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時間:2022-08-17 11:30:17

導語: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一、中外酒店主要運用的管理模式

(一)行政、制度、經濟的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法在中外酒店管理模式中常見的管理方法之一,在管理中根據酒店的行政組織的命令、指示與相關的規定、制度等具有約束性的手段來對酒店實施管理。這樣能使酒店在統一的制度下進行,但同時這種管理方法對管理者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酒店業的發展是在國家相關的制度、法律、條例等要求下進行的,這就是酒店業的制度管理法。根據國家制度來確定酒店業發展中所要遵循和應用的規章制度,使酒店經營活動能夠有序進行,但是此方法存在缺乏靈活性等缺點。經濟管理方法主要是在收入、薪資制度等方面對酒店工作人員進行有效引導和約束的方法。經濟管理法可以使酒店有限的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把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二)現場管理、情感管理的方法

現場管理法與情感管理法都是對員工情感方面的進行的,管理者對酒店進行現場的檢查、巡視等加強了與員工的互動,激勵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對員工的思想情緒、愛好、需求等進行了解,同時在實際上給予員工切實利益的滿足。能更好的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三)教育管理的方法

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的技能和創造性,同時對員工進行引導啟發從而達到管理的目的。

(四)均衡管理的方法

均衡管理法是從顧客著手,在對顧客的需求方面進行有效的預測,將酒店現有產品與顧客進行適配,達到對顧客提供服務供給時的有效與平衡。這種方法可以節約酒店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收益最大化。

二、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的對比

國外酒店業管理中,管理組織責權分明,把明確的管理權力和相關的利益關系作為管理組織的紐帶,以經濟效益作為管理的動力。計劃、組織等方面較為明確;而我國的酒店業管理較多的是注重情感管理方法,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引導他們有效個工作,同時建立獎罰機制,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對于酒店管理的本身缺乏經驗,多種情況下管理較為混亂,效率低下。

(一)中外酒店管理中經營方式的不同

1、在經營思想方面

國外酒店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經營思想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系統,國外的酒店基本立足與把顧客、員工、企業的利息相互統一,酒店的一切活動堅持顧客至上原則,把企業經營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此次追求企業的經營效益。而國內酒店業對顧客服務方面不夠重視,把企業的經營效益放在首位。

2、在經營風格上

國外酒店在推出服務產品時,注意差異化,用獨特的方式推銷自己,抓住顧客的心理,并在顧客中形成一定元素的定位,即當顧客用到產品時便能想到相關的酒店。而我國酒店一般是通過產品價格進行競爭,根據產品在不同季節需求的不同來提高或者降低價格以吸引顧客。定位較為模糊,沒有形成品牌在顧客心中的定位。我國酒店業應轉變為質量競爭,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二)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運行機制方面的差異

受到國家制度與傳統習慣的影響,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運行機制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國外酒店在運行機制方面采用健全的管理方法,產權清晰、法制結構合理、組織結構健全同時管理較為嚴密、謹慎,這樣管理的效率也較高。中國酒店業受到見過初期經濟模式的影響,產權不清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夠合理,外聘費用較高、國有資產所有者缺位等,在運行機制上的缺陷直接帶來了管理方面的問題,機制不健全導致效率低下,致使中國整個酒店業競爭力低下,效益較低。

(三)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服務方面的差異

現代產業結構的轉變,服務在各行各業中已經成為了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酒店業行業較國外相比在服務方面差距較大。國外酒店更傾向于個性化服務,而我國酒店業仍然處于低級的情緒化服務模式。對國外酒店業經營模式對比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我國酒店業的管理。對我國酒店業管理必須進行標準化,達到管理方面的標準化與服務的標準化,從而使管理內容更加明確,服務更加人性化;同時要拋開傳統的酒店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庫,根據每個人發展情況的不同與自身特長,提供相關的職位,使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都能發揮較大的作用,讓每個員工都能看到提高的空間和未來的職業前景;強化流程建設,讓工作人員在工作時有章可循,使工作更加精確化、標準化;健全組織機構,從上到下完善管理組織機構對于管理的及時有效性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結語

在與國外酒店業管理模式對比之下,發現我國酒店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因此,要在制度建設、組織機構、人員配置、產品開發、顧客群體分析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這對酒店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有著重大的作用。只有在管理模式不斷健全的情況下,酒店行業才能飛速發展。

作者:楊丹 單位:廣東文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