所有產權,8座沿黃小高抽暫維持原狀不做定性。將5481條支斗農溝及13428座配套建筑的產權相應落實到各鎮人民政府、樹新林場、良繁場及各村村委會。同時將溝道管理權落實到各村村委會。2.3管理人員、資金缺乏狀況得以改善。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37名公益性水管單位人員的財政供養問題,解決了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僅2016年政府支付37名水管人員工資327多萬元。通過水管體制改革,劃定灌排管理中心、6個基層水利管理站、黃河管理所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甘城子揚水管理站為準公益性事業單位。落實公益性事業編制69個,落實人員69人,人員工資及工作經費全部由財政負擔,落實準公益性事業編制35個,落實人員35人,人員工資及工作經費全部從水費收入中支付。2.4管護制度逐步完善,運行管理進一步科學規范。根據改革需要,出臺了《青銅峽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辦法》,制定了小型水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工程、黃河過境段控導工程等4項工程維修養護標準。甘城子揚水灌區供水價格調整方案獲得青銅峽市人民政府批準,適度調整消費價格,計劃內供水和計劃外供水每立方水價分別比改革前增加了0.024元和0.050元,確保了甘城子揚水工程良性運行。全市11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整體移交城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運行管理,實現了農村自來水專業化管理、專業化維修養護。
3農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未能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同步,加之市財政資金短缺,公益性和準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資金還存在缺口。(2)灌區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還比較單一,僅僅限于產權所有者委托農民用水協會或是經營大戶進行管理,對專業化、合作化等管理模式沒有探索。(3)基層水管單位人員結構老化,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有待于加強。(4)正在施工且未竣工驗收和移交的工程暫未納入到此次改革的范圍。如青銅峽鎮廣武地區、瞿靖鎮東片區由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生態移民水利工程,農田水利設施全部進行翻建改造,不在此次改革范圍之內。(5)陳袁灘鎮8座沿黃小高抽,由于歷史原因,全部建設在黃河堤防之內,只能維持原狀,不能界定權屬。
4措施及建議
(1)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可能在一個改革期就解決了全部工程的管理體制問題,一些水利工程由于地域問題,管理權和使用權難以確定,應出臺相關的指導性文件。(2)加強工程竣工驗收的監督管理,嚴防帶病工程移交,增加不必要的維修養護。(3)對于水利廳制定統一的維修養護操作程序,在遵循工程建設規范的條件下,簡化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維修養護效率。農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密切關系到農業生產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有效加強深化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可以促進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對新農村建設的推進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紫紅,崔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改革思考[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6(1):93-94.
[2]李自榮,李鋒,孫元德.農民用水協會運行管護模式示范推廣的思考[J].寧夏農林科技,2009(3):84,87.
[3]范秀峰.淺析小型農村水利工程改革[J].民營科技,2014(11):199.
作者:余開鵬 單位:寧夏青銅峽市水務局
- 上一篇:淺析學校管理新經驗
- 下一篇: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