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推行預算管理思考論文

時間:2022-08-09 10:38:00

導語:企業推行預算管理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推行預算管理思考論文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推行,財務管理中心地位的確立,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企業管理方式的選擇中,預算管理以其在企業經營中的獨到功能和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現在,我國已經“入世”,對國內企業而言,已置身于國際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預算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值得我們學習和合理應用。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樹立預算管理的意識,并且根據單位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將預算管理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來,為企業經營服務。

一、預算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一)預算管理的內涵

預算管理是企業利用價值和價值形式在科學的市場預測基礎上,對企業未來的內部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規劃、控制與協調。預算本身屬于計劃的范疇,但預算管理不等于計劃管理;預算管理不單純是財務、會計或某個特定職能部門的管理,而是企業管理;預算管理是在市場背景下企業內部的管理,是計劃與市場兩種機制在企業層面上結合的體系。

說起預算,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第一,預算不等于預測。預測是一種事先的估計,它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書面形式,并且程序化不明顯,而預算是根據預測所制定的幾種方案,并從這幾種方案中選擇出一種最好的方案,必須是程序化的和書面形式的;預算是對預測的一種反映,是對預測的規劃。第二,預算不等于財務計劃。預算屬于計劃的范疇,但不等于財務計劃,它已遠遠超出了財務計劃的范疇。第三,預算與市場經濟機制并不矛盾。著名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存在的原因是企業內部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場交易或市場契約的成本,從而能夠節約社會成本。為什么企業內部契約成本低?是因為企業內部存在一個能使之發揮這種作用的指揮家,這個指揮家就是預算。從機制上講,預算化管理更能發揮作用,預算一旦確定,管理過程就是預算控制過程。

(二)預算管理的特征

預算管理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

1.綜合性。在西方,一些管理上較為先進的企業已經在削弱企業內部職能的界限,使之能相互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進行綜合協調,減少資源閑置現象。

2.戰略性。戰略問題要分析動態環境,包括國際、國內環境,政治、經濟、金融、法律、自然環境等,預算管理也要將市場和企業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預算不僅僅是某個時點的預算,而是一個滾動式的概念,是持續不斷的。預算必須考慮企業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時期其預算管理也各不相同,特別對于目前國內企業資產重組、企業合并、企業兼并、企業拍賣、股份制等改革實踐,在做預算時必須將這些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否則,預算必須失真,缺乏可行性。

3.機制性。預算本身是個機制化的過程,具有鮮明的程序性,需要立項、編制、審批、執行、監督、考評等,機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預算風險。從預算本身的管理角度看,它是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一種機制。

4.市場性。預算本身是仿市場的,因此預算管理是以效益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做保障進而全面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市場化的計劃管理模式。

二、對企業推行預算管理的思考

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逐步認同,但也并不是任何企業都適合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有著嚴密的程序性,一個科學合理的預算要耗費較多的人、財、物力,成本較高,對于小企業而言,如果以較大的耗費去搞預算,可能會得不償失。因此,小企業有個經營計劃就可以了,搞預算的價值并不大。但對于大中型企業、超大型企業、企業集團、跨國公司而言,預算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國有企業的經驗教訓

翻開國有企業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國有企業從計劃體制下的統收統支到后來的承包制,就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的基礎十分薄弱。在很多企業,大都是依靠經營目標、任期目標來籠統地進行企業規劃,實際上是一種粗放式的經營管理,由此也造成了很多的弊端和失誤,收益和成本不能進行有機的配比,花錢上大手大腳,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和經營資源的浪費。后來,隨著預算管理的推行,情況有所改觀。

(二)世界級企業的先進做法

在現代化的企業治理中,尤其對企業集團而言,實行預算管理是十分普遍的。一些世界級企業,其綜合經濟實力已經甚至超過了許多國家的綜合國力,在這樣的企業治理中如果忽視預算的作用,其后果可想而知。而事實上,許多的國際大企業和企業集團采用預算管理,并且把預算視為企業的商業機密進行嚴格的保密管理,也有不少競爭對手通過搞到對方的預算而在競爭中處于有力地位。

(三)企業預算編制要體現嚴肅性和科學性

企業的預算不同于政府預算,要將市場的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并且在預算的編制程序和管理上要做到更為嚴格和合理,避免搞成數字游戲,從而為企業集團的有效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企業預算與政府財政預算、百姓家政計劃

一國政府每年都編制財政預算,以規范和控制國家這個龐大機器運轉所需的各項支出以及各項收入。量入為出是老百姓過日子的一種家政理財手段,它也反映了一種樸素的預算思想。政府預算和家政理財雖各有特點,但它們共同的一點是合理節約支出,平衡收支。企業集團的預算除了考慮降低耗費外,更多的要考慮收入,必須將控制成本與增加收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企業的中心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潤,因此,企業的預算必須在市場和競爭這個大環境中做,必須處理好收支關系,企業集團的成本可以做得較高,甚至也可以在執行中突破預算,但必須有相應的收入來補償。

(五)不同企業預算管理的側重點不同

預算盡管是大型企業集團治理企業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萬能的靈丹妙藥,不同的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適合企業的預算管理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模式。比如,制造業的預算可能考慮降低生產成本的因素要多一些,而服務業則對經營和管理成本并不特別看重,而對成本合理控制并通過增加收入進行補償的方式更為熱衷。就同一企業集團而言,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在生產部門與生產部門之間、生產部門與職能部門之間對預算側重點的考慮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要使預算做到科學合理,就必須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深入實踐,細分預算對象,考慮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影響因素,掌握足夠大的信息量,只有這樣才能使預算做到科學、嚴謹,可行性強,不致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