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科技論文:剖析媒體在科技創新的作用

時間:2022-02-18 08:46:23

導語:媒體科技論文:剖析媒體在科技創新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科技論文:剖析媒體在科技創新的作用

本文作者:司成宏工作單位:蘭州晚報

塑造典型,引爆全民創新熱情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和進步。創新,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推動自主創新為己任,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著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在各自研究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勇攀科技高峰不斷作出新貢獻。但是,每一項科技創新,都需要科技工作者有勇氣、有智慧,敢于擔風險。他們憑借一份責任、一腔熱血、一份執著、一腔激情,不畏艱險、勇攀高峰,樹立了刻苦鉆研、大膽開拓、爭創一流的典范形象,是學習的楷模。新聞媒體發現并廣泛宣傳報道勤于鉆研、勇于創新的先進典型,既可以為科技人員踴躍投身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爭做科技創新先鋒,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和趕超的目標,又可以通過宣傳科技創新先進典型,使全民創造熱情和創新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搭建平臺,助推創新成果轉化一方面,好的科技成果找不到合適的“婆家”,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溝通,很多企業雖然具有引進技術的愿望和實力,卻找不到適銷對路的技術項目,彼此失之交臂。這種現象大大影響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如何讓科研成果走出院所,與資本、產業和人才相融合,推動自主創新,實現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新聞媒體責無旁貸!借助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成果價值,或由新聞媒體牽頭組織成果會、展示會、交流會,積極搭建與市場對接的宣傳平臺,有利于解決科研和生產相脫節的毛病,使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以及通過政策引導減小部分科研成果轉化成本過高對企業的壓力,可以更好地實現成果轉化,讓更多的企業實現技術成果共享。

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科技的依賴度與期望值與日俱增,這已成為當今時展的潮流。然而,科技創新是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增強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是科學發展、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礎。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進步,科技創新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只有在全社會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氛圍,才能促進公眾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全面興起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熱潮。在科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新聞媒體要與時俱進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歷史使命,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的大潮流中來,充分發揮媒體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的積極作用,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特別是當前,全國新聞戰線正在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不但新聞媒體要一如既往關注科技進步與創新,而且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科研院所,深入工廠車間,與科技工作者和一線員工結交朋友,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及時生動反映基層一線科技創新的新實踐、新動態、新成果,并深度挖掘和報道各地以科技引領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經驗、新舉措、新成就,為經濟社會與科技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關注熱點,培養公眾科學素質給西瓜“打針”可能嗎?我們身邊有沒有“打針西瓜”?轉基因食品能吃嗎?吃竹筍會得癌癥嗎?……一方面,針對社會上的類似爭議,新聞媒體要及時進行報道,提供數據和鑒別真偽的方法,讓公眾自己去判斷分析;另一方面,新聞媒體要通過議程設置把公眾的注意力引導到媒體的熱點話題上來,普及科學技術,培養和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經過時間的推移和知識的積累,公眾自己會形成判斷,養成理性分析的習慣。這種習慣正是科技創新所需要的基礎能力,沒有質疑就沒有創新。

開辟專欄,強化科技創新宣傳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除了常規報道之外,新聞媒體應該與地方科技管理部門聯手,精心策劃,開辟專欄,開創科技宣傳新陣地。專欄的設計布局應當充分考慮受眾閱讀習慣,采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機融合的方式,增強開放性,強化互動性,打開社會了解科技發展的窗口,擴大科技創新宣傳的受眾面。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學技術,是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社發發展重大需求,開展的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專欄尤其要加強對民生科技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問題征集或通過定期邀請科技人員接聽熱線的形式解答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技術難題。諸如“在陽臺上能不能用花盆種菜?”“、家用照明燈能不能用上太陽能?”等等,以此提升社會對民生科技的認知水平,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科技的實惠與便利。搭建舞臺,挖掘選樹創新人才創新、創造都離不開人才。發現和使用現有的創新人才、挖掘和利用潛在的創新資源,通過創新人才的競爭可以提高創新能力、擴大創新成果。新聞媒體具有較強的策劃能力和社會號召力,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整合社會資源能力。新聞媒體要發揮自身優勢,利用社會資源,從幕后走到臺前,直接參與科技創新人才的挖掘、選樹和宣傳,最大限度地為科技工作者和一線員工施展才華、發揮聰明才智搭建舞臺。首先,新聞媒體可以聯合科技、人社、工信委、人才辦等部門和科協,組織開展企業科技創新能手評選表彰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一線員工立足崗位投身于技術創新,提高企業自主研發水平;其次,新聞媒體可以聯合相關部門面向所在地區公開征集技術難題需求,尤其是廣大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相關需求。匯總整理后的技術難題、技術需求,拋向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尋求技術合作。最終,通過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從而發現、選樹和宣傳創新人才;再次,新聞媒體通過組織評選合理化建議、“金點子”和優秀成果來發現人才、推薦人才,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在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過程中,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時代呼喚創新,創新主導發展。在科技創新未來之路上,新聞媒體必將肩負起重要的使命和責任,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實現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