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問題與策略
時間:2022-08-18 09:51:17
導語: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問題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中職學校的生源大大減少。要想在嚴峻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中職學校必須進行改革。本文提出,應從學生管理入手,及時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問題;對策
在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的情形下,高等院校的門檻也越來越低,進入高校就讀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就導致中職學校招生越來越難,但是自古以來中職學校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則在當代更為重要。人人都應該各盡其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去學習和發展。因此,中職學校只要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就會與時俱進。不過,中職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要想生生不息,就要發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革和創新,以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一、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1)學生基礎差,素質偏低。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是中考的失利者,較多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在基礎知識方面,這些學生可能比較差,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提高自身素質。因此,初入中職時,他們是一群基礎差、素質低的孩子,在日后的教育教學中,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需要更多的管理措施。(2)學生厭學情緒明顯,不良生活習氣蔓延。中職生學習基礎較差,普遍存在對學習熱情不高的問題,比較貪玩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對學習沒有耐心更沒有興趣的學生,慢慢地便以曠課、去網吧打游戲、抽煙喝酒等方式來轉移興趣點或是打發他們所認為的“無聊”時光,再加上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容易跟風,導致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氣不斷蔓延,違紀的學生越來越多,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這是中職學校學生管理方面的一大難題。(3)學生職業規劃不明確,理想成為“空詞”?,F在的中職生,自認為沒有高考的壓力,很多人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例如汽修專業的學生,在一次以“我的前景規劃”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中,老師讓大家暢所欲言,述說理想,然而剛剛還吵鬧不休的學生卻立刻面面相覷或是低頭不語,老師提名站起來的學生也大都是不知所云。這些情況可以說明,中職生內心中沒有具體的職業規劃,甚至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就沒有學習的動力。(4)學生心理狀態不穩定。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心理尚未成熟,叛逆行為明顯。在學習上,有些學生認為來中職學校學習不重要,然而在考試掛科后心理上受挫,慢慢地產生厭學心理,抵制學習,考試時出現舞弊現象;在生活上,有些學生認為來中職就是混日子,不需要人看管,所以在老師管教時,還會出現反叛心理,不服從校規校紀;在經濟方面,由于其心理不成熟,自尊和自卑的矛盾時常會困擾他們,這也會影響其品質和素質的形成。
2.學校方面
(1)教師資源缺乏。通過對中職學校教師的調查和了解,筆者發現現代中職學校在教師資源方面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外聘教師數量不斷增多,專任教師比重越來越??;青年教師偏多,心理教師、就業指導教師數量不足;教師素質偏低,培訓水平和質量需要不斷加強。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狀況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高低,舉個例子來說,有些外聘教師來上課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對于學生是否學習是否曠課都不會像專任教師一樣負責,這無形中在學生管理方面就會平添很多問題。(2)教師素質有待提高。隨著時代的進步,中職學校的教育需要不斷調整。中職學校把實用技能的訓練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的科學知識和操作能力不斷更新,以為學生提供更精準正確的講解和示范。但是現實中教師的素質還未達到所需要的水平,試想:如果學生的問題把老師給問倒,他還會“信其道”嗎?因此只有教師的素質不斷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施教于學生和管理學生。(3)學校各方管理尚未形成合力。學生管理不僅是教導處、德育處和班主任的管理,需要各級領導、各位教師以及后勤人員在內的各個崗位的工作者共同協作去管理。而現實中,雖是在用這種管理模式,但實施起來卻并沒有發揮應有的效力。
二、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問題的對策
1.教師方面:從自身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針對學生厭學的狀況,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最大程度、最快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第一,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注重“以學生為本”的雙主體教學;第二,教學內容要深入淺出,使學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第三,實行“工學一體化六步法”,充分利用學生的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其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那么,其他違紀的行為就會隨之減少,學生管理問題也就大而化小。(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F代教育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知識的與時俱進。由于產業結構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職業技術教育的內容也要不斷調整,不管是專業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不能固守傳統,死守課本。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以應對學生的問題。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對老師有興趣,才會對學習有興趣。
2.學校方面:加強管理和改革創新
(1)完善課程設置。第一,增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了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專門開設并有效利用這門課去引導和疏通學生的心理問題。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調節身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和積極的生活狀態。第二,完善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就業指導教師要培養學生樹立理想,有理想才不會碌碌無為。第三,思想品德課發揮應有的效力。中職階段的學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思想品德課正是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三觀”的重要課程。教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引導學生走入正軌,不違法亂紀。(2)引進高素質教師,增加專任教師的數量。學生學習與否、學習質量的好壞都與教師有密切的關系,教師的態度和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因此,為了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必須引進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對學生負責,既滿足學校對專任教師的需要,更有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3)加強各方管理,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他們是一個班最基礎最直接的管理者。管好一個班集體,需要班主任選好班級委員,自身要有愛心、有誠心、有信心、有恒心,要足夠細心,并且做好和各科任教師以及年級主任的溝通工作。其次是中層管理者。這是保證學校穩定發展的中堅力量,是管理的重要力量,必須分工明確,積極落實校規校紀,與各年級和上級管理者做好統籌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人員,包括宿舍管理者、食堂管理者和學校保衛工作者等。這些工作人員都要積極配合,對學生管理盡心盡力,各司其職。最后是高層管理者,要做好分配和監督執行工作。這樣就形成環環相扣的管理模式,各層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論是決策層還是執行層都各盡其責,學生管理工作就會呈現出秩序井然的局面。
作者:裴慶利 單位:河北省承德技師學院
- 上一篇:新升格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如家快捷酒店服務營銷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