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協同視角下酒店管理職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1 11:34:32
導語:校企協同視角下酒店管理職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一概念后來被引入到教育學的研究領域。當社會系統與教育系統通過資源的相互聯系和作用而推動教育系統的發展時,這種協同效應被稱為協同教育。國內外學者已從不同角度對這種產學協同模式進行了研究,Etzkowita認為加強政府、高校和產業之間的多重互動是提升國家創新績效的關鍵。陳憶、何郁冰基于戰略協同、知識協同和組織協同的三重互動產學研究協同創新模式,分析了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構建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理論框架。我國酒店職業教育從誕生至今已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校企合作”一直被認為是使酒店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需求相契合的最好方式,但在實施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缺陷。如“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功利性比較突出,并且存在人才培養規格的單一性與社會需求多樣性的矛盾,甚至會因為合作結果與學生期望相差太多而產生反面效果等?!?+1”模式、“工學交替”模式則存在著學習和職業行動往往相脫離、崗位實習管理難度大等弊端。隨著傳統校企合作的弊端不斷顯現以及各行業對工作者創新能力要求逐漸提高,學者們開始探討更加合理的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的概念開始被引入研究的范疇。所謂校企協同是指學校和企業之間通過資源、信息的互相聯系和作用,從而達到校企雙方共贏目標的一種合作方式。不同于單一主體的校企合作,它是一個包括校企、校際、政府等多元主體合作、融合程度更高、資源整合能力更強的校企合作關系。
二、博弈視角下酒店管理職業教育校企協同模式的實現基礎及現實困境
酒店職業教育校企協同合作的參與主體主要是酒店方和學校。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這兩者都是理性的經濟實體,即二者都會將“獲得的利益最大化”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在校企協同的過程中,雙方都存在投資惰性,希望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回報?;谝陨戏治觯P者提出以下模型假設:第一,對于學校而言,S1代表其選擇高投入策略,S2為低投入策略;對于酒店方而言,H1代表其選擇高投入策略,H2為低投入策略。第二,當酒店和學校均選擇低投入策略時,雙方分別得到基本收益Rh和Rs。其中,Rh主要是指酒店從學校獲得的實習生,Rs主要是指學??梢詫⒕频曜鳛閷嵙暬?,并獲得較高的就業率。第三,當酒店和學校均選擇高投入時,雙方均需要支付一定的合作成本。酒店所付出的成本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履約成本。如酒店在學校設立獎學金、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二是風險成本,即酒店必須承擔的人才培養質量與預期產生偏差的風險。學校方支付的成本也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需要為產教融合配備相應的師資、實訓場所等組織成本,二是因人才培養質量低于預期而產生的風險成本。目前酒店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一所學校對應一家酒店或某酒店集團的幾家酒店。而從現實運行情況來看,這種合作方式的結果不如人意。很多校企合作項目中,酒店與學校雙方投入了很多物力、人力和財力,但是最終學生的留用率和人才培養質量卻很難達預期。如洲際酒店集團與某學院合作的首屆“洲際英才班”28名畢業生中,實習期滿最終留在酒店行業(包括境外實習)的學生只有68%,而留在洲際酒店集團的只有36%。這樣的留用率還未達到洲際酒店集團對“洲際英才學院”的考核目標。
三、酒店管理職業教育校企協同模式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要滿足校企協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降低校企投入,提高雙方的合作收益。因此,筆者認為,酒店職業教育應充分實現學校和酒店資源的有效整合,應建立一個從橫向和縱向相結合、主體多元化的現代職業教育的協同體系。
1.縱向合作鏈:酒店職業教育院校聯盟。從酒店人才數量和技能要求分布狀態來看,酒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結構基本呈現金字塔形狀。即酒店基層的工作人員需求量最大,要求也最低,只需要具備基本的業務操作和服務技能。而酒店高層管理人員的需求量相對較少,但素質要求很高,要具備戰略決策能力和管理協調能力。因此,針對行業的人才需求結構,酒店職業教育應在不同的教育階段作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部署。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包括中職、高職和本科等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機構在內的酒店職業教育院校聯盟。院校之間可以通過如中高職銜接、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等方式打通職業教育的通道,并明晰不同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
