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17 09:45:22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能力是酒店行業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要求,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是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目標。文章以許昌學院為例,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在理論課程教學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角度出發,提出了一些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路徑,以滿足當前酒店管理行業對專業管理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職業能力;酒店管理;教學改革
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中,理論課程教學是整個人才培養環節中的關鍵環節。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模式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習者職業能力的培養。許昌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于2013年開始招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教育部批準的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文章以許昌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對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進行研究。
一、酒店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分析
(一)素質培養目標
1.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高品質酒店管理人員的首要素質,一個好的員工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擔負起應有的職責。酒店管理行業的職業道德主要有: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顧客至上;堅持集體利益至上;堅持團隊合作等。
2.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
酒店管理者必須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有效給有著不同品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興趣愛好的形形色色的顧客提供周到而貼心的服務,才能通過自己的才華來向顧客展示酒店的高品質。[1]此外,酒店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交叉性很強,例如與體育、文化、旅游等的相互滲透和交融,這也要求酒店的從業者必須有廣博的知識。
3.熟練掌握酒店業務
酒店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對關于酒店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這是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的本質區別,同時還應熟練掌握酒店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等,另外還需要了解當前市場的需求、市場的動態,掌握同行業國外國內發展的趨勢和一些可以借鑒的創新之處。熟練掌握這些酒店業務知識,是一名優秀酒店管理人員的必備素質。
4.良好的心理素質
這里所說的心理素質,主要是指和酒店工作有關的心理素質,例如在顧客的無端指責和刁難面前,不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做到不亢不卑,心平氣和地去面對不同的顧客。在遇到緊急事情時,例如顧客突發疾病、酒店發生火災等事件發生時,做到不慌不亂,及時做出最合理的處置。
(二)能力培養目標
1.良好的溝通能力
酒店行業作為一種服務行業,其行業特殊性要求優秀的酒店從業人員必須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具備以上所說的溝通能力,才能把酒店的經營理念準確的傳達給員工,才能和顧客進行良好的交流,才能準確恰當的解決事情,及時的化解矛盾和誤解。另外,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建設一個優秀團隊所必備的能力。
2.良好的創新能力
在熟悉現有的酒店各方面業務的基礎上,要想讓酒店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創新,從而提升酒店服務水平。例如,在智能手機普及的前提條件下,酒店里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在普遍放開二胎的今天,在酒店設置專門的兒童游樂區域等。3.良好的外語表達能力隨著國際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中國,酒店從業者幾乎每天都會和外國人打交道。因此作為優秀的酒店管理者,必須要能夠熟練的運用外語,滿足日常與外國客人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可以處理一些外國的咨詢和合作。
二、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現狀與分析
(一)理論課程教學與考核方式偏離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酒店專業的理論課程教學仍是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學生埋頭記筆記,缺乏互動交流,課堂效果大打折扣。課程考核更是以期末試卷為主要形式,背得熟即可輕松通過考試。而課程的平時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學生只要不曠課,按時交作業即可。這種教學與考核方式偏離了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通過考試,但是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創新思維,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的。[2]
(二)專業理論課程設置不科學
一是在整體課程結構上略顯混亂,出現課程內容重復等現象。在對許昌學院2015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課程認知和接受度的調研中,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是理論課程重復設置。如《飯店管理概論》、《酒店經營管理》和《酒店質量管理》三門課程內容重復交叉,令學生感到厭煩。二是理論課程不能準確對接酒店行業的發展和管理現狀。在對許昌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實習基地調研中,酒店的管理者提出來了諸如微營銷、大客戶管理、創意策劃等內容,在培養方案中尚沒有開設相應的課程。三是在理論課的授課內容上存在著滯后問題。教師理論授課中所講的有關酒店案例很多都是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案例,而且對一些舊的理論反復運用,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作用有限。
(三)理論課教學的比重不合理
通過對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學時統計,可以看出目前的酒店管理專業的理論課程教學與實踐課程相比仍然占很大比重(見表1)。我們應在提高理論課教學效率的同時,不斷完善實踐類課程,讓兩者緊密結合,互相促進。改變過去把學年的最后一年作為實踐的時間,前面的時間都用來學理論這樣一種不合理的現狀。
(四)原因分析
首先,酒店管理專業的起步時間比較晚,以許昌學院為例,我院的酒店管理專業在2013年才開始招生,距今僅有3年的時間。成立時間短造成的經驗不足等缺陷,限制了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其次,培養方案缺乏靈活性。酒店管理專業和市場結合非常緊密,最好能根據酒店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及時修訂和調整培養方案,提高培養方案的靈活機動性。再次,受限于學校所在城市的酒店資源和行業背景。許昌市星級酒店數量十分有限,至今尚無知名的酒店集團落戶許昌,致使專業理論課程無法及時和酒店對接并獲取有效的教學資源,缺乏和校外酒店企業的深度合作。[3]尤其在課程設置之中,和校外酒店企業的對接有限,不能及時將酒店行業的新動態、新理念融入到課程設置中,邀請酒店企業的管理者和從業者到課堂上進行授課和交流的次數也非常有限,必然會影響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理論課程結構科學化
根據酒店管理專業的專業特點,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增加專業課程數量及課時量,讓學生更多的接觸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同時在理論課程中增加實踐課程,讓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從而突出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理論課程教學情境化
為增強教學內容和實際的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理論課程教學的情景化。首先,將仿真的教學環境引入理論課堂,加強學生實踐學習的時間和強度,不斷強化其理論轉化實際的能力;其次,讓學生擔任職業角色模擬處理問題,強化學生的職業角色身份,培養職業能力;再次,將課堂搬進酒店,突出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應用性,加強學生在前廳管理、客房管理、康樂管理等專業課程的職業化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化思維。
(三)教學內容模塊化
根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所需職業能力要求,可以采用模塊化教學。例如在專業能力方面通過理論教學模塊進行訓練,通過酒店行業介紹、酒店運營、餐廳管理與服務等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在個人能力培養方面,通過角色體驗模塊訓練職業感覺,強調酒店員工的角色分工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幸福感能力。
(四)教師結構多樣化
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需與酒店企業長期合作,聘任酒店高層管理人員、資深行業人員為客座教授為學生講學,開展講座,以期讓學生能夠接觸酒店工作實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同時還要建立機制,讓學校教師定期到酒店掛職培訓,從而保障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總之,許昌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仍然處于不斷的探索階段,還需要通過各方面的改革予以提升和完善。不管改革的路徑如何,都應確立提高學生職業能力這一培養目標,使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能夠順應時展,滿足市場需求。
作者:張培 單位:許昌學院
參考文獻:
[1]段金梅.珠三角地區酒店人才需求現狀與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09(9).
[2]李岫.關于旅游管理本科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旅游學刊,2006(1).
[3]胡焱,俞益武,方躬勇,等.高校酒店管理模塊(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8(9).
- 上一篇:公司集團財務管理論文7篇
- 下一篇: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設計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