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探討
時間:2022-05-27 11:18:05
導語: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主體依據事業單位會計活動構建的監督系統,其具有極為重要的功能與作用,影響到事業單位乃至整體社會的健康發展。本文針對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狀況,制定了科學對策。對推動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良性發展,創設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
一、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狀況
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具體來講涉及到下述幾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對內部有否科學設置會計賬簿進行監督,具體來講,依據法律、行政制度與我國頒布的會計制度標準,應對事業單位相關部門是否科學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核查,同時衡量會計賬簿狀況,明確其有否契合法律制度、各項標準規范的要求,判定各部門有否出現賬外賬等違規違法問題。另外,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應對內部會計憑證、賬簿內容、各項會計財務報告、會計資料的全面完整性、信息真實性進行核查。具體來講,應監督各部門對現實進行的經濟業務、各項事項是否能夠快速及時辦理相關會計手續,完成科學的會計核算;各個部門填報的會計憑證、賬簿登記、會計報告的編制有否同現實開展的經濟業務內容全面一致,有否能夠達到賬實相符、賬目清晰、表格相符、證照相符的狀態;各個部門上報的財會報告其真實合法性,有否滿足行政制度、各項法律法規與我國會計制度的要求。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還包括對各部門會計核算有否依照會計法以及滿足我國頒布會計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具體來講,需要衡量各部門會計核算信息內容的清晰、全面與真實性。還要監督各部門應用會計年度、記賬單位、處置方式、記錄信息文字有否契合行政法規要求以及會計制度規范。另外,要對各部門資產管理、負債狀況、所有者權益、各項經費開支、收入、投入成本、利潤狀況、登記分析、計量管理、報告內容有否契合我國會計制度標準進行衡量,明確會計檔案管理達標性以及規范性。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崗位工作的員工應具備從業資格證書,因此要對其進行監督管理。首先,應對會計崗位員工獲取會計資格證書以及接受管理狀況進行監督,還要明確會計部門責任人、管理層有否滿足任職要求。如果有需要,財政單位會對事業單位會計崗位進行管理監督,例如審計部門、稅務機關會對事業單位會計資料展開聯合審查與管理,以上部門通過履行責任,對事業單位做好全面審核監督,將更好的確保會計信息可靠真實、內容全面完整,因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事業單位完善會計監督機制對策
(一)加強會計檢查監督
為確保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更加健全完善,應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檢查。事實上,會計檢查監督為眾多會計財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開展時候監督管理的核心手段。因此,事業單位應給予足夠重視,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構成一種常態機制,通過定期核查、不定期抽查,加強引導管理。例如,應積極利用會計檢查,對事業單位各級部門有否能夠全面落實我國財經政策制度以及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標準進行監督核查,善于總結并積極推廣財會工作成功經驗,快速察覺應對會計管理實踐中的不足問題,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二)嚴格依照預算標準執行
為確保事業單位經費供給充足、撥付使用及時,應全面依照預算標準進行管理。該項工作中應正確認識預算管理的嚴謹、嚴肅性,一旦預算通過審批,便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需要嚴格落實執行。預算執行過程中撥款通常是首個環節,應依照預算進行撥款,全面把好執行關口,針對超出預算的款項撥付應停止辦理。另外,在預算執行階段中應積極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按期進行。在年度預算規定范疇之中,應依照各項工作任務以及開展進度對于經費的保障需要,靈活調節款項撥付的時間以及總量金額,進而確保事業單位開展工作的現實需要。另外,應按期及時向上級辦理請領經費的手續,對各個申請部門的經費申領應及時滿足,按期下撥,確保經費支出以及對下實施更加順暢持續。在批準預算范疇之中,應按期按時進行辦理,由時間層面、數量層面給予充分保障,確保經費的足額按期到位,不出現資金擠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標,事業單位會計崗位員工應清楚本級以及供應部門用款內在規律,在款項撥付環節應提升自覺性,預防盲目性,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良好、及時開展。
(三)有效管控預算外資金
對于預算外資金應進一步加強管控,全面依照計劃進行收支,對事業單位各項資金形成合理有效的調度,進而真正提升經費應用效益。事業單位各級部門預算外資金收入以及各項其他資金,應全面歸由財務單位統一管控,不應存在賬外賬的現象,該行為屬于非法小金庫問題。事業單位各級單位應依照財務收支管理規劃,在制度準許的范疇中,積極努力開辟更多的財源,擴充預算外收入。同時,應嚴格杜絕預算外收入應收卻不收、應交卻不交、應入賬卻不入賬、私自收取支付各項費用的非法問題。對于事業單位各級留用資金,應依照具體要求應用,實現先收后支,集中安排管理、按照計劃應用的目標。針對無計劃的一切開支均應暫停辦理。依照要求應繳納的費用應按期上交,達到不坐支、不隨意挪用、非法截留、不無故拖欠的良好狀態。在政策要求許可的范疇下,應積極搞活資金,合理靈活的應用,真正凸顯資金內在的時間價值。
三、結語
總之,針對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現實狀況,我們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實踐工作對策,嚴格執行國家法規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內部管理規定,加強會計檢查監督、嚴格依照預算標準執行,有效管控預算外資金,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提升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管理質量水平,有效預防違規操作、徇私舞弊、截留經費、隨意收支、私設小金庫等不良行為。為事業單位開創規范有序、健康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最大化發揮資金應用價值,促進事業單位提升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又好又快的全面發展。
作者:姜麗娟 單位:哈爾濱市機構編制干部培訓中心
參考文獻:
[1]董新平.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措施的研究[J].企業導報,2012(01).
[2]王曉霞.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1(22).
[3]王曉霞.對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1(21).
[4]任喜鳳.淺論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現狀與策略[J].中國經貿,2011(18).
- 上一篇:經濟新常態下會計監督問題探討
- 下一篇:商業管理公司高管激勵政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