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分析
時間:2022-11-26 02:50:42
導語: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后勤管理作為事業單位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效率直接決定著事業單位的發展趨勢。后勤社會化管理是事業單位的改革重點,文章在此基礎上對其社會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展開了分析,有利于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社會化;模式構建
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社會化模式的構建及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對事業單位整體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注重后勤管理工作的落實,在實際需求下構建社會化管理模式,利用高質量的后勤管理工作為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從而促進我國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更好的發展?;诖耍恼轮攸c分析了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希望對相關的單位發展起到一定幫助。
1思想政治工作對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的作用
在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后勤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是黨的建設取得重要勝利的保障,更是促進黨的隊伍永葆活力的關鍵。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怎樣才能實現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只有在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創新后勤管理方法,提升后勤人員思想覺悟,才能真正實現后勤社會化管理,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幫助后勤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對今后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
2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2.1后勤服務方式缺乏社會化?,F階段,事業單位后勤部門仍然存在主體依附性較弱、服務對象局限性、成本不完全性等特點,導致后勤服務部門缺乏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甚至不敢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策略。走出去害怕失敗,引進來害怕將自己擊垮。因此,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市場化、社會化程度依然比較弱。2.2后勤管理方式亟待創新。部分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部門在轉變成后勤經濟實體機后勤服務企業之后,沒有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用改革替代管理,導致后勤服務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執行力度較弱,而且依然采用經驗型、粗放型的管理手段,不利于后勤管理方式的創新。2.3后勤管理運行機制存在問題。當后勤服務部門與事業單位主體機關實施機構分設、機制分離等措施之后,與主體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服務核算制度,甚至仍然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無法實現成本核算及有償服務。此外,部分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部門在轉變成企改制之后,經營性資產仍然在主體機關的名下,而后勤服務企業只有使用權,缺少法人財產權,因此后勤服務企業很難變成完整的企業。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的市場化、企業化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導致企業缺少充滿活力的運行機制,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2.4后勤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由于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專業化程度比較低,而且管理設施過于陳舊,科技含量較低,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再加上資金及政策的限制,后勤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導致經濟基礎亟須增強。
3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模式的構建
3.1創新管理理念,實現資源配置。事業單位后勤社會管理模式的改革存在相應問題,發展不是特別平衡,步伐嚴重受阻,后勤社會化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缺乏對服務社會化改革的認識。因此,事業單位要在“”的精神引領下,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從解放思想入手,讓大家認識到后勤服務社會化不單單是后勤建設及服務模式的改革,更是后勤體制、保障機制的轉變。事業單位中的干部職工要正確認識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并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最終實現后勤管理向社會化、開放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事業單位的后勤社會化管理應該在市場規則下辦事,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實際上,服務就是商品,并且具有商品價值及使用價值,由于事業單位的市場容量存在限制,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通過后勤管理的社會化服務,能夠為其提供更加廣泛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確保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的社會化發展。3.2加強改革領導,落實輿論宣傳工作。我國事業單位具有數量多、涉及范圍廣泛等特點,而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包含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政策性較強,只憑借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國家應該推出牽頭部門,實現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及統一協調,確保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合發展,有效解決后勤改革中存在的全新問題,促進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順利進行,實現后勤社會化服務。另外,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的輿論宣傳工作也十分重要,由于事業單位后勤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關系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工作是否順利進行。所以,一定要對后勤社會化改革深入研究,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增強相關部門對后勤社會化的認識,充分發揮社會化后勤管理在事業單位工作中的作用。3.3構建結算制度,明確法人財產權。要想明確事業單位、后勤經濟實體及后勤服務企業之間的核算關系、收益分配關系及契約關系,需要先確定后勤服務中的經費標準,構建基于后勤經濟實體、后勤服務企業的價值補償機制,最終增強后勤管理工作的社會化意識,使其在后勤服務企業、經濟實體中實現有效發展。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產權要求,只有明確事業單位和后勤服務企業之間的產權關系,才能有效解決其中的法人財產權問題,為后勤工作的社會化發展奠定相應基礎。3.4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員工素質。3.4.1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也是后勤社會化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主要是圍繞人民群眾來開展各項工作?,F階段,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已經達到了更高的層次要求,要想實現社會化管理,一定要注重后勤人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下,樹立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在工作過程中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及時改正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后勤人員實施自己的權利,在后勤社會化管理中發揮重要價值。3.4.2聯系理論與實際。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應該充分結合事業單位后勤管理工作的特點,在其社會化發展要求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真正落實。通過教育后勤工作人員,可以發現后勤社會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提升后勤管理質量。此外,有效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與實際,還能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后勤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及工作水平。3.4.3做好后勤社會化的評價。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能夠有效提高事業單位后勤工作人員的思想覺悟,提高道德素質。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萬能的,工作質量的好壞需要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檢驗,所以,在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管理中落實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做好評價工作,充分了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其中的問題。與此同時,還應該構建評價制度,制定獎懲措施,在思想政治工作與后勤保障評價制度相結合的基礎上,順利落實后勤社會化管理。
4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創新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原本存在的后勤管理已經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事業單位要在相關手段下實現后勤管理的社會化發展,探索與事業單位發展現狀相符合的管理模式,在增強后勤社會化管理水平的同時提升事業單位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朱立勝.淺談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后如何建設管理保安隊伍[J].管理觀察,2010(12):235-239.
[2]陳利.行政事業單位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17(6):172-173.
[3]左澤平.事業單位后勤管理方向淺析[J].經濟師,2010(2):239.
[4]吳金星.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提升策略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7(12):17.
作者:許明 單位: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高校后勤內控體系策略研究
- 下一篇: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優化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