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建立的措施
時間:2022-01-15 10:07:59
導語: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建立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研究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措施,分析了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體制結構和工作現狀,并從完善會計監督法律體系、建立會計監督組織機構和加強社會監督力量的介入三方面對建立和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
1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
理論上的會計監督機制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背景下,推動機構單位有序化、規范化和高效化發展為目的的人為建設的總體監督系統,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體系中,工作人員需要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不斷發現會計監督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著手解決,這就是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能夠實現和機構運營會計、管理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事業單位的協調發展。
1.1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體制結構
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和事業單位中會計工作人員以及政府以及社會相關審計人員按照國家法律監督、分析事業單位的財政狀況,研究工作資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會計監督工作根據《會計法》進行,并且可以細分為內部監督、國家監督以及社會監督三部分。
1.2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作用意義
事業單位是國家事務的重要執行機構,其運行資金主要來自國家財政,這種情況導致一些事業單位存在著工作態度不積極、營私舞弊等問題,導致國家財政資金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在事業單位中建立會計監督機制,對保證事業單位工作的有效落實很有必要,能夠管理和監督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情況,及時了解每一筆財政資金的用途流向,及時發現并處理會計部門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對實現事業單位運營的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會計監督機制是會計工作運行過程中必然產生的一種對會計行為進行約束管理的制度,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能夠幫助會計行業實現健康的發展。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事業單位也面臨著制度調整和市場競爭,有效的會計監督機制能夠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作為事業單位的核心部門,財政工作的健康穩定是事業單位正常經營的前提條件。
1.3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現狀
事業單位的會計財務工作內容相較于企業單位有著很大的不同,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內容相對簡單,但是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在會計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3.1會計制度和監督制度不完善
現階段,一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和會計監督制度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機構不健全,很多單位內的會計監督機構名存實亡,不能在單位內部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外部監督機構往往又缺乏必要的監督的實施條件,這對會計監督機制的正常運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正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很多在職人員都存在亂開發票,現金、票據、財務專用章挪用的問題,會計工作缺乏完善的牽制與控制體系。
1.3.2會計管理制度缺失
我國現行事業單位管理機制中,并沒有將會計獨立成一個專門的部門,往往是和其他部門并在一起,所以會計人員的職位、福利待遇等都受單位制約,會計人員對單位存在依賴性,影響了會計管理工作公平客觀的開展以及會計監督人員職能的正常發揮?,F階段,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機制主要存在著會計信息失真、監督職能失靈的問題,并且外部監督作用不大,不能有效監督處理事業單位內的會計違規行為,為貪污腐敗創造了機會。
2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措施
2.1正確認識會計監督工作
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機制發展不完善,和對會計監督工作缺乏正確認識是直接相關的。近些年國家經濟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事業單位也開始進行內部管理機制調整,但是會計監督工作卻未能得到重視。為此,需要加強對會計監督工作的宣傳,讓事業單位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能夠有效約束會計工作人員的行為,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與此同時,要重點加強單位領導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關注,事業單位的領導要清晰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必要性,統籌兼顧,實現各個部門機構之間的協調運營。
2.2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
健全的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需要法律體系的支持,所以會計監督機制的建立首先要從法律體系的建設入手,無論是國家還是事業單位,都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監督工作在事業單位監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編制嚴明的會計監督程序和范圍規范,從而確保會計監督工作能夠切實有效的落實?,F階段我國已經出臺了《會計法》以及實施細則,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會計法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同時進一步強化《經濟法》等相關法律的執行力度以及會計法律體系的建設,從而確保事業單位監督工作能夠依照法律規定有效執行。
2.3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
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管理需要具備事前預測、事中監督、事后總結等功能,要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來實現。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主要以其經濟活動特征作為主要目標,所以需要根據單位差額和全額撥款單位之間工作性質上存在的不同來對監督管理體質進行適當調整,分析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找出體系中存在的漏洞不足,并著手進行優化改進,最終完成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體制的完善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事業單位內部需要形成適當的牽制關系,根據國家財政部門頒發的《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首先需要保證事業單位內部部門分工以及崗位職責的分配科學合理,堅持職務分離和部門、崗位權責之間的明確分離,并形成相互監督關系。為此,事業單位可以采用工作問責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責任感,控制貪污受賄和受脅迫的舞弊行為的發生。
2.4外部監督機制的完善
事業單位為國家和社會服務,應該接受社會監督,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和經濟監管部門相互配合,通過和經濟監管部門的合作溝通強化對事業單位會計監管,借助外部力量完成事業單位內部經濟活動的審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外部審查工作同樣需要遵循法律以及市場與社會的客觀發展規律,靈活應用各種監督方法。
2.4.1委派分層的監督形式
現階段,我國審計和監督人才匱乏,因此,根據事業單位規模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實施分層管理,根據單位規模選擇不同層級的監督管理機構進行監督,合理分配社會監督資源。
2.4.2建立完善的全過程會計統籌監管體系
將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細化為事前審核、過程管理、事后總結三部分,事前準備階段的監督工作主要由國家以及財政監管部門負責,過程管理以及事后總結工作主要由上級財務、國家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執行,通過加大違反懲處力度、加大責任人責罰力度等強制措施迫使事業單位部門提升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
作者:王舒 單位:通化縣紀委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陳瑛.建立與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措施[J].現代商業,2011,(17).
[2]宋文芳.關于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1,(08).
[3]劉華強.事業單位改制對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4]李建軍.會計行業誠信缺失及其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5]馬菱.對建立與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0).
- 上一篇:流程表單在企業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農村牧區遠程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