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建設和實踐

時間:2022-06-04 08:30:56

導語: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建設和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建設和實踐

摘要:本文以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為基礎,闡述了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中指標設置的實用意義和原則。以殘疾人聯合會的“殘疾人精準康復”專項的預算績效管理指標設置為具體案例,詳細分析了項目績效管理指標中常見的問題和正確有效的設置方法,為預算編制績效指標提供一個思路和辦法。

關鍵詞:績效評價;績效管理;指標庫;預算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正式,標志著我國財政邁入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新時代,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執行的并不順利,尤其是績效指標的設置成為了很多部門的一項難題。筆者通過近幾年部分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擬從某殘疾人精準康復績效指標庫的初設探索和實踐,為預算編制績效指標提供一個思路和辦法。

1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構建原則

1.1全面性原則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要求所選的指標不遺漏、不重復,該指標庫要涵蓋時效指標、數量指標、質量指標等產出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等效益指標,還要涵蓋預算執行、資產效能等財務指標。

1.2科學性原則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實際是一個科學指標體系。該體系要求各個指標既要各有側重,又要互相聯系。在考慮指標選取時,根據各個指標的邏輯關聯和權重進行合理取舍,達到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均衡統一的最優效果。

1.3可行性原則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要從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指標數據要基于事實,且有充足的證明材料,數據要易于采集,且清晰準確。

1.4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要求績效管理指標應符合部門職能定位和發展規劃。指標數據要反映所制定部門主要職能運行狀況,且符合依法行政、合法行政的要求,可作為反映該單位治理能力的直觀體現。

1.5可計量原則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的作用就是對績效實現情況進行測量。這就要求指標本身要盡量用定量數據來衡量,即要求指標可以設定目標值,評價實際值,衡量差異值。

1.6可比性原則

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除了對績效完成的考核,對績效動態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預算績效考核指標要具備可比性,即在同一時間同類智能部門之間的橫向比較和同一部門不同年份的縱向比較。

2目前預算績效管理指標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考核指標設定共性因素過高

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的職責、分工不同,要求在設置績效指標時突出不同部門的個性特點,而對共性部分應該相對簡化。但是目前依然有少量部門,在設置考核指標時流于形式,以一些共性的指標來作為主要指標,忽略本單位的個性因素,不能以本單位核心職能為主體設定指標,使得績效控制形同虛設。

2.2考核指標設定定量比重過低

在績效指標設置中應注重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有效結合,并且要以定量為主。由于政府公共部門不是直接生產部門、公共服務本身很難通過數字量化、定量指標所基于的數據收集工作消耗成本較大等原因,目前績效指標的量化問題一直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2.3考核指標設定權重不合理

目前仍有少數單位在指標設定中為了易于編制,易于計量,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隨意選擇指標、簡單平均賦分的情況,導致指標權重中關鍵、核心指標不明確、不突出。

3殘疾人聯合會“殘疾人精準康復”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指標庫建設

3.1“殘疾人精準康復”專項基本情況

3.1.1項目主體所承載的主要工作職能組織制定和實施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指導和協調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業務工作;開展社區殘疾人康復和殘疾預防輔助工作;指導殘疾人用品開發、供應、服務;組織康復及人才培訓,開展學術交流;開展殘疾人殘疾評定工作,發放和管理殘疾人證;承擔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康復辦公室的日常工作3.1.2項目績效管理目標根據中國殘聯、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殘疾人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殘聯發〔2016〕27號)的要求,項目總目標為:到2020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

