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視角看待外生管理體制
時間:2022-06-26 10:26:51
導語:淺談新視角看待外生管理體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培養外國留學生(以下簡稱“外生”)是加強國家間友好合作的有力渠道,是擴大本國影響、面向世界的國際活動。在新的形勢下,外生教育和培養呈現出新的特點;加強對新形勢下留學生培養教育的研究,對提高培養效果,讓更多的國家了解中國、認識中國、降低“中國威脅論”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外生;管理體制
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之下,人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政策沿線國家派遣大批人才來華交流學習。如何適應新的形勢,有效的管理眾多的外生,是每個培訓單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外生管理
所謂外生管理,是以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尊重個人信仰為前提,以“以人為本、積極穩妥發展”為管理原則,通過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留學生的需求,從而建立安全、和諧的管理秩序為目的的管理方法,最終實現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外生管理涉及內容廣泛,學員入學手續辦理、在校學習期間生活保障、畢業的各項準備等都屬于外生管理的范疇。
二、該校外生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影響日常行政管理的執行力度。據調查,該校根據《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制定了《外生管理須知》,將教學管理、行政管理、醫療保障等內容都做了詳細規定;并開設《外生在華期間應注意的法律問題》專題講座,就外生在校期間涉及的政策制度作重點講解。所有的這些規章制度構成了該校外生管理的制度基礎。管理人員通過宣傳、引導,督促外生遵守規章制度,保障外生在華期間的人身安全,保證培訓質量,樹立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但仍有一些制度內容沿用《中國全日制大學生管理規范》,切入點不準確,沒有充分考慮到外生的實際情況。如《外生管理須知》中規定,“留學生需要在校內居住,離開學校所在城市,需要逐級報至國際交流合作處審批。”2.教學內容的滯后性與管理隊伍人才流失導致教學質量的不穩定性。教譯員為外生教學管理的負責人,其水平直接影響外生培養的教學質量。目前該校教師都有博士以上學歷,普遍擔任業務部門的領導或技術骨干;譯員均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并分批多次赴國內外知名高校接受培訓。扎實的語言功底,較高的學術水平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應用科學領域知識更新換代速度較快,教學內容以難以滿足學生的任職需求。此外,受高校編制體制限制,譯員的培養缺乏持續性,人員流動性強,小語種譯員隊伍力量薄弱。3.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容易誘發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增加管理難度。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負責留學生除課堂之外的管理工作。據調查,該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配備有處長、副處長及輔導員若干名。處長負責布置全體留學生管理工作,副處長負責配合處長完成工作;輔導員擔任日常翻譯的角色,負責具體工作的實施,幫助解決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具體而言,住宿方面,為來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安排住宿,并為攜帶家屬和子女的外生安排內設獨立廚房的房間。飲食方面,專門配備留學生清真食堂,如遇特殊宗教節日,食堂按照學生用餐時間靈活備餐。但這種全方位的保障模式仍然存在問題:首先,這種“小圈子”的生活管理方式方便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學員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降低了其真正融入中國社會的機會,無益于降低某些國家外生對中國的抵觸心理,由于不了解中國,仍或多或少受制于“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其次,這種全方位的保障模式,增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管理人員一旦不能滿足學生某一方面的要求時,他們會馬上表現出不滿,并容易將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其它國家的學生,給中方管理人員的管理造成困難。
三、解決措施
外生的管理效果受管理人員和留學生群體的共同影響。只有管理人員對這一群體具備正確的認識,運用可行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證管理達到預期的水平。針對上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1.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不斷探索創新管理體制。首先,要用規章準則嚴守管理底線。學校不僅要發放《外生管理須知》生,還帶領學生逐一學習,指導其知曉令行禁止。其次,用以身作則的引導式教育,落實規章準則。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名言,“行不言之教”。教,不只是形式條規的督教,更應是潛移默化的引導。管理人員與外國留學生朝夕相處,管理人員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個人形象,更是國家形象的體現。所以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以“潤物細無聲”之勢,將樹立加強國家間的友好浸入到學生思想中去。2.改變管理者培養模式,加快師資隊伍建設。要搞好管理,提高管理者水平是關鍵,需要管理單位要突破自身管理瓶頸、不斷解決新問題---即要依靠體制、依靠人才。因此,學校要為教師搭建與其他院校交流的平臺,增加出國考察與進修的機會。此外,學校應抓好現有小語種譯員的培養與管理,適當放寬小語種專業譯員的準入標準,提高配備數量。3.拓寬對外交流的渠道,擴大文化的影響力,以增進文化認同感。全方位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外生融入中國社會的機會,通過一系列以講授為基礎的校內文化講座使學生知曉我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會發展遠遠不能滿足外生的需求,院??梢酝ㄟ^組織豐富多樣的校外活動來彌補管理制度的缺陷和課堂內容的不足。
外生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關鍵在于持之以恒,落實細節,管理人員要樹立“服務國家發展的意識”,弘揚奉獻精神,最終使我們從事、熱愛的事業以新的起點、新的姿態,在國家外交事業蓬勃發展中乘風破浪的前進。
參考文獻:
[1]朱富進.在崗培訓對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5.
[2]許佳,曾佑軍,齊志.軍事外訓中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實踐探索[J].軍事記者,2012(2).
作者:齊瑩 張靖宇 吳國華 單位: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
- 上一篇:中學學校管理質量提升重要意義
- 下一篇:中美移民管理體制比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