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合同管理風險與控制
時間:2022-08-16 03:16:00
導語:城市軌道交通合同管理風險與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工程概況
某工程建設項目區間線路出灣華站后,沿魁奇二路向東前行,先后下穿明竇涌公路涵和瀾石大涌公路小橋,在魁奇二路和南海大道的十字路口轉向東南方向前行,與佛陳大橋并行,橫穿東平水道(寬約90m)后,沿佛陳公路輔道向南前行進入登洲站。區間除中間風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余區段采用盾構法施工。文章以此工程為例,對項目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管理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2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合同管理風險的主要原因
2.1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合同風險管理過程中,外部環境的影響經常會導致合同管理風險的出現,常見的主要包括有投資環境的影響、國家政策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影響等。由于經濟環境會根據國際經濟狀況的變化、市場的變化、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而出現變化,這樣就需要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國家政策的變動通常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狀況,對貨幣政策、國家法律、財政政策和市場的規律進行相應的調整,并且調整的范圍、時間、大小都能夠進行相應的預測,因此就能對這種情況進行有效控制[1]。由于自然災害有著很大的突發性,并且不能及時地對自然災害進行預測,一旦出現自然災害,必然會引起較大的合同管理風險,為了規避自然災害造成的風險,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轉嫁等方式完成風險的分擔。2.2風險控制和防范意識所帶來的影響。風險控制和防范意識薄弱是造成風險出現的主觀原因,涉及的范圍有責任意識、法律意識、風險意識等。風險意識主要是沒有對合同中所提到的隱私進行良好的保護,沒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就像在合同中存在著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完善的賞罰制度,這樣就會造成承包方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被動地承受各方面因素所帶來的風險。法律意識就是履行合同時沒有全面地了解法律,沒有進行足夠的認識,因此就會忽視合同中的各項條款,沒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履行合同,從而造成了風險的出現。比如在施工開始后再制定相應的合同,這樣就會造成風險的出現[2]。責任意識就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沒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預防,缺少足夠的責任意識,這樣就無法對項目進行有效控制,從而導致了風險的出現。2.3受到合同管理制度的影響。合同管理制度的影響是造成風險出現的主要原因,一般包括的內容有結算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成本核定制度、合同評審制度等因素。合同評審制度主要是在進行合同審核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沒有根據評審的過程、范圍、指標、時間等進行相應的審核,這樣就會導致合同的簽訂受到阻礙。成本核定制度因素主要就是在沒有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成本的預算,給經營帶來很大的風險。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就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對工程款進行挪用,對分供/分包的工程款沒有進行有效控制,會對合同的正常履行帶來影響[3]。結算制度因素主要就是指沒有較為完善的制度,對已經完成的項目不能及時進行結算;對施工過程中的數據沒有及時清理;沒有進行有效監督,這樣會給結算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造成履約無法按時完成。
3如何避免合同管理風險的出現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合同流程管理通常情況下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考察、預設、談判、制定合同大綱、審核、簽訂合同、實踐合同、轉讓合同以及終止等。這樣需要對各個環節的責任、目標和方式進行有效的落實,從而確保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要實現對合同的有效監督,就需要在簽訂合同之前、談判期間、履行合同時以及合同管理的過程中,設置相應的人員,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評價,這樣就能使合同符合法律規范、合同項目完整、語言標準、形式完備,進而可以避免出現風險,使合同充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3.2建立較為完善的文本體系。合同文本風險通常說的是在條款里面存在著不安全因素。一般表現為條款的不安全、不合理、不嚴密;合同沒有達到法律的要求等。有效控制風險的措施為貫徹執行評審制度。所以,擬訂合同時需要按照國家規定,全面了解不同的種類、管理的方法等,不斷完善合同體系。要隨時掌握合同文本的變化情況,不管完善本單位的管理體系。并且還要開拓思維,對文本中不足的部分要及時進行改正,從而使合同管理和成本核定、結算管理和投標報價之間緊密聯系,盡可能地避免風險的出現[4]。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做好合同的審核工作,按照“四不”標準中的內容進行合同審核,即:沒有達到要求的不能加蓋公章、違反法律的不能加蓋公章、審核沒有通過的不能蓋公章、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不能蓋公章,這樣就能提升合同的安全性,從而使合同順利簽訂。3.3不斷完善風險預警工作。在管理時通過風險預警能夠有效地降低合同風險。所以,需要建立相應的風險評估體系,對合同簽訂者的信用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管理,這樣就能避免風險的出現,并且在此過程中還要建立分級分類預警,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不斷完善信息會商體系,對合同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需要各個部門之間進行集體會商,從而找出解決的辦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內容的規范性以及收益情況等需要仔細檢查,尤其是對于收益不足或出現虧損的項目,需要研究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并進行解決,向上一級部門進行匯報,并做詳細說明,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風險出現。并且在可能會出現風險的地方進行跟蹤,及時將跟蹤的信息反饋到相關部門,最大程度地避免風險的出現。3.4不斷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合同管理的過程中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防止風險出現、增加運行效率。信息化管理中主要的內容有合同管理、項目成本管理、成本風險管理以及工程預算管理等,利用網絡使各單位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利用數據的傳遞性,對合同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5]。在合同管理的時候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員的執行能力、防止人為因素的影響,并可以在全過程進行管理,能夠對合同管理的情況進行實時反映,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控制的效果。3.5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系統。人才的培養體系在合同管理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所以,需要不斷完善人才任用機制,堅持公平、公正的標準,全面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選取相關方面的人才,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人才在合同管理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使項目能夠正常完成。還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要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法律法規的培訓,經常和相關的單位進行交流;按時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采取多種方式,不斷拓展專業人員的思維。不斷完善人員考核體系,有效地提升專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履行合同的狀況、控制風險、責任意識等,促進專業人員的全方面發展,并且還要在整個管理體系之中,養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中,合同主體怎樣才能避免風險的出現,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點問題。所以,在合同管理的過程中不斷進行風險的評估、預測和研究,建立較為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統,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合同風險、提升競爭力和達到科學有效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麗.工程項目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02.
[2]陳先偉.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合同及成本管理的探討[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4(6):30-32.
[3]吳好生,宓衛東,鄭曉,等.寧波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合同管理探析[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2(6):83-86.
[4]應建國,任雪松.軌道交通項目合同管理的加強和體系的健全[J].中國市政工程,2009(6):67-69,83.
[5]范夢娜.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合同全過程管理[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6(5):15-18.
作者:趙宇 單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鐵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合同管理質量提升方法
- 下一篇:路橋施工合同管理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