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成本會計作用

時間:2022-07-05 10:01:03

導語:物流管理成本會計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管理成本會計作用

1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物流成本是物資在空間轉移和保存中將所有人力物力規范進去后將其轉化成效果的一項運動,隨著時間的發展,物流成本的降低被提出,期望通過對投資消耗率的降低,與持續發展的口號相結合,達到更優化更合理的投入分配,目前,這項事業產生的問題如下:

1.1成本的理論準備不到位。

成本意識還沒有被廣泛的接受進來,一些企業人員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對于成本與循環流通之間的關系不甚了解,更不要說怎樣優化這個關系,雖然一些單位有著成本計算這一環節,但是并沒有被應用到實際的節約運程當中,沒有將其為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努力,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的途徑就是加強節約成本的意識,讓每個人員心中都有節約成本的頭腦。

1.2成本管理缺乏可行參數。

國家尚未出臺一種能夠統一物流成本的規范,各單位暫時處于分散行事的進程中。雖然單位能夠積極處理這一問題,但是仍缺乏一個統一的規定來確保其穩定發展,企業和企業之間缺乏共同和互動,更不要說能夠得到能夠引起普遍認可的數字。

1.3不具備有效的資料管理部門。

這有三點原因導致了它的發生。第一,在眾多紛繁復雜的賬目報表中缺少針對物流這一方面的計算和存儲,因此單位很少對物流的賬務有所了解。第二,物流工作不是按階段來劃分,它的形態是分屬于不同工作之中,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物流,所以想要統一檢查和統計是不容易的。第三,大多數企業對于成本概念不甚清晰,片面地把對外的花費當做成本投入,而將單位自身活動的消耗忽略,歸結為另外的工作性質當中。這是十分危險的。

2物流成本的計算需要規范化,所以一下提出一個構想,期望能夠切實有效產生作用

2.1首先確定物流成本需要面對的要素。首先物流成本主要針對的,顧名思義是運輸過程中需要花費的資金,在運輸產品在流通的存儲的過程中能夠花費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例如在包裝成型,人工裝車,進入交通環節、存放、再加工、記錄程序等環節都需要支出。

2.2目前物流成本的計算手段遵循國家財政部門的規定,一方面它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計算方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目前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對此,普遍采用的調和方式是將國家規定的手段之外設置輔助措施,但是仍以服務這個主流方式為主,這樣一方面呼應了此項事業需要統一管理的前提,另一方面,一旦有問題可以采取統一的辦法解決,節省了大量時間。

2.2.1按支付形態劃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分別按運費、保管費、包裝材料費、自家配送費(企業內部配送費)、人事費、物流管理費、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態記賬,從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總額,對認識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慮在物流成本管理應以什么為重點十分有效。物流成本是以下三個因素構成并且用適當計算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流通加工綜合費用A、一定時期內直接材料費用=消耗的每種材料數量×該材料的價格費用分配方法:重量(體積)分配法、生產工時分配法、機器工時分配法等。B、直接人工費用費用內容:進行加工生產的工人的工資總額和按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費用分配:生產工時分配法某產品應分配直接人工費用=一定時期內總的直接人工費用×費用分配率費用分配率=該產品加工工時/各種產品加工工時之和C、流通加工綜合費用費用內容:流通加工單位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產生的各種間接費用費用分配:生產工時分配法、機器工時分配法例如:生產工時分配法某產品應分配綜合費用=一定時期內總的綜合費用×費用分配率費用分配率=該產品加工工時/各種產品加工工時之和。

2.2.2按適用對象劃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種對象上。如可以分別把商品、地區、顧客或營業單位作為適用對象來進行計算。按支店或營業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與銷售金額或毛收入的對比,用來了解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問題,以加強管理。按顧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標準單價計算和按實際單價計算兩種計算方式。

2.2.3采用ABC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ABC作業成本法以作業為基礎,把企業消耗的資源按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然后把作業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論基礎是: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發生,產品消耗作業,因此,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程序就是把各種資源庫成本分配給各作業,再將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給最終產品或勞務。以作業為中心,不僅能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而且還能提供改善作業的非財務信息。以作業為紐帶,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很好地結合起來,即以作業為基礎分配成本,同時以作業為基礎進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2.3生成物流成本報告。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在企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有關物流的信息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對于企業現在及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而言,有關物流的信息也逐漸成為他們進行決策時所應考慮的因素之一。

3降低企業物流總成本的基本途徑

通過對企業物流總成本的分析,在企業具體操作中,建議以下幾種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

3.1提升每一次運送的準確程度,具調查,我國的空車率是比較高的,實際上這是不利于效率優化的。解決方式就是合理安排貨物與車輛之間的關系,每一車配給適當的貨物,而減少運送的總次數。

3.2通過合理的外包,將工作分散開來,使得自身的工作時間與投入不因過多的工作量而受到太大影響,這樣既不利于運送的準確率,又使自身的良好運行受到損害,但是要注意對第三方的選擇有目的又計劃。

3.3通過最新科技手段的應用來節約成本,提升效率。這一方面保證了工作的質量和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向集約化經濟靠攏。利用計算機等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手段對未來的工作做好計劃性措施,以及后期驗算。

3.4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并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3.5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使由生產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銷售企業、消費者組成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實現物流一體化,使整個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