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礦物油環境監管對策
時間:2022-07-03 08:31:53
導語:廢礦物油環境監管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廢礦物油的產生現狀
2005年我國廢礦物油市場容量為335.94萬t,2010年我國廢礦物油市場容量為483.84萬t,從2005年到2010年增幅為44%左右,可見近年來我國廢礦物油產生量有明顯增長。其中2010年北京市廢礦物油市場容量為14.13萬t,機動車市場廢礦物油市場容量為8.69萬t。隨著近年來我國各類機動車保有量的顯著增加,從機動車維修、拆解行業單位產生的廢礦物油明顯增加,在廢礦物油產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將愈發突出。根據危險廢物申報登記數據統計,從產生企業數來看,廢礦物油產生企業占總企業數的5.03%。
廢礦物油主要來源于工礦企業工業源及機動車維修點、4S店等社會源。1998年,原國家環??偩职选皬U礦物油”編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并制訂了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隨后,國家環境保護部了《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其中明確指出:對于廢礦物油類,禁止將廢礦物油作為非清潔燃料燃燒、用作建筑脫模劑,禁止采用環境污染嚴重的“土法煉制”,鼓勵采用新技術對廢油進行利用?!秶椅kU廢物名錄》(2008)中未明確機動車維修點、4S店等社會源,2014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征求意見稿)中已明確將“車輛、機械維修過程中產生的發動機油、制動器油、自動變速器油、齒輪油等廢潤滑油”列出。目前廢礦物油申報登記以工礦企業為主,機動車維修點、4S店等社會源尚未納入申報登記的范圍。國家《“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中提出推動非工業源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工作,以機動車4S店和維修點為重點,開展廢礦物油收集、再生利用體系示范項目建設,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轉移和利用處置行為。
3廢礦物油回收再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針對廢礦物油的收集、回收再利用等環節并沒有形成科學、合理、成熟的管理模式,加之缺乏相關政策,大量廢礦物油被非法收集,回收再利用還不規范,尤其是機動車維修點和4S店等社會源廢礦物油,95%以上的流入了無資質回收再利用渠道,形成了市場交易鏈條:產生單位-油販子-土煉油窩點-低端用戶。目前大部分采用酸土法舊工藝和裂解柴油方法提純,工藝技術落后、能耗高、效率低、質量差、污染大。我國廢舊油回收、提純、循環利用率不到5%,有些甚至直接焚燒,不僅造成能源、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嚴重污染環境。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在回收政策及回收利用工藝技術上還有很大差距,需要政府加強引導和鼓勵扶持。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可將廢礦物油變廢為寶,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潤滑油基礎油,可反復循環利用,對于節約石油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國家對廢礦物油再生油品出臺了免征消費稅(財稅[2013]105號)的鼓勵政策,有力促進了廢礦物油再生企業的健康發展,然而土煉油企業因無環保手續,加之沒有稅賦,其成本低、利潤高,致使土煉油行業生意興隆,屢禁不止。與土煉油企業相比,有資質的回收再利用企業其綜合利用成本高,沒有價格優勢,導致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原料來源,不能正常運轉,先進的工藝和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土煉油行業的發展,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稅收的流失、擾亂了廢礦物油市場,而且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安全隱患。
4建議與對策
針對當前廢礦物油產生、監管及回收再利用現狀,提出以下五個方面的建議。
4.1加強宣傳和教育
通過電視新聞、粉刷標語、發放宣傳彩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普通公眾和廢礦物油產生單位明白廢礦物油的危害,熟悉國家對廢礦物油處置的法律規定以及廢礦物油非法處置的危害性,并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保有獎舉報熱線12369,營造社會性監督的氛圍。
4.2政策引導,措施跟進,提高廢礦物油的綜合利用率
因地制宜,進一步出臺相關優惠鼓勵政策,扶持廢礦物油回收利用企業發展壯大,鼓勵支持回收再利用企業采用新技術、先進工藝,提高廢礦物油的綜合利用率,更好的規范廢礦物油的產生和回收再利用。
4.3全面調查摸底,建立管理檔案
開展廢礦物油普查工作,在工礦企業等工業源申報登記的基礎上,重點調查汽車維修廠、4S店等社會源,摸清廢礦物油產生單位、產生量、去向及處置方式等基礎數據。建立完善的廢礦物油產生單位管理臺賬,逐步實現動態管理。
4.4出臺廢礦物油收集、處置指導價,規范廢礦物油市場
廢礦物油是一種可再生利用的危險廢物,是一種寶貴資源,它的回收再利用價格不能按照沒有價值的危險廢物來收取處置費,各省市應堅持以市場為主,指導為輔的方針,制定廢礦物油回收再利用指導價格,規范經營秩序,引導廢礦物油市場健康發展。山東省出臺了《關于核定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批復》(魯價費發〔2010〕92號文件),明確指出對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危險廢物,其回收價格由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與利用單位雙方協商議定。
作者:喬光明 董文平 王煒亮 單位:淄博市輻射環境和危險物監督管理中心 山東省環科院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師范大學
- 上一篇:嚴寒地區冰封期水環境監管對策
- 下一篇: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商管理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