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8 08:28:18

導語:縣級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論文

一、當前縣級單位實施預算精細化管理中特有的突出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在開展深入部門預算改革的關鍵階段,預算精細化管理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部門預算改革自開展以來,部門預算管理越來越精細、標準。但縣級部門的預算改革由于種種原因,推進過程略顯滯后,與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

(一)預算編制不夠詳細且科學性不足

一是項目預算用途不清晰。部分部門為了增加資金使用的靈活性,都想盡辦法來掩蓋項目的詳細用途。如個別單位將其中的一部分項目支出計入“其它支出”類款項,“其它”兩字給單位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空間。二是項目預算依據不充分。按照相關規定,單位必須對項目開展的依據、預算的準則以及預期達到的成果等展開解釋,可是大多數單位只說明了項目開展的依據,并沒有提供預算的準則。三是目前大部分的縣級單位預算項目庫處于“零”狀態,項目的計劃性、科學性有待提高。

(二)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建設相對薄弱

一是基層部門預算的信息資料缺乏。一方面是因為基層部門由于種種條件限制,各種信息數據庫還處在理論之中或剛開始建設,預算管理的文檔歸集相對混亂,另一方面,基層財政部門的數據資料相對簡單,加上形式單一、內容不全、變更落后,基本上無法為制定合理嚴謹的定額標準提供參考。二是計算機軟件開發不到位,預算管理信息不能夠及時的內部分享。目前,盡管能夠使用計算機軟件來搜集、打理、編審、綜合部門預算的各類信息,但是多個在用的計算機系統軟件與部門預算編制系統軟件銜接不到位,預算管理部門與其它各相關部門的資源還無法達到分享共用的程度,致使部門預算編制質量和效益低下,急需提高。

(三)預算精細化管理的監督有待加強

當前,大部分基層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缺失或正在籌備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進展相對滯后,預算精細化管理的監督還處在理論當中。就財政監督而言,部門預算的財政監督沒有根本性的轉變,財政預算業務部門的主要工作還是撥付業務,重視前期編制,輕視后期管理,對部門預算的監管監察強度不夠。就審計部門的監督而言,對基層部門預算開展過程中開展審計的目標有限,水平也急需加強。就人大和社會監督來看,部分縣級單位仍然處在部門預算不對外公布,審查不及時甚至沒有審查,導致這兩大重要的監督手段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二、推進縣級單位實施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基層部門特別是縣級單位在實施預算精細化管理方面有著本身的特點,不能夠直接按照上級管理部門的做法和經驗生搬硬套,應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走出一條自己的預算精細管理之路。

(一)改進預算定額和支出標準

一是加強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體系的改進??h級相關部門應當建立一套公用經費定額隨現實情況調整的動態機制。具體內容是待該標準相對固定后,可根據相關政策變化以及生活水平變化等定期調整和改進,使之與現實情況相符,可操作。其次,創建一整套的項目支出標準參考系統。對項目進行分門歸類,根據規律探討核定項目支出標準,并根據實際實行浮動調整機制。同時,縣級單位在編制預算時一定要說明支出標準。

(二)加快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

按照安排,加快“金財工程”建設,要加快建立起以縣級單位各部門相關的基礎信息庫、項目庫、資料庫等數據庫為依托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平臺。將一直沿用的功能單一的軟件系統開發添加一系列新功能,諸如:“資產負債管理”、“不確定事項管理”、“政策調整影響”等功能,建立功能齊全數據全面的計算機軟件管理系統,真正實現部門之間數據資料的互通有無。在預算實施過程中,同樣應用計算機網絡化監管,在后續運行的過程中持續對軟件進行調試改進,從而滿足縣級單位各部門的要求。

(三)完善預算和績效評價、資產監管的融合

一是逐步建立并嚴格落實績效評價制度,在部門預算編制過程中有效的應用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為優秀以上,績效出類拔萃的,在后續的開展進程中各方面安排上重點支持;對績效評價結果不符合要求的,要求該項目整改,直到合適為止,否則予以取消。二是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資產配置審核機制。嚴格落實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依據“三公”的要求,嚴把配置、處理、廢棄國有資產等行為。對外出租、出借的,嚴格按照“使用單位提前申報、主管部門初步審核、政府最終審批”的程序辦理。同時,嚴格落實、主動接納人大、審計機構和社會的督查,探索建立“實時在線預算監督系統”,把資金使用情況、人員機構編制等政務信息,以網站、微博等網絡形式向社會公開,滿足和確保廣大老百姓的知情、參加、評議和監察的權利,嚴格執行人大通過的預算,不擅自變更預算,以確保預算的權威性。

三、結束語

全面推進預算精細化管理,既是縣級政府部門深化預算改革、高效利用資金的客觀需要。在縣級單位推進預算精細化管理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問題,需要各方取得共識和努力。除了上述提到的措施外,還需要意識到責任主體的重要性,優化會計人員組成結構,及時補充專業知識熟練、綜合素質過硬的新鮮血液,對執行人員特別是基層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進行培訓和提升,使預算精細管理的主體有一個相應的質變,從而切實有效地推進預算精細化管理水平。

作者:張建祥單位:奇臺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