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制度倫理缺失及對策
時間:2022-09-29 09:11:47
導語:高校管理制度倫理缺失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管理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高校的職能得到實現,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高校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但在對高校管理制度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很多高校管理制度中倫理缺失嚴重,不僅對高校管理水平造成了不良影響,同時也限制了高校的進一步發展。高校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的彌補高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對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本文就是對高校管理制度的倫理缺失及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希望為高校的制度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管理制度;倫理缺失;對策
高校倫理管理實質上就是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將倫理道德理念與高校管理理念進行有效融合,不斷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創建良好的高校校園環境??茖W技術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轉變,高校管理工作開展也需要呈現時代的特點,需要更多考慮如何將教學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但是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高校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并沒有隨著時展腳步進行轉變,管理制度建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對高校管理制度的倫理缺失及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管理制度的倫理缺失分析
(一)從高校管理制度內容進行分析
(1)責任和權利不對等,主體地位沒有得到保障?,F代化管理模式中強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以往傳統的監督轉變成為現代的激勵,管理工作開展可以呈現出民主化的特點,不再是對某一群體進行控制,而是使得他們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去。但是對高校管理制度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很多高校仍然將管理部門作為高校管理工作開展的主體,將教學工作人員和學生作為客體。管理制度內容更多是對教學工作人員和學生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師生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對師生享有的權利涉獵較少。甚至一些高校管理制度與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存在一定沖突,制度建設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據。對以往學生狀告母校的案例進行分析,主要就是因為高校實行強硬化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中“人性”概念沒有得到應有體現,這樣必定會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處于對立。(2)不能體現時代倫理精神。增強管理的倫理性已經成為現代化管理理念的主流。高校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組織機構,能否從以往的管理模式轉變為現代的倫理道德智慧管理,已經成為影響高校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與高校辦學可以獲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著直接關聯。只有在高校管理工作開展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將高校自然的特色充分展現出來,才能使得高校制度在倫理方面得到有效補充,促進高校管理水平提升。我國政府部門對此也非常關注,并且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很多高校都在依據相關條例對現行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改良,將人性、民主等時代精神與高校管理制度進行融合。但是高校管理制度仍然沒有擺脫行政命令的束縛,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沒有得到切實轉變,理論道德理念沒能在高校管理工作開展中體現出來。主要是因為人性、民主那些代表時代精神的詞匯,更多是停留在文件中,并沒有成為高校管理制度構成的基本要素。(3)高校管理制度中很多內容不科學、不規范.高校管理制度建設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對教育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所以高校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對師生的行為進行規范,更加需要注重人性化倫理模式的構建。但是回歸于現實情況,高校管理制度中很多內容過于籠統,甚至一些制度概念混淆,管理人員也不清楚其實質內容,高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制度內容之間存在一定重讀,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符,對管理制度有效落實造成了阻礙。(4)高校管理制度語言描述過于生硬。高校管理制度語言描述與制度的倫理化體現有著非常緊密聯系,但是在高校管理條例中,語言描述更多是以強制性的命令為主,“不準”、“必須”等詞語在高校制度中的出場率很高,這些詞語進一步強化了高校管理制度的行政命令性?!叭诵浴笔艿焦芾砼c制約雙重因素影響,導致人性理念不能良好呈現。高校校園環境過于壓抑,還會激發一些抵抗心理和情緒,對教育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性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二)從高校管理制度制定進行分析