2.橫向合作鏈:校企協同體。傳統的融合程度較高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以訂單班的形式存在,一般由某個酒店或酒店集團牽頭,主動尋求院校展開合作。由于酒店對于教育的信息不完全,以及急功近利的目的存在,正如前文所述,這種合作效果并不佳。因此,在校企協同的視角下,應由院校聯盟牽頭,聯合酒店開展合作。同時,為了降低酒店的投入成本,院校聯盟應選擇多家酒店集團建立合作關系,即采用“泛訂單化”的人才培養方式。由院校聯盟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各酒店的優勢,合理整合各酒店的資源,形成良好的教育協同體。這樣的教育協同體既保證了人才培養的優質性,同時因酒店均想從中獲得優秀的人才儲備,必然在酒店之間產生競爭,從而提高合作效率。而且相對于“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方式,多家酒店作為實習和就業選擇對象降低了學生選擇的機會成本。
3.跨境合作:與境外院校、酒店的合作。為進一步提高人才的競爭能力,校企協同體在加強境內的院校與酒店緊密合作的同時,應將視野拓展到境外,聯合境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優秀酒店集團,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強大的保障。這種境外合作主要包括聯合境外具備優秀酒店管理專業的院校,為校企協同體系下的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職業和學歷教育;酒店集團也可以開拓境外的同集團酒店,為優秀學生提供實習平臺。
四、酒店管理職業教育校企協同模式的實現途徑
1.制訂階梯式人才培養方案。為實現校企協同體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的教育階段應制訂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學生的學歷成長與職業成長過程相融合。這些人才培養目標之間應形成梯級的遞進關系,并且不同階段之間應具備良好的銜接關系。具體而言,中職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酒店基層管理人員,其教學應圍繞基本服務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展開,并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高職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基層督導人員,教學圍繞基層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展開;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中層管理人員,應主要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見表2)。各階段的課程應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來設置,同時理論學習和實習實訓應作合理安排。如在中職階段應加強技能實訓,安排短時間實習以提高學生的服務能力;高職階段應增加酒店實習,為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前期基層崗位實習的基礎之上,本科階段的實習內容應以管理崗位實習為主。
2.采用“泛訂單化”人才培養方式。合作之初,由院校聯盟與酒店簽訂協議,規定校企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在合作過程中,首先,以精英化培養定位為依據,吸引生源,嚴格選拔標準;其次,由各家酒店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要求提供酒店的培訓課程資源,參與院校的課程開發,并安排員工參與授課;再次,由酒店提供實習崗位,在學生自主選擇和酒店嚴格考核的基礎之上達成實習意向,在實習過程中安排學校和酒店雙導師,力求達到實習應實現的目標;最后,由各家酒店共同制定考核標準,實行淘汰制,選拔優秀學員作為酒店集團的儲備力量??傊F髤f同體系應以培養酒店精英力量為目標,將在校學習作為酒店集團管理培訓生培養的初始階段。
3.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對于酒店職業教育而言,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的正確引導會為其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主要體現在:第一,政府是院校聯盟的牽線者。在院校之間結成聯盟的過程中,政府能夠起到牽針引線的作用,尤其以政府或行業協會為主體的院校聯盟尋求境外院校合作者可以為校企協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政府是酒店職業教育校企協同的政策支持者。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支持為院校之間的銜接合作提供助推力,如“3+3”中高職銜接、“3+2”高職與本科階段分段培養模式能夠得以實施就是得益于政府靈活的政策。第三,政府對行業的引導改變了酒店人才培養的格局?!皣藯l”等政策的頒布使我國酒店行業回歸到服務業的本位,同時對員工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使員工更能符合新時期的行業需求,并更具競爭力則是酒店職業教育校企協同體必須考慮的問題。
五、結論
作為經濟主體,校企合作的學校和酒店雙方都必須要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才能在雙方博弈過程中達成“納什均衡”,實現校企雙方共贏。主體多元化的酒店職業教育校企協同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酒店投資的風險,提高了校企雙方的收益,能夠為我國酒店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模式。
作者:匡家慶 蘇煒 單位:南京旅游職業學院
- 上一篇:平衡計分卡在酒店管理中的應用
- 下一篇:民辦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