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4 09:57:15

導語:行政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

一、預算執行管理精細化的基本原則

要想做好對預算單位的預算執行工作的督促指導,就需要不斷地優化業務流程,減少工作的程序,并重視內部的協調配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管理效率,同時講求效率、協調配合也成為預算執行精細化的主要工作原則。

二、行政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各單位不斷加強預算的管理工作,以適應財政精細化管理,但從預算執行的情況來看離精細化管理還有較大差距,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部門預算編制細化程度不夠

個別單位一些部門懶惰成性,總是認為工作每年沒有太大差距,因而對于經常性支出的預算并沒有采用零基預算法,而是將上年的情況簡單分類結合本年的情況直接編制財政定額報給財務部門,沒有指出預算具體的用途,沒有說明是用于購買商品還是購買服務等,只是按照去年情況直接上報,而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做任何考慮,忽略了財政深化改革對預算要求的變化。

(二)收入預算不完整

按照相關規定,在預算編制中應全面體現各部門的收支及以前年度的各項結余,但是部分單位并沒有將各項收入和結余資金未全部計入預算。如有部分單位在預算編制中會遺忘一些非經常性小額收入,同時其他收入預算數也會與實際數存在差距。

(三)支出預算不準確

有些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沒有充分考慮并預測下年的工作情況,這樣就使得單位預算中會遺漏一些非經常性專項經費支出,如此一來就會使得工作的滯后性。沒有實施項目支出計劃,沒有編制滾動預算屬于跨年度的支出,資金結余的情況就會由此產生,使得效益也不能夠及時獲得。(四)政府采購預算存在漏編情況根據政府采購預算要求,實行政府采購的項目包括屬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以及非集中采購目錄但在限額以上的項目。但個別單位容易出現屬政府采購的商品、服務支出未編制采購預算,這主要是因為對政府采購目標內容和要求不熟悉或對政府采購工作了解不全面。

三、實現行政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相關制度,為部門預算的順利進行提供制度保障

為保證預算編制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首先應該完善相關制度。需要使參與預算編制的人員明白應該要去做什么、怎么做,將預算工作程序化、規范化。這就要求各預算單位要根據財政預算管理相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預算管理辦法和相關制度,規范預算單位的各項基礎工作,將部門職責權限分清楚,各部門的責任要明確,努力做到合理分工,明確責任,相互配合,緊密相連。

(二)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程度,項目支出預算必須細化

對于支出預算管理較粗放這一問題提出兩個解決方案:一是根據核算項目的不同,增設政府性基金支出、行政事業類項目、基本建設類項目明細表,從而做到完善現有的部門預算報表內容,使得能夠更加完整細致的反映支出預算的狀況;二是對現有的基本建設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增設部分會計科目、輔助核算實行項目,將預算會計相關方面與相應的會計科目、核算方式接軌,將基建會計與預算會計進行一體化核算。

(三)考核可以量化的預算管理狀況,這樣能夠有效的約束、控制預算,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和效果

我們可以建立預算執行效率評價指標,比如:支出結構比率、總支出預算執行率、預算調整率、分項支出預算執行率等。當前的預算軟件與決算軟件存在不統一的問題,這需要我國財政部門予以解決,解決這一問題才能實現在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之間的直觀比較。如果部門預算和部門決算的編制能夠利用同一套處理軟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具有自動考核評價功能的預決算綜合管理系統。

(四)加強學習培訓,提高預算編制人員的業務水平

為避免出現因對財政預算政策和規定不清楚而造成預算失誤,我們要加強相關人員對預算管理法律法規和財政預算改革政策的學習和了解,加強相關方面的培訓,使他們深入領會部門預算改革的精神,熟悉財政預算管理要求,掌握部門預算編制的政策依據、預算編制基本技術與方法。

四、結論

行政單位預算管理可以保障行政單位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為使國家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我們要實行精細化預算管理,這樣就可以節約成本,提高行政單位資金使用效益,為我國的社會公共服務和科學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王玉雪單位: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