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創新思維研究

時間:2022-06-05 10:57:26

導語:高校后勤管理創新思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后勤管理創新思維研究

[摘要]通過了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過程和現狀,分析高校后勤改革中的機制、體制等問題和障礙,探討管理模式的優缺點,運用管理思維理念,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創新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國家和教育管理部門分別于1985年,2000年、2012制訂政策,指導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如人事制度、管理模式、服務外包等。目的是解決高校后勤管理存在成本高和效率低,經營管理和技術服務不能滿足高校發展要求等問題?,F在有些高校后勤仍面對如何實現后勤管理目標、與充分市場競爭下的企業比較有差距等問題;對如何運用好學校及后勤管理機制和運行體制、如何選擇管理模式-通過內部改革還是后勤社會化,仍感疑惑,出現頭痛治頭,腳痛醫腳,不行就換一種模式的現象。高校管理要直面自身的問題,深入了解高校后勤改革的歷程,深刻理解各種管理模式的優缺點,系統探討各種運行機制、體制、管理原理的異同,破除障礙,創新思維,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務模式、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方面適應高校發展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管理特點和改革歷程

與高校教書育人的行業特性不同,高校后勤具有社會化的特點和服務行業的共性。受體制、機制、用人管理等方面的制約,高校后勤管理在(人工、維修、經營、費用)成本、保障、效率等方面與充分市場競爭下的企業比較差距較大,不能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促使高校后勤改革,其特點主要有:1.由學校后勤部門管理。如北京大學動力中心。參照企業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主要改革用人機制,編制和聘任結合[1]。因此關鍵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動機。2.成立后勤集團(或模擬企業管理)如上海高校后勤服務中心。3.服務外包[2]。高校將所有后勤服務外包。這幾種模式的目的在通過后勤與行政適當分離,學校設置機構實施監督和管理,逐步實施后勤社會化、專業化和規?;栴}在于機構和人員是否重疊;服務是否應全部外包;人員能否具有監督管理能力;企業能否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經營,以及如何處理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高校后勤和企業的盈利性矛盾,企業文化與高校后勤三服務二育人宗旨結合等。上述模式有助于促進高校后勤改革,但不管是那種后勤管理模式,都涉及到體制和機制的制約,以及資金來源、成本和人員管理、技術水平要素。高校如何實施改革,才能滿足高校后勤的三個目標:服務保障好、支出成本低、教育培養人。既不以營利為目的,保持公益性,減少支出,又能夠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高校的發展作貢獻。

三、高校后勤改革管理思維創新探討

(一)應清晰認識到,新時期高校管理和企業管理在目標、體制、機制、管理動機、管理方法等方面是相似或一致的。1.高校管理和工作動機:體制上,高校是獨立事業法人單位,具有社會性、公益性。機制上,學校享有國家放管服下的辦學自主權,學校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補助收入,用于完成上級布置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后勤支出是高校成本的一部分,要控制成本。校長是法人代表,受黨委領導和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管理、監督、考核,面臨巨大的高校發展、管理壓力,需要加強高校管理,開源節流。2.企業管理和運行驅動力:體制上,由出資人成立,參與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運行機制上實行法人治理結構,以盈利為目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科學管理,企業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必須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促進企業發展。3.管理原理:管理是對組織所擁有的人、財、物等資源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成既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二)根據高校后勤工作內容、管理、技術特點和目標。1.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1)專業技術類:如電梯管理等專業性較強、有明確售后服務、有國家規定的服務,有外包的必要。(2)經營管理類:如涉及到資金投入、經營、專業技術的熱水、店鋪、食堂等,可外包可自營,需要具體分析選擇。(3)物業管理類:如用水、用電、綠化、清潔、保衛等物業管理,學校有能力實施的,可自主經營管理。2.依照企業管理,完善和加強后勤管理(1)完善管理體制。成立后勤管理委員會:由學校領導組織教學、行政、財務、學生代表成立后勤管理委員會,負責高校后勤的管理決策,如管理模式、工作目標、成本核算,對后勤部門依照企業管理方式,對管理者進行聘用、考核等。(2)建全運行機制。高校后勤工作成效高低,關鍵是管理者。應多途徑招賢納士,實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獎優罰劣機制,強化管理者的工作驅動力,解決管理者的關鍵問題。(3)加強內部管理。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成本控制、技術標準、管理標準、績效考核、聘用制度等方面實施企業管理。(4)充分發揮高校后勤管理協會的作用,開展服務、咨詢、監督、交流活動,彌補單個高校在人員、管理和技術等方面的不足。特別是組織管理專家、行業經營者,探討、制訂科學、標準、統一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推廣先進技術和設備等。[3]促進高校對服務外包企業的管理,提高高校后勤管理者的管理、技術水平等。

參考文獻

[1]李鐘.論新時期高校后勤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J].高校后勤研究,2016,(06):10-13.

[2]魯萍.高校后勤服務外包的必然性探析及對策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6,(06):5-7.

[3]黎玖高,皮光純.關于高校后勤改革發展若干理論問題的思考[R].北京.中國教育后勤協會.2016-01-08.

作者:王明星 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