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性利潤與生產性利潤項目管理研究

時間:2022-02-14 11:43:53

導語:經營性利潤與生產性利潤項目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營性利潤與生產性利潤項目管理研究

工程項目管理的成果在財務核算的過程中往往通過綜合利潤率指標對項目經理進行直接的經濟業績考核。即工程毛利潤率=工程項目毛利/工程結算總造價。筆者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發現,這種綜合業績考核的方法往往有失公允。眾所周知,一個工程項目的完成通常由三個主要階段組成:工程項目的前期投標過程;工程項目的中期施工階段過程;工程項目竣工后的工程結算過程。鑒于這個流程關系的模式,筆者試將前期投標及竣工結算歸集為工程的經營性階段;而將工程施工階段歸集為生產性階段。由此而產生了兩個環節的不同業績考核指標,即經營性利潤生產性利潤考核指標。

一、經營性利潤

它是建筑工程項目在非生產過程中由于決策支持、分析準確而產生的利潤。其歸屬期為工程項目的投標階段及后期竣工結算階段。(一)投標階段的利潤。此指施工企業無論應對何種形式的投標方式,在報價的過程中,均以實際報價與本企業當前的實際管理水平為基點,以內部定額為控制線,同時結合企業同類型項目的歷史成本(該歷史成本為項目實際完全成本=項目直接成本+項目應承擔的各項綜合費用)作為參考依據,并對當前成本(該當前成本為由于價格變動或量的變動而進行的糾偏成本)進行利潤加成的報價模式。即投標過程中形成的加成相對利潤率的實質表達為:加成利潤率= (實際投標價-內控目標成本)/實際投標價=1-內控成本/實際投標價;這一利潤率的形成是相對靜態的利潤指標,其將在實際中標價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修正,即中標利潤率=(實際中標價-內控成本)/實際中標價= 1-內控成本/實際中標價,而中標價的實質內容是對投標價的一種修正,投標報價修正系數=(實際投標價-中標價)/中標價,或表達為:中標價=實際投標報價×投標下浮率=內控成本/(1-加成利潤率)×投標下浮率。由此可見,企業的內部控制成本的高低以及企業的期望利潤率的高低對項目能否中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因此項目經理采取何種決策方案起著關鍵作用,同時它對工程中標后的后期管理也提出了實施要求。我們對一項工程的投標過程不僅要作橫向的測算,還要在中標后進行縱向的比對,即在虛擬的公平、公開、公正投標競爭機制中,與各競標單位之間的投標報價進行比較,具體來說可以使用加權修正值、最低差額修正值兩個指標進行比對。加權修正值=中標價-競標加權平均值=中標價-∑(a1+a2+……an)/n;最低差額修正值=中標價-最低投標競標值。試舉例說明:A建筑公司參與了一項住宅樓的競標,該標的共有五家單位競標,各單位投標報價分別如下:假設A、B、C、D、E均為有效競標值,通過綜合評標后,A公司最終以990萬元中標,A公司實際內部預算442020年第3期投標值為1100萬元(已考慮風險報酬系數),競標綜合下浮率10%,下浮后A公司內控目標利潤率為5%。加權修正值=中標價-競標加權平均值=  990-988=2萬元;最低差額修正值=中標價-最低投標競標值=990-950=40萬元;中標目標利潤值=中標價×目標利潤率=990×5%=49.5萬元。由上述參數指標可見:A公司的競標是成功的,以高出加權價的標的額中標;A公司如以最低價作為盈虧平衡點,則A公司由于競標策略的成功,獲得經營性利潤40萬元;A公司的目標利潤調整區間為: [40,49.5] ,利潤率調整區間[4%,5%] 。反之,如果加權修正值為負值,則要相應地調整經營性利潤和目標利潤,以確保企業的目標利潤具有執行性。(二)竣工決算過程中形成的經營性利潤??⒐Q算過程中利潤形成的主要因素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同文件的簽署是整個決算的第一關健要素。合同簽訂得完整、周密、嚴謹可以實現工程項目利益的最大化;反之,如果合同的瑕疵過多,則會使利益流失,甚至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隱性虧損,最終使得目標利潤無法實現。第二,預決算員的個人業務水平對定額編制文件的熟悉程度及對圖紙和現場施工的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份決算文件的編制質量。通常,一個優秀的預決算員在編制一份工程項目的決算書時,都會和財務成本核算人員對材料費、人工費進行反復的核對,以避免決算文件中形成的漏項、材差的計取等,從而確實保證經營成果的最終實現。第三,及時確定決算階段的各項偏差,以便調整或保證目標利潤的最終實現。經營性利潤的形成和產生更多地在于企業的決策導向,它不僅僅對企業的多元化、立體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當前的市場競爭機制下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二、生產性利潤

