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精細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1 08:08:56
導語:高校教師精細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是決定高校競爭力量的重要因素。學術界許多權威人士都將教師團隊稱之為“校園心臟”?,F代高校著重培養以面向就業為主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因而在教師績效考核方面的研究屢有創新,而在精細化管理視角高校教師隊伍管理革新方式的研究卻鮮見突破。目前,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管理中在精細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精細化管理的觀念不強。在實踐操作中高校普通存在著“重考核,輕管理;重績效,輕心理;重宏觀把握,輕精細深入”的現象。對教師的管理方式多將國家、省市和學?,F有、現成的條列“拿來”實施,而對于拿來后,是否在各個環節和不同個體上存在水土不服的現象,重視程度和修正觀念不強。精細化管理的范圍和深度不到位。高校教師是一個知識層面高,個體意識強的群體,對其管理應考慮到內因和外因的綜合因素,深入到觀念和意識的各個層面,簡單地框架式管理認同度低,驅動性差。針對上訴情況筆者將精細化管理作為主視角,著眼于高校常規教師管理流程中的招聘環節、入職教育環節和自我內化環節,探論了有關教師隊伍管理的幾點創新思路,為高校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建設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參考。
1.高校教師管理中實用精細化管理的流程探究
1.1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精細化管理的重點不僅是精細,其制定細致規劃的主要目地應當是圍繞在“精益求精”的主旨上。因而,精細化管理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更為具體和個性化,也更符合國內社會快中求穩的發展趨勢。高校教師承擔著為祖國發展和民族進步育人備才的直接任務,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認知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帶動學生。教師能力成型規程標明,一個具有健全教學及心理輔導能力的教師要通過基本原則和能力地篩選、專業教育能力地進階提升、符合能力的崗位編排、職業進修、綜合反芻五個主要過程。這就對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分階段,重層次,著眼于精細”的新要求,也使精細化管理成為了現代高等教育中針對教師管理的必然要求。1.2實用精細化管理的必然流程。必然流程是依據高校常規教師管理流程而存在的,其具體可分為四個實用步驟:1.2.1教師招聘環節的精細化實用。該環節要設定基本文憑和專業能力考核;1.2.2入職教育環節的精細化實用。該環節注重對選定教師的專業化及教育能力地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設定進程考核;1.2.3教師隊伍文化建設。以高校文化內涵和精神傳承以及群體價值觀為基礎,在精細化過程中使教師隊伍明確教育教學目標和校園文化傳承;1.2.4教師隊伍的日常管理精細化。針對成型的教師團隊,加緊對于細節和整體兩個層面的精細化建設。
2.教師隊伍精細化管理的要點
2.1教師招聘環節。在高校專業教師聘用環節方面,教育界常規聘用流程基本可分為9步,即,2.1.1確認崗位人才現有狀況,列出缺崗位置清單和應需人才數量,并于規定時間公布人才招聘計劃;2.1.2高校人才管理部門依據實際狀況制定主規劃招聘規程及具體流程;2.1.3招聘具體信息;2.1.4于應聘成員中按照基本門檻篩選人員;2.1.5面試;2.1.6專業及教學能力測驗;2.1.7與應聘者再次交流,加強深度及見解抒發;2.1.8宣布所選人員名單;2.1.9辦理入職。針對這9個環節,筆者認為在精細化管理的視角下,首先應當在每一個環節中明確工作主旨,明晰指導性工作思維方式。比如,在第一步制定招聘計劃時引入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戰略思維是指從全局和長遠的視角來客觀辯證分析學校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思考學校改革中所面臨的問題,從而確定需要的人才種類。系統思維強調整體觀、大局意識,即,高校在進行人才招聘時應把現有教師群體的職業能力和發展趨勢與學校的宏觀發展目標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在為桃李園中引活水時也要有鯰魚效應的布局性考慮。2.2入職教育環節。入職再教育即培訓環節,考慮到入職培訓對新教師日后工作干預的正向關聯性,管理團隊有必要在高校原有的培訓結構中加上額外的精細化管理內容。本研究將新教師入職教育分為十個階段進行分別升華論述:2.2.1上級主管部門明確新教師培訓的方向和定向內容,由專職人員進行費用的限定和配給。培訓過程中應有的資源配給及時裝配;2.2.2教育過程要貫徹高校文化及核心價值觀,在制度和規則的灌輸中滲透不同崗位的特殊環境及制度差異;2.2.3組織新入職人員參與同專業或相關專業人員的經驗交流論壇;2.2.4由專業負責人專項帶領新人團隊熟悉不同專業的教學環境及工作地點;2.2.5拓寬新教師學習渠道,采用網課教育和網上交流的形式擴展學習空間;2.2.6安排高資歷教師的聽課活動;2.2.7安排邏輯學和心理學培訓,使新教師綜合能力更貼近職業,培養出職業精神文化;2.2.8搭建信息交互平臺,使教師的情感入圈,職業交流入圍;2.2.9資源整合,利用網絡建設多學科,多層次的培訓課程超市,使新教師有量身定制,按需選擇的職業歸屬感;2.2.10以評促建,入職教育尾端環節統一效果審查,擇優設定待遇分差。2.3教師文化的提升建設。教師文化是基于高校整體文化取向和專業文化取向的綜合體,教師文化的內容從細微層面上看也是不同專業教師經驗沉淀的結果。因而貫徹精細化管理的直接目標一定要從教師文化提升的角度入手。當前高校對于教師文化的評定標準基本都圍繞在常規的考勤、成績、學生測評結果方面,但實際上教師文化的體現并不局限在這些常規內容中。
在教師隊伍的管理過程中,“隊伍”這個固定名詞的意義和作用十分突出,故教師文化的設定要以隊伍為主參考點,逐步進行隊伍文化精細化的升階管理。在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文化的氛圍設定和營造應以心理契約建設為方式和手段,將職業文化,群體文明,校園文化沉淀內化到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升中;其次不同專業的精神文化以專業習慣為準,隊伍文化要嚴格以相關專業的精神價值追求為目標;最后要著重審視已上崗教師的教學過程,在現有教師團隊的管理體系和制度中,深入貫徹監督規則文化,直至將教師隊伍所包含的規則理念徹底激發。
參考文獻:
[1]吳海平.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細化管理[J].新鄉學院學報,2015(5):38-40.
[2]劉忠艷.精細化管理視閾下"雙創"師資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5):85-90.
[3]劉景苗.精細化管理與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三明學院為例[J].黑河學院學報,2015(1):59-62.
[4]高向陽.以精細化管理提升辦公服務[J].農業發展與金融,2017(2):14-19.
[5]賴杜光.關于高校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幾點建議[J].秘書工作,2017,12:10-15.
[6]高山.高校教師的精細化管理淺析[J].辦公室業務,2017(4):5—7.
作者:鄭永玲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 上一篇:本科學生管理與事務對比研究
-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建議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