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及調查研究
時間:2022-04-01 04:54:41
導語: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及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江蘇知識產權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2019年,江蘇申請專利59.42萬件,授權31.44萬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作為江蘇知識產權創造的主體,企業專利申請量為47.15萬件,授權24.95萬件,企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占總量的比重分別達79.35%和79.36%。發明專利方面,企業申請12.05萬件,同比增長7.76%,授權2.4萬件。2019年7月,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對2019年江蘇民營企業100強的企業專利申請和授權情況進行了分析,2018年,100家企業申請專利4377件,授權2949件,亨通集團、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為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最多的企業。上述100家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和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明顯高于江蘇省企業平均值,說明具有一定規模且具有技術研發優勢的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明顯高于一般企業,為企業后續的專利轉化、許可和質押等知識產權運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2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凸顯。江蘇科技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和運營水平不斷提高,對促進江蘇產業技術創新升級以及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持續發揮對國家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蘇州民營科技企業為例,截至2019年8月,全市民營科技企業數量超過1.5萬家,承擔了全市80%的科技項目,90%的研發投入,創造了90%的專利,集聚了90%的立項引進科技領軍人才。2019年5月,科技日報社等單位運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信息中心數據庫,從創新力、創新質量、創新影響力和創新全球化四個維度,對35萬家擁有專利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并遴選出了民營科技企業創新500強企業。廣東、北京、浙江入選的企業數分列前三位,江蘇入選企業44家,居第四位。500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輕工紡織、人工智能等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占35.40%,智能裝備領域企業占25.20%。此外,區域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明顯,北京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江蘇入選的44家企業,其中智能裝備、輕工紡織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共28家,占江蘇入選企業的63%(見圖1),說明江蘇在上述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營能力較強。1.3知識產權政策體系日益完善。2019年1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提出,到2022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左右,民營工業對全省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以上,民營企業專利授權數超過25萬件。到2025年,民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營跨國企業集團。省科技廳、省工商聯印發的《關于推動江蘇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參與實施科技項目、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完善科技金融、深化產學研合作等11個方面支持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國家和省市對民營科技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扶持政策的出臺可以進一步激發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加大支持企業技術研發的力度,為增強企業綜合科技競爭力、助力企業走出去開展國家化經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2江蘇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用存在的問題分析
2.1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意識有待加強。通過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成功案例的分析發現,科技企業負責人和高層管理人員對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營的重視是企業實施知識產權運營的關鍵。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僅能為自身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有效阻止外來競爭,還能有力應對企業可能遇到的侵權訴訟。但是,目前仍有不少的科技企業負責人認識不到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營的重要性,認為是浪費企業資源,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受國家對專利審查及授權的日趨嚴格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專利資助政策的調整優化等因素影響,2019年,江蘇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略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運營基礎。2.2企業知識產權運用模式較為單一。目前,除科技企業自行實施知識產權外,知識產權運營仍然以傳統的知識產權轉讓為主。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專利質押融資模式發展迅速。2018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224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885億元,同比增長23%。近年來,江蘇積極推進專利質押融資模式創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仍難以滿足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迫切需求,與廣東等地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也存在一定差距。2.3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影響運營效果。雖然江蘇科技企業的專利創造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專利的質量偏低。有部分企業只是想拿專利證書裝點門面而不關注申請的專利的質量。還有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會選擇服務價格低的專利服務機構,甚至由無專利資質的機構提供專利申請服務。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中華全國專利人協會公布了25批、共536家無專利資質的機構,調研發現部分中小科技企業誤選了低質服務機構。即使選擇有資質的機構,部分企業只關注服務價格而不注重專利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及其對應產業領域的熟悉程度,企業所獲得的知識產權的質量難以保障,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知識產權運營。2.4高校支持科技企業創新力度不足。江蘇高校眾多,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在全國位居前列,近十年全國發明專利數量排名前十位的高校中,江蘇高校就有兩所。2019年上半年,江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增加了31.83%和29.04%。但是同全國高校一樣,江蘇高校知識產權轉化率偏低,創造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不高,大部分專利不能順利轉化,即使有潛在產業化價值的專利,也可能由于高校不再維持專利權而失效,從而失去對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有力支持。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都通過政策鼓勵對高??萍汲晒D化,但是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高校缺乏懲罰機制,加上高??萍汲晒D化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高校對專利轉化的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支持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運營效果。