3.2項目績效目標指標設立

3.2.1項目績效目標指標庫根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項目績效管理的目標設置項目庫如表1。3.2.2指標分析綜合看該指標庫,指標設置比較全面科學,突出部門職能特性,定量指標為主。現將指標庫部門主要指標分析探討如下。(1)數量指標“康復協調員配備率”和“康復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既是《關于印發〈殘疾人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要全覆蓋到村鎮,又是此項工作開展所必須的舉措。因此這兩項指標可以有效反映項目的開展和完成情況,應作為主要數量指標予以采用?!拜o具適配率”“輔具發放人數”“殘疾兒童康復數量”等指標能較好地衡量資金使用效率并具備較好的可計量性,可以選擇作為反映項目績效的輔助指標。(2)質量指標“康復需求服務率”,根據《關于印發〈殘疾人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項目總目標為:到2020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因此“康復需求服務率”應是此項目考核的核心指標?!案黝悮埣部祻吐省敝笜藷o法可靠計量,且不同類別等級的殘疾所達到康復的評價標準存在差異,所以該指標并不能作為該項目的績效指標。“白內障復明手術例數”和“人工耳蝸移植手術例數”兩項指標因明確了使患者達到康復的程度,且為本次項目重點救助的人群,應考慮選為質量指標。(3)時效指標“基本輔助器具配發及時性”“康復服務完成及時性”“殘疾人需求康復服務到位率”“白內障復明手術完成率”“人工耳蝸移植手術完成率”等可以反映康復服務完成情況的指標均可作為此項目的可選指標,但是考慮到可計量性原則,“到位率”類的指標比“及時性”類的指標更具備可選擇性。(4)成本指標成本指標在財政審查項目績效考核中是較為重要的一項指標,重點反映了財政資金的使用規范和使用效率,所選擇指標應主要反映項目各項開支中基礎性的成本指標或者單項指標。本項目庫所列舉的“集中訓練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分散訓練殘疾兒童救助標準”“白內障手術補貼標準”等指標均為該項目重點支出項目的基礎成本指標,結合救助人數即可全面反映項目支出規模。(5)可持續影響指標“提高殘疾人康復水平”“人人享有康復”“擴大康復救助影響力”這三項指標雖然可以反映該項目的可持續影響力,但是由于計量程度比較薄弱,不建議選為此項目績效指標。“殘疾人家庭返貧率”指標既能反映該項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目的,又能可靠計量反饋,應作為主要考核指標。(6)社會效益指標“足額資助率”“康復服務覆蓋面”“殘疾人家庭脫貧率”幾項指標均可作為較好的社會效益指標。但考慮到本項目的根本目的應選擇“殘疾人家庭脫貧率”作為主要社會效益指標。(7)滿意度指標“殘疾人滿意度”“受益人群滿意度”“殘疾人家庭滿意度”三項指標集中反映了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的具體情況,可綜合考慮“受益人群滿意度”和“殘疾人家庭滿意度”作為滿意度指標。

3.3績效指標最終設計和分析

選擇“康復協調員配備率”和“康復服務機構覆蓋率”作為數量指標。根據《關于印發〈殘疾人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建立工作隊伍”和“組建康復服務網絡”要求,康復協調員應配備到每個社區(村),康復服務機構應全覆蓋到基層,這兩項指標能全面科學反映這兩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選擇“康復需求服務率”作為最終質量指標?!翱祻托枨蠓章省笔琼椖靠偰繕艘筮_到的基本指標,可以確切計量,有縱向和橫向可比性,能有效反映該項目工作完成的數量和效率。選擇“白內障復明手術完成率”“人工耳蝸移植手術完成率”作為時效指標。因此兩項指標不僅是該項目重要的康復服務內容,且可以從細節反映項目的開展情況,具備可計量性,和數量指標、質量指標選擇全面性指標相結合,可以更完備指標體系。選擇“集中訓練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分散訓練殘疾兒童救助標準”作為成本指標,通過此指標和救助人員數量,財政部門可獲得全面的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選擇“殘疾人家庭返貧率”作為最終可持續影響指標,選擇“殘疾人家庭脫貧率”作為最終社會效益指標,殘疾人脫貧工作作為該項目最根本的社會目的,是我國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脫貧以及不能因病返貧應作為該項目核心考核指標。選擇“受益人群滿意度”作為滿意度指標,此項目收益人不僅僅是殘疾人還包括殘疾人家庭或殘疾人監護人,因此涵蓋所有受益人滿意程度的考核指標才能選為滿意度指標。綜上選擇的12項指標,既能衡量該項目所要完成的總體目標,又能衡量該項目支出細節,既能考核項目所能達到的社會效益,又能考量項目支出成本。

作者:楊洋 單位:鄒城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