生產性利潤的形成是由于對目標成本的有效控制形成的節約而產生的相對利潤。它的形成與現場項目的施工管理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并且自始至終貫穿在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生產性利潤形成的實質是由于現場的有效管理而產生的量差與價差的有機組合。項目承包制下的承包人要完成下達的目標成本指標,必須做到“先算后做,邊算邊做”,才能確保目標成本的有效過程控制,從而為生產性利潤的真正實現夯實基礎。(一)相關成本的概念。1.投標成本:投標成本即為投標報價扣除投標報價時的目標利潤后的成本。2.施工圖預算成本:因投標報價時可能采取了不動態平衡報價而形成的競標等策略因素,所以在項目中標后,應根據施工圖編制出實際的施工圖預算。通過施工圖預算成本與投標成本的分析對比,從而為制定項目核算較為合理的目標成本提供相應的基礎數據。3.項目現場施工成本:指項目現場實際發生的施工成本。4.財務核算成本:財務部門根據現場發生的原始資料,通過匯總整理核算,完整反映該項目實際發生的完全成本。其主要作用是與施工圖預算成本的價、量差的比對,從而為項目結算過程中防止漏項、少報量、報低價格等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為現場施工成本的雙控進行隨時跟蹤。5.目標成本:分公司與項目部簽訂的項目承包成本(該成本應為不含稅裸價成本,因設計變更或重大簽證而產生的成本增加應相應增加原目標成本)。(二)生產性成本的組成內容。人工費:包括直接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本部職工工資、獎金、工資性質的津貼(如技師津貼)等;材料費:包括施工過程中耗用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和內、外部調撥的材料等;機械使用費:包括施工過程使用專業公司機械所發生的費用(租賃費、油料消耗、修理費等)、租用外單位施工機械的租賃費、施工機械安裝、拆卸和進出場費;其他費用:包括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材料二次搬運費、生產工具使用費、儀器、儀表使用費、檢驗試驗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等;分包成本:包括各專業分包或勞務分包(包括勞務班組分包)發生的各項成本;間接費用:包括辦公費、差旅費、房租費、出入證費用、保險費、業務招待費、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分公司(項目部)分攤的現場標準化管理費、臨設費、資金成本等。(三)目標成本的制定。目標成本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實物工程量,勞務價格及分項人工和總費用,主輔材價格及分項材料和總費用,機械價格及分項和總費用,水電、臨設等費用,項目管理團隊及工資及其他發生的間接費用等和項目可能存在的資金成本。目標成本既作為簽訂內部承包合同的基數,又作為承包經濟指標考核的基準,更是兌現的基本依據。(四)項目成本核算的辦法。根據集團公司推行的項目管理軟件,切實夯實現場施工的成本核算基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臺賬,真正達到“成本雙控”的有效良性管理模式。1.現場施工成本執行的標準本部職工工資可參照歷史日工資水平并適當上浮5%~10%作為成本核算參考依據;主材費:執行預算價、報價、合同價;輔材費按實際價;周轉材料內部租賃執行專業公司內部租賃價,外部租賃執行市場價;機械內部租賃執行專業公司內部租賃價,外部租賃執行市場價;項目部之間的勞務支援、調料價格由項目部協商確定,辦齊有關手續,在財務共享中心辦理支付手續;其他成本、費用均據實計入;項目可能存在的資金成本。2.財務核算成本根據現場提供的符合集團公司制度要求的合法、合理等原始票據按財務制度規定的相應要求組織核算。3.成本比對每月或每季通過現場施工成本與財務成本及預算上報的施工產值的比對分析,能夠及時發現財務成本歸集的及時性、完整性,同時也對預算部門上報產值的相對準確性及配比性提供了參考依據。它不僅能夠隨時對目標成本進行檢驗(通過工程形象進度),而且對項目資金的管理也起到了相應的推進作用。(五)項目成本核算的分析。項目成本的分析主要內容為對人、材、機的分析,分析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量差與價差的結合。而過程分析是過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對預算成本、現場施工成本等預控的有效實質性推進。通過過程分析,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將人工、材、機的失控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目標成本的可靠實現。目標成本偏差(生產性利潤)=目標成本-實際成本= 累計完成工程量×(1-目標利潤率)-成本累計發生額,當成本偏差>0時,說明現場目標成本控制成效顯著,形成生產性利潤;當成本偏差<0時,可能出現的情況:現場管理出現問題,管理混亂,目標成本出現失控,應及時糾偏;工作量發生變化,部分變更或簽證的工作量未及時計入當期工作量,充分估計可能產生變化的工作量,對目標成本進行相應調整;市場的材料或人工的價格發生很大的變化,與投標時的差額太大,原先投標時的風險報酬系數出現嚴重的偏差;而這部分偏差應根據合同的簽訂情況而具體確定,有可能形成暫時性差異,也有可能形成永久性虧損。對原先簽訂的合同進行二次談判,形成補充合同,彌補虧損面;投標時的失誤形成的漏項、錯項,或因不動態平衡報價時形成的相關數據的調整等。(六)生產性利潤形成后的及時兌現生產性利潤的形成是項目內部承包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最直接的物耗節約利潤,其在滿足合同基本條件的情況下應及時兌現。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整個項目團隊的積極性,還能刺激企業管理的良性循環發展。

三、經營性利潤與生產性利潤在項目管理中的意義

生產性利潤與經營性利潤各項指標的分析,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同時對企業的基層項目的基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對企業適應當前的市場競爭要求及規范化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生產性利潤與經營性利潤也可以作為企業內部考核的一項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可以確定各部門的業績,從而為企業獎懲制度的落實提供更加明確的細則。同時它也給企業的高層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作者:王德云 葛緯 單位:南通四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