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防控重要性
時間:2022-07-06 10:08:41
導語: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防控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校外托管機構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缺失。目前,我國校外學生托管機構數量龐大,根據廣西某地級市日常監管排查情況,當前該市有376家校外學生午托機構,存在供餐行為的校外學生午托機構未辦理相關食品經營許可手續。因當前針對校外托管機構監管法律法規的缺失,故自上而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均未對午托機構制定相應的監管制度,廣西區內學校周邊午托機構均為無證無照經營,學生飲食安全隱患較大。1.2民辦幼兒園《食品經營許可證》辦證難。因教育、工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其申辦有關證件中部門審批條件互為前置條件、導致其無法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安全隱患較大。2015年10月1日,《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開始施行?!妒称方洜I許可管理辦法》第二章第九條規定: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應當先行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企業法人、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以營業執照載明的主體作為申請人。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等申辦單位食堂,以機關或者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社會團體登記證或者營業執照等載明的主體作為申請人。因此,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應當先行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關于民辦幼兒園主體資格,民政、工商、教育部門的文件依據相互沖突。1.3網絡食品監管力度有待加強。根據前期廣西某地級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網絡訂餐專項檢查中發現,無證經營的有247家,同時存在關于網絡平臺、自建網站、微信等網絡銷售食品的投訴舉報問題。主要在原料采購貯存、進貨查驗記錄、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樣、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1月6日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1月1日才開始施行,全國各地網絡食品監管尚在起步階段,監管力度有待加強。1.4食品生產環節鮮濕米粉安全存在風險。據廣西某地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2017年度監督抽檢結果顯示:鮮濕米粉抽檢不合格為13批次(不合格率占77.2%),不合格項目主要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1.5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薄弱存在誤食誤用隱患。據廣西某地級市衛生計生委監測情況反映,由于群眾食品安全防范意識薄弱,辨識有毒蘑菇或有毒植物能力不強,導致該市近年中毒事件偶有發生。其因毒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大多發生在農村地區,基本為誤食有毒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2017年第四季度該市報告1起食源性疾?。òㄊ澄镏卸荆?。
2風險隱患產生原因分析
2.1監管法律法規缺失。托管行業涉及工商、食品、消防、城管等多個部門,目前在國內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對這一塊的監管趨近于零。托管機構的屬性比較復雜,既有教育屬性(輔導孩子做作業、開興趣班),又有照看服務屬性。強調教育屬性需要辦學許可證,而強調照看服務,則可歸為家政服務,由工商部門管理。但由于這兩方面屬性難以理清、明確界定,因此就處于十分模糊的灰色地帶,部分機構似乎都可以管卻都不管。目前托管行業屬于灰色地帶,沒有政策出臺監管,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屬于比較邊緣的細分領域,導致大量不規范的機構存在。2.2部門間溝通不足。教育、工商、食品藥品監管三個部門在民辦幼兒園申辦有關證件中部門審批條件互為前置條件,工商部門要教育部門的辦學許可證,教育部門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經營許可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從而最終導致申請人辦理不了《食品經營許可證》。由上可見,是教育、食品藥品監管、民政部門在民辦幼兒園申辦有關證件中部門審批條件設置過程中缺乏溝通,導致申請人無法辦理《辦學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出現“辦證難”現象。2.3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強。如今,網購食品已成為大眾消費的一個重要渠道,它快捷、便利、輕松的特點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購物體驗,然而,網購食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問題層出不窮,不僅擾亂了網購市場秩序,更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但是,對監管者來說,卻面臨著對象多變、職責交叉、依據缺失、地域模糊等諸多挑戰,網絡食品安全監管亟待加強。2.4食品生產者食品安全責任不高。鮮濕米粉是廣西特有的食品,人們對其非常熱愛,而鮮濕米粉因本身水分含量高的特性使其很容易造成微生物滋長。對鮮濕米粉質量的控制是鮮濕米粉生產企業和相關監管部門的重點及難點。但是,部分企業生產時為方便可能將生熟車間之間的隔離門打開,造成較高級潔凈區受較低級潔凈區污染、熟食被生食污染,這種交叉污染現象容易使產品大腸菌群不合格。另外,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環境、生產器具和人員的衛生清潔不到位,如未嚴格按要求對生產設備進行清理消毒滅菌、車間未按要求定時開紫外燈殺菌、人員在操作前未進行洗手消毒。這一系列不規范操作使微生物滋長嚴重,從而導致產品受到嚴重污染。2.5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薄弱。每年,全國各地頻發烏頭堿、毒蘑菇等食物中毒事件。究其原因,一是民間把草烏等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認為可以“增強疾病抵抗力”、能夠“強身健體”,少部分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薄弱為追求奇效鋌而走險;二是部分群眾特別是兒童未辨識毒蘑菇等有毒食物而誤食誤用。
出現以上各風險隱患,有監管法律法規的缺失、不同部門間文件依據相互沖突,也有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薄弱,更有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不足。為及時分析和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提升食品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及時處置前期性、萌芽狀態的問題,確保公眾飲食用藥安全,各地應制定食品風險隱患防控會商制度,每季度定期召開風險隱患防控會商會議,會議以商討形式對食品日常監管、檢驗檢測、監測和受理投訴舉報等工作中獲取的風險隱患信息進行集體分析研判,確定風險程度及隱患級別和提出防控措施,通過會商會議形式及時針對各種風險隱患苗頭,及早研判、及早預警、及早處置。3.1加強對校外托管機構的監管,及早出臺午托機構管理辦法。由于缺乏校外托管機構食品安全監管相關法律法規,廣西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無法可依,因此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應及時制定《廣西校外托管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落實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有效確保在校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3.2加強民辦幼兒園的監管。針對民辦幼兒園《食品經營許可證》辦證難現象,廣西各級人民政府應高度重視,通過召開相關部門對接會磋商、征求、收集梳理相關部門意見,及時理順教育、工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民辦幼兒園申辦有關證件的審批條件,盡早給民辦幼兒園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3.3繼續加強專項整治力度。認真貫徹執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開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同時,充分利用網站、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消費安全提示,加強與工商、城市管理等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共治合力。3.4嚴格落實生產許可制度。食品生產相關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食用植物油、鮮濕米粉的生產許可制度,督促企業嚴格執行《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對違法添加及使用不合格原料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對生產條件差、工藝落后、原料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進行重點清查,并加大對產品的監督抽檢力度及發現問題的后處置。3.5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教育宣傳力度。一是食品安全相關監管部門應通過單位門戶網站、官方公眾微信平臺和電視臺報社等廣泛宣傳野生有毒植物的危害性,提高廣大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及提高鑒別野生有毒植物的能力。尤其需要加強兒童的安全教育,告誡其對不認識的野生植物千萬不要采集食用,有效控制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發生。二是群眾自身要樹立食品安全意識,不了解的食物不隨意食用,如因強身健體需要食用相關有毒性的食材,需到正規醫生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食用。
4結束語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穩步提升,但是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有著更高的期待和需求,食品安全隱患仍比較凸顯。因此,及時分析和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及時處置前期性、萌芽狀態的問題,是確保公眾飲食安全的一項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劉丹松.當前食品安全監管法律實踐問題研究與分析[J].當代法學,2012(2).
[2]劉克武,張勇俠.我國食品安全隱患與對策[J].食品科學,2003,24(8):171-173.
[3]馬合勤,張旺.淺談食品安全的現狀及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3(6):51-52.
作者:麥秋梅 單位:玉林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與監控中心
- 上一篇:鐵路服務質量對策思考
- 下一篇: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運行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