3江蘇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用對策建議
3.1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營意識。不管是嘗到了知識產權的“甜頭”、還是吃到了知識產權的“苦頭”,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的知識產權運營意識和能力是關鍵“源頭”,決定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成敗。因此,要加強對科技企業負責人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培訓,增強其知識產權運營意識和能力。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可以組織全省層面的科技企業負責人知識產權運營培訓,指導各設區市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根據各自地區科技企業的規模、所屬產業領域等特點開展知識產權運營主題培訓。同時,針對經營規模大但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偏低的科技企業,要協助企業與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對接,將企業積累的核心技術申請專利、商標等加以保護和布局。要引導科技企業了解國家和江蘇知識產權發展形勢與政策,研究并借鑒國內外知名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的成功案例,以提升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運營能力。3.2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模式探索創新。一是加快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國家鼓勵金融機構服務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保障下,銀行、擔保機構、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等通過科技金融推介會、科技企業優質項目路演等途徑,深化各方合作機制,實現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幫助企業將有價值的專利或專利組合進行質押,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企業技術研發。二是積極探索專利證券化。江蘇要加快建設專利證券化特設機構、信用增級機構等相關組織機構,為實施專利證券化提供有力保障。同時要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和信用增級機構等機構的監管,規范機構證券化操作行為,優化專利資產價值的評估機制,確保專利資產價值評估額客觀、公正和準確。要注重培育和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對資金的集聚功能,為實施專利證券化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產業??苿摪鍨榭萍紕撔滦推髽I提供了新的融資通道,科技企業要積極利用好這一新平臺,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3.3加快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要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層次和集聚度,加快科技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優化和升級。截至2018年底,全省科技服務機構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科技服務業機構總數達5.59萬家,從業人員數量124.6萬人。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機構共有6177家,實現服務收入6558億元,占科技服務業總收入的81.5%,對整體科技服務行業的示范帶動作用顯著。同時,要充分發揮江蘇擁有的國家級科技服務試點、示范區等平臺,推進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為科技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構建科技服務機構與科技企業技術研發和產業科技創新的對接機制,合作制定知識產權運營項目方案和具體實施措施,幫助企業提高知識產權運營能力。3.4強化高校支持企業知識產權運營。首先,盤活高?,F有知識產權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在省市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指導下,由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組織高校和科技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對接活動。對于知識產權轉化成效顯著、對科技企業的技術研發支撐作用明顯的高校給予配套獎勵,對知識產權轉化率低于一定比例的高校,在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協同中心建設、專利獎評審以及知識產權管理貫標等方面進行一定限制。其次,支持科技企業解決技術研發難題。高校充分發揮重點特色專業和技術專家團隊的優勢,與對應產業領域的科技企業開展協同技術研發,并按照雙方約定承擔技術研發責任,共享技術成果,既提升了高校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的能力,也避免了高校知識產權轉化難的困境。第三,聯合承擔前瞻性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對于前瞻性、原創性強的重大技術研究項目,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大,單靠企業很難支撐,而高校承擔并完成項目后又面臨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問題。對于此類項目,高??梢耘c科技企業聯合承擔,企業按照約定比例進行資本投入,項目研究過程中創造的知識產權等成果按照約定進行劃分,在同等條件下擁有獲得技術研究成果和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受讓權。3.5做好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近年來,江蘇科技企業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長,2019年上半年,江蘇企業進出口額同比增長9.1%,占江蘇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0.6%,其中,出口增長14.4%,占出口總額比重達35.9%。由于國際市場環境、國際經貿規則等更加復雜,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很可能遭遇展會臨時禁令、海關扣押甚至直接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此外,中美貿易摩擦、美國“337”調查等使得企業開拓美國市場市會遇到更大的知識產權風險。因此,企業要在走出去之前就要提前進行知識產權的國際化布局和保護,并做好相關國家、相關企業的知識產權檢索與研究,避免落入知識產權侵權范圍。政府要健全海外知識產權援助機制,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分析預警機制,必要時為企業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提供幫助,降低科技企業海外經營的知識產權風險。
參考文獻:
[1]張紫銘.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35).
[2]熊小榮.企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與發展[J].通信企業管理,2019(12).
[3]李春生,祝鵬.科技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構建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9).
[4]馮曉青.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企業科技創新[J].國家電網,2019(07).
[5]陳梓璇.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6).
[6]張羽,李澤弘.中美貿易摩擦對江蘇知識產權發展的影響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36).
[7]呂炳斌.江蘇省知識產權市場建設的現狀與問題[J].唯實,2017(10).
[8]曾莉,王明.美日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經驗及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10).
[9]孫福波.培育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競爭力的知識產權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4(07).
作者:胡越 牛士華 袁真 劉欣冉 谷雪楠 高子娟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鐵路集裝箱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思考
- 下一篇:學術期刊App發展困境與優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