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漆t院管理價值研究

時間:2022-01-17 09:22:23

導語:兒童??漆t院管理價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童??漆t院管理價值研究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新媒體的出現,各類醫患糾紛層出不窮,尤其在兒童???/a>醫院,也更容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兒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等特點,然而現有的醫療服務和診療結果往往與患兒家長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極易引起醫療糾紛[1]。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是兒童??漆t院不斷探索的難題。作為湘南地區唯一一家兒童??漆t院,該院探索出一種契合發展實際的“日常督導”管理模式,有效推動了醫院各個方面的建設,贏得了醫患雙方好評,現報道如下。

1方法

1.1“日常督導”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建立。近年來,醫院以“創建三級甲等兒童??漆t院”為工作目標,2015年成立日常督導小組,堅持開展日常運用PDCA循環理論,每項工作均設為一個PDCA環,每個PDCA環需經歷管理過程計劃→執行計劃→檢查計劃→調整計劃,然后在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并并不斷改進這樣4個循環路徑,即制定醫療日督導計劃,開展互查活動,每個月匯總分析督導中發現的問題,然后制定措施,針對性改進工作。通過PDCA循環,螺旋上升,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性改進。通過不斷的探索,建立了“臨床為患兒服務,行政、后勤、醫技為,臨床服務以患兒為中心”的日常督導管理模式,以此作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保障措施。1.2“日常督導”管理的實施。1.2.1人員組成日常督導小組由醫務科、護理部、感控科、藥劑科等職能科室負責人及骨干組成,督查工作分解為3組,各組成員熟練掌握相關法規和醫院制度及督查工作評價標準,能對其督察內容做出客觀、規范的評價。1.2.2時間安排根據各臨床科室具體情況,優先選擇臨床工作相對空閑的時間開展日督導工作,以實現促進臨床工作的進步的目的,督導不定期對臨床科室交班、三級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改為等重點工作環節進行督導。為保證日督導結果和數據的真實性,督導時間并不事前通知。1.2.3督導周期作為兒童??漆t院,共有臨床醫療、護理單元共30個,每個月完成1次全面的醫療工作現場的日督導工作。1.2.4明確督導內容并及時調整督查實施方案依據“三級甲等兒童醫院”評審標準,由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感控科、信息科、醫??频扰c臨床關系密切的職能科室精心制定了《督導內容及評分標準》和《滿意度調查表》對各個臨床科室核心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督查評分。遵循PDCA實施路徑,建立和及時調整各項督導評估指標,以確保日督導的內容更加完善、有效,并能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形勢。1.2.5自我改進在督導工作中,應注重方式和方法的持續改進,力求做到醫護人員、患者都滿意。1.3“日常督導”管理的評價統計對比。2015年7—12月和2016年7—12月醫院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具體包括:使用強度(DDDs)、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急診處方抗菌藥物比例(%)、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同時再對比2015年度和2016年度醫療投訴糾紛率、護理質量缺陷率。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比較用百分率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督導效果

2.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對比。2016年下半年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急診處方抗菌藥物比例和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均明顯低于2015年下半年,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2醫療投訴糾紛率對比。2016年醫療投訴糾紛率僅為0.0040%,低于2015年的0.004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3討論隨著2015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全面二孩政策在各省的落地,各地均迎來了生育高峰。據悉,湖南省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375萬對,2017年將迎來新的生育高峰,隨之而來的則是兒科醫生的供不應求,兒童??漆t院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日益凸顯[2]。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加強醫療質量安全、提升醫療服務刻不容緩,這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2016年1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頒布的《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明確了醫療質量管理的責任主體、組織形式、工作機制和重點環節、強化了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并明確提出了18項醫療核心制度。作為兒童??漆t院,及時研究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對策,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更好地保障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們不斷探究的難題。當然這項工作不僅是臨床醫護人員的事情,也是職能部門的職責,更需要醫務人員提高認識、自覺遵守,形成醫院文化[3]。作為湘南地區唯一一家兒童??漆t院,該院在探索湘南兒童醫療管理進程中,基于PDCA循環理論來開展研究。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是英語單詞Plan、Do、Check和Adjust的第1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4-5]。正是基于這種契合發展實際的“日常督導”管理模式,醫院建立和及時調整各項督導評估指標,開展了不定期的督導,對臨床科室交班、三級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改為等重點工作環節進行督導,以確保日督導的內容更加完善、有效,并能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形勢。該研究的表格中可以發現,醫院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急診處方抗菌藥物比例和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均明顯降低,這說明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進一步規范;同時醫療投訴糾紛率和護理質量缺陷率進一步下降,這說明醫院的醫療服務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日常督導管理模式規范了兒童??漆t院的臨床合理用藥,降低了醫療糾紛,完善了督導機制,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有效延伸和有力抓手,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周崇臣,吳紅燕,高靜,等.兒童醫院提升管理執行力的探索[J].中國衛生人才,2016,19(4):80-83.

[2]呂俊興,徐天琛,YAndrew,等.政策調整下兒科醫生的數量預測及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7,10(1):34-40.

[3]王愛麗.加強兒童醫院門診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5,35(10):159-160.

[4]闞全程.PDCA循環在醫院戰略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8):47-49.

[5]李承益,吳艷,殷文,等.PDCA循環法在兒童醫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26(4):52-54.

作者:許斌 宋玎 陳碧 彭麗娟 單位:1.南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 2.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