(1)制定主體較為單一。高校管理制度制定主要要采用以下這種模式,高校管理工作人員為了滿足高校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組織眾多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召開會議,在意見達成一致后,由專業負責人員進行文案起草,在很小范圍內進行意見征求,然后在對文本進行適當調整,經過高校管理人員審核后進行實際落實。高校管理制度制定過程中看似具備民主化特點,但是制度最后需要由管理人員進行篩選,促使制度創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高校管理人員的意圖,教育工作人員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沒有得到充分尊重。甚至一些高校制度建設過程中,對師生意見的征求只是趨于形式,最終仍然以高校領導人員的意見為主。這樣制定的高校管理制度,不能將高校師生的真實意愿體現出來,高校管理制度也很難得到師生的認同。管理制度過于片面化,還會導致被管理人員有排斥心理產生,最終激化矛盾。(2)程序性制度嚴重缺失.高校管理制度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呈現出民主化的特性,制度存在的基礎在于相關群體的倫理道德認同。但是在實際中一些高校并沒有構建較為合理的、成文的程序性倫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和修訂程序不規范。通常情況下都是相關人員進行討論,然后由高校領導人員進行敲定,高校廣大師生的基本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制度建設不能體現透明化特征,導致師生對制度的認知程度也較差。
(三)從制度落實方面進行分析
(1)程序不夠嚴謹。制度是否合理、科學,能否將倫理道德很好體現,不僅與制度的內容相關,同時與制度的制定過程和實際落實也存在著非常緊密聯系。但是在高校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經常會存在這種情況:從高校制度內容進行分析,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人性化的條款,對責任和權利也進行了明確劃分,但是這些內容只是如同一紙空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更多是依據領導人員的意見行事。高校管理制度就是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制度在落實過程中沒有標準化操作程序作為保障,必定會導致很多問題處理不能依照高校管理制度進行,其中會摻雜一些人為干擾因素。而且,高校管理中的違紀處理和申訴處理都是在同一個部門進行的,事件處理的公平性、公正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2)缺少監控和反饋。想要不斷對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離不開制度反饋的支持。但是在高校管理實踐中,制度建立實施后就變成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很少有高校會對制度落實的實際情況,以及取得的管理成效進行調查分析。更很少積極主動的征求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對高校管理制度進行及時修訂完善,管理人員一手抓的情況普遍存在。監控力度不足和反饋機制缺失,也是致使這一不良情況產生的主要因素。制度落實與現代化管理理念相違背,對高校教育發展也造成了嚴重影響[1]。
二高校管理制度倫理化建設的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對于眾多的社會組織而言,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人才。高校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將廣大師生作為促進高校發展的依靠力量,對于師生給予充分的尊重,了解高校教師學生的真實需求,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高校管理機制的運行,不僅要尊重教師職工的尊嚴,理解廣大教師職工的需求,還需要找尋有效的措施進行人才的挖掘、人才的培養,使得廣大教師職工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高校需要以師生的需求為基礎,進行激勵機制的開發,從而全面的激發廣大教師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廣大師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給與充分尊重,不斷挖掘師生具有的價值,對他們的權利和利益給予保障,這樣才能增強廣大師生對管理制度的認同,并且借助師生的創新能力對高校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得師生的自身發展目標與高校的發展目相一致,才能促進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遵循合法性與合理性相統一的原則
高校制度建設必須要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嚴格保證高校制度的合法性。同時在高校制度建設過程中,還需要依據現階段高校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倫理道德理念體現的實際需求,保證高校制度建設的合理性。只有使得合法性、合理性二者協調統一,才能將制度建設的重要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使得高校制度得到相關人員的認可。需要貫徹平等和公正原則,將“人性化”光芒充分彰顯出來,從而保證高校制度的適應性和權威性,使得廣大師生可以自覺遵守高校管理制度[2]。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程序性制度
制度建設是為了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具有程序的制度就可以使得人的生活、工作等行為按照一定程序運行,可以使得人們的合法權益得到良好保障。所以高校需要及時創建一套與制度相符合的,與高校管理制度落實相關的程序性保障制度。這種制度建設可以避免領導人員一手抓的情況存在,使得高校在對制度進行建設、修訂過程中可以廣泛吸取師生意見,并且給與充分尊重。
(四)重視制度管理的監督與反饋
高校需要加強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建設,可以將師生的民主監督特性體現出來,以保證高校制度執行的公開、公正。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需要時常與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找尋制度落實中存在的不良情況,向上級部門進行反饋,對制度進行適當調整,從而保證制度的合理性。
三結語
一些高校管理制度倫理缺失嚴重,不僅限制了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對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也造成了不良影響。高校需要對管理制度倫理缺失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尋有效措施進行改善,從而保證高校管理制度建設滿足時展的需求,為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鄣。
作者:周華 單位:懷化學院
參考文獻:
[1]徐紅.關于高校管理制度倫理缺失的問題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2):15-16.
[2]趙愛萍.高校管理制度的倫理缺失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1):21-22.
- 上一篇:茶樓綠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 下一篇:從制度管理轉向文化管理高校管理制度反思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