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優化分析
時間:2022-12-28 10:12:29
導語: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優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后勤管理是通過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為,使工作成員努力工作,達到后勤管理的目的。隨著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后勤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事業單位后勤管理中的問題不斷暴露。后勤管理改革步伐不斷加快,不斷向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轉變,這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
后勤管理是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基礎,要符合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擔負起為工作人員服務的任務,改善員工生活環境,在國有資產、節省開支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構建市場經濟體制,與現階段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相適應,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推動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就要解決事業單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的重要意義
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為事業單位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后勤服務,是整個事業單位員工完成各項單位任務的重要保證。后勤管理部門是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門,為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和員工的日常工作提供相應服務。后勤管理并不直接產生工作業績和經濟效益,但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1.1提高事業單位行政管理水平。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后勤管理工作,后勤管理制度的實施效果直接體現在事業單位的日常發展中,良好的后勤管理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1]。在事業單位管理改革工作中,必須重視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1.2有利于事業單位成本控制。后勤管理部門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能夠為單位控制成本,始終以節約為原則,促進事業單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后勤管理工作的優劣是事業單位工作優劣的外在表現。1.3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改革發展。事業單位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增強后勤保障功能,可以推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庫存管理工作的改革,從而推動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
2事業單位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后勤管理是集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務保障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為了保證事業單位工作的順利進行,后勤部門對事業單位行政、生活和工作進行經營管理,做好組織、協調、指揮、監督等工作,在此過程中,后勤管理逐漸暴露出一系列問題。2.1后勤人員缺乏專業素養。事業單位后勤部門受計劃經濟影響,部分后勤人員是兼職,業務雜亂,很難達到實際的服務效果,導致部分后勤部門工作分配不均,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由于計劃經濟遺留的問題,部分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工作比較落后,員工沒有機會學習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缺乏現代企業的效率、競爭和服務意識,后勤管理中沒有引入市場機制,導致各部門之間難以實現統籌運作。員工的發展機會較少,實踐經驗少,缺少深入了解核心工作的機會。缺乏對員工的定期專業培訓,僅僅依靠外部引進人才難以滿足單位對新的后勤管理模式的需要,同時專業管理人才稀缺,缺乏淘汰機制,不利于提高部門整體管理人才的工作水平[2]。2.2對后勤管理工作缺乏重視。部分事業單位后勤部門嚴重缺額,事業單位管理層對后勤管理工作缺乏重視。部分事業單位后勤部門人員冗雜,職工長期處于后勤工作崗位,在后勤管理的工作積極性、新思想新觀念的接受程度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都存在一些問題,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工作方式單一、陳舊,給后勤管理改革帶來壓力。事業單位的后勤部門待遇上漲比較慢,后勤管理沒有增加經費,供需矛盾突出,職工待遇與其它部門相比待遇較低,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3]。2.3后勤管理機制缺乏科學性。后勤管理中長期存在著管理機制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管理機制難以落實,服務機制不健全,在工作中容易犯經驗的錯誤,導致后勤服務不到位。不健全的后勤保障機制,是阻礙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發展的重要問題,部分事業單位陳舊的后勤管理機制已經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在后勤管理實際運行中,經常與其他部門的工作重復,并且員工缺乏專業的后勤管理素質,很多時候依據員工經驗和個人習慣進行操作,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后勤管理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造成工作的隨意性更大。2.4后勤部門設備老化,任務繁重。后勤部門的工作任務繁重,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設備老化,經費支出增加,相關的維修費用不斷上漲,使得后勤部門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后勤工作具有基礎保障性、服務性和廣泛性特點,后勤管理對象主要包括水、電、通訊等等環節。設備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維修保養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缺乏良好的硬件設施保障,將會給后勤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3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
3.1健全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大部分事業單位缺乏完整的后勤管理工作規范,或者制度規范缺乏強制性、權威性和系統性。事業單位后勤管理部門要根據統一、精簡、效率的原則,完善后勤管理運行機制,建立權責明確、運行協調的管理制度,使員工可以根據統一的工作方式進行操作,引入考核機制,合理分配工作,做到管理的制度化、統一化和規范化,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減少各部門間、后勤部門內部的工作干涉,各司其職,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3.2開展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要實現后勤管理模式的創新,樹立創新型服務理念,創造更高的效益,根據事業單位發展情況,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難點,增強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將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引入市場機制,合理利用資金,保障后勤管理工作的發展。創新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理念。加強對后勤管理觀點理念的改革發展,引導教育后勤管理人員進一步提高認識,在規范各項管理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服務質量,在創新中穩步發展[4]。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機制,將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由行政管理向科學化的經濟管理轉變,由行政型向經營型轉變,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由供應型向經營型轉變,服務于中心工作,要有大局意識,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3.3加強后勤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調整人員結構,提高后勤員工隊伍素質,通過對專業化技術人才的配置,解決后勤部門管理與人力資源配置之間的不合理矛盾。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注重對員工的專業培訓工作,完善內部競爭機制,引入人員聘用制,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方式招聘人才,從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創新后勤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5]。3.4加強后勤財務制度管理。財務部門要與后勤管理部門聯合,加強后勤部門的財務工作管理,對國有資產、單位大宗物品和設備的處置報廢情況進行不定期核查,提高單位資產利用效率,做到資產合理使用,增強資產使用的規范性和高效性,使后勤管理有章可循,逐步邁入規范化,為推進節約型單位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大力建設節約型后勤管理,始終強化后勤管理節約意識,推動節約型單位建設,后勤單位的日常運營直接關系到單位的運行成本,厲行節約,對加強后勤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5改革后勤管理用人機制。要提高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水平,就要引進和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搭建公平競爭的平臺,做好人員合理配置,統籌兼顧,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發揮最佳的整體服務效益,充實管理人才隊伍,達到后勤管理模式優化的目的。要保證后勤管理部門優質、高效的服務質量,在深入改革的同時,要為各崗位人才營造適合的成長環境,堅持人才的個體素質與崗位要求相適應,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人員的最大效益。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技能考核,對于不適用的人員崗位配置要及時調整,對每一個崗位的人員進行評估,充分了解人才特性,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6]。鼓勵員工與管理人員及時交流溝通,將文化程度較高、經驗較多、創新思維較強的人作為管理人員,參與到后勤管理模式的優化中。3.6完善后勤管理績效考核機制。要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要逐步縮小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和外聘員工的薪酬差距,將績效獎勵融入到薪酬待遇中,增加獎勵性工資比例,與員工個人的工作績效密切掛鉤,發揮薪酬待遇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對做出明顯業績的部門和個人給予適當獎勵。對于開拓新的市場的員工,要給予動態薪酬,聘用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提高后勤工作服務質量,降低運行成本。建立特殊崗位津貼制度,鼓勵特殊專業技術人員考取相關工種職業資格證書。健全和完善科學、合理、公正的績效考核機制,有效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
4結束語
通過后勤管理中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有目的、組織的工作,搞好后勤管理,為保證員工工作和生活正常進行提供必需的物質條件。事業單位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后勤管理,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正在穩步推進,迫切要求事業單位解決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不斷改善,促進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高度重視后勤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雷.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的優化路徑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2):194-195.
[2]胡連民.淺談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的改革與發展[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10):242-243.
[3]張濤.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商論,2016(24):25-26.
[4]王魯明.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發展[J].時代報告,2017(26):156.
[5]陳利.行政事業單位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17(6):172-173.
[6]席東.淺析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8):73.
作者:王芳 單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上一篇:基于企業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探討
- 下一篇:幼兒園后勤管理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