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探討
時間:2022-07-09 03:40:16
導語: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在手術室腔鏡器械處理中應用消毒供應室中心一體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隨機從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間復用處置的手術室腔鏡器械中挑選1200件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組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觀察兩組手術室腔鏡器械的管理質量情況,并比較其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干燥合格率,器械包裝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率等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手術室腔鏡器械的器械清洗合格率為97.67%,器械干燥合格率為99.33%,器械包裝合格率為99.17%,器械功能完好率為99.50%,各項指標的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結論: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在手術室腔鏡器械處置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顯著的干預效果,不僅能充分優化并利用醫院現有資源,保證手術室腔鏡器械的復用處置質量,同時還能強化消毒供應中心內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效率,值得在醫院工作中積極推廣或應用。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手術室
腔鏡器械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門,主要負責及時向各科室提供合格的無菌物品,保障器械安全,滿足臨床工作需求。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不僅能夠直接反映醫院的醫療水平及質量,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康復及預后效果產生較大影響[1]。據曾秀月、石宇等學者[2]研究指出,在手術室腔鏡器械處置過程中,進一步強化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降低醫院感染等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本研究選擇了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間消毒供應中心處置過的1200件手術室器械,通過對比其各項指標合格情況,旨在探究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的應用效果及價值。現將最終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間我院消毒供應中心處置的手術室腔鏡器械中隨機挑選1200件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組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比較兩組手術室腔鏡器械的一般資料,其差異無明顯意義,P>0.05。1.2方法。(1)對照組手術室腔鏡器械于手術室內完成復用處置,手術結束后,工作人員對腔鏡器械即刻按消毒供應中心腔鏡器械清洗流程進行手工清洗,干燥后檢查包裝滅菌。(2)觀察組手術室腔鏡器械于消毒供應中心完成復用處置,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對器械進行預處理,去除腔鏡器械上沾染的血跡、污跡等肉眼可見污染物,然后清點器械數量[3],交接至消毒供應中心處置,處置流程包括:①回收分類:工作人員嚴格檢查腔鏡器械情況,并清點其數目,核實無誤后,將腔鏡器械進行拆解,按類型、材質、精密程度等放入對應的清洗籃筐。②清洗消毒,先流動水沖洗,再取1:200酶液浸泡腔鏡器械5~10min,然后進行液面下刷洗,尤其注重管腔及關節螺紋等部位的刷洗,刷洗后使用超聲清洗機清洗5分鐘(腔鏡鏡頭除外),再將除腔鏡鏡頭外的腔鏡器械放入全自動清洗消毒機清洗,腔鏡鏡頭使用手工清洗流程。③檢查包裝,使用目測法配合光源放大鏡下檢查,腔鏡器械清洗、干燥、功能檢查合格后包裝,視具體腔鏡器械使用塑封密閉包裝或雙層無紡布密封包裝法進行包裝。④滅菌發放,按各腔鏡器械說明書要求選擇不同的滅菌方式滅菌,滅菌質量、無菌屏障合格,對照使用科室使用申領需求正確及時按發放流程發放。器械復用處置時,工作人員均充分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及要求進行操作[4]。定期開展培訓:組織消毒供應中心內的工作人員接受定期培訓,強化回收、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發放等操作流程,著力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手術室腔鏡器械的處置情況,并比較其處置合格率。通過目測方法配合8倍光源放大鏡下檢查無血漬、污漬、銹漬及水跡水垢殘留等情況,功能完好,無損毀,腔鏡器械表面及管腔關節處干燥,而后采用酒精棉簽擦拭檢查無血漬、污漬、銹跡殘留表示達到清洗、干燥、功能完好合格標準,否則為不合格。包裝:密閉包裝,使用專用滅菌膠帶,封包嚴密,松緊適度,無松散,滅菌包重量體積符合規范要求為合格;塑封包裝,醫用熱封機每日監測參數準確性及閉合完整性,密封寬度≥6mm,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2.5cm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1.4統計學方法。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對組間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_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如果P值低于0.05,則說明統計學差異顯著。
2結果
從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干燥合格率,器械包裝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率相關指標來看,對照組的手術室腔鏡器械處置合格情況明顯低于觀察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手術室是患者疾病診斷、治療的重要場所之一。由于手術室內接診患者的病情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因此,手術室內也存放著較多的機械設備及器械,據李德華、郭大為等學者研究指出,如不對手術室器械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不僅會對手術操作效率造成直接影響,同時也會降低其治療安全性,增加感染風險。本研究結果數據說明,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更有利于保證手術室腔鏡器械的處理效果及質量。通過腔鏡器械規范復用處置、器械管理、定期培訓等方式開展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有助于強化復用腔鏡器械的清洗效果,提升消毒滅菌的質量,同時還能有效規范其回收、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發放等操作流程,保障無菌物品的安全,控制院內感染。此外,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的實施還能減少手術室內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合理利用醫院資源,進而顯著提高管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在手術室腔鏡器械處置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顯著的干預效果,不僅能充分優化并利用醫院現有資源,保證手術室腔鏡器械的處置質量,同時還能強化消毒供應中心內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效率,值得在醫院工作中積極推廣或應用。
參考文獻
[1]常琰,金艷,郭沙沙,等.手術室與供應室清洗器械一體化管理模式與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11):154-157.
[2]曾秀月,石宇,陳春燕,等.規范外來骨科器械拆卸及清洗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8):719-720.
[3]薛麗,張輝.品管圈在提高消毒供應室手術室器械管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2):399-401.
[4]張文伶.品管圈活動對供應室手術室器械管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2):140-141.
作者:阮金利 胡素雷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 上一篇:細節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的運用
- 下一篇:消毒供應室外來器械管理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