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

時間:2022-01-25 10:45:35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

文章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成為各大院校的重點工作。本文從物聯網技術的角度出發,探究物聯網技術在門禁識別、校園一卡通以及活動物品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具有很強的創新意義。

關鍵詞:物聯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也在日益擴增。雖然學校的學習條件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愈顯復雜。因此,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成為當前高職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難題。物聯網技術作為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為我們解決學生管理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國內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嘗試在學生管理領域應用物聯網技術,打造了“校園一卡通”、“智能圖書館”等物聯網技術應用雛形,并收獲了良好的成果。

1.物聯網技術概述

目前物聯網的公認定義還未形成,通常我們認為物聯網是通過特定的協議,依托RFID射頻識別技術、GPS定位技術等信息傳感輸入設備,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所形成的的網絡。在物聯網中我們可以實現物品和網絡間的信息傳輸,從而通過網絡對物品的位置、情況進行識別和跟蹤,進而實現對物品、或者持有物品的人員的精確管理。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是射頻識別技術、傳感技術和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利用一個微型電子標簽記錄物品的信息,電子天線可以通過接觸式或非接觸式的方式讀取物品上的電子芯片,從而獲取物品的相關信息。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證、ETC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動物身份識別標簽、門禁考勤系統、物流管理等等。傳感器技術是物聯網除射頻識別技術外另一個重要的信息輸入來源。傳感器是一種用來將光、聲、壓力等非電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它是構成無線傳感網絡的最基礎單元。通過傳感器我們能在物聯網中順利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信息傳遞。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則是物聯網運行的基礎,通過這一技術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動態化、虛擬化的優勢,大大提高物聯網的數據計算能力。同時,云計算技術還為物聯網提供了安全穩定、易于分享的數據存儲空間,減輕了用戶的設備壓力,便于用戶分享信息。這些成熟的技術為高職院校搭設學生管理物聯網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2.學生管理工作物聯網技術應用創新

2.1指紋識別門禁系統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大門、圖書館、宿舍樓等位置還采取原始的人工管理模式。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數量龐大,且部分高職院校校園具有一定開放性,人工管理模式具有人力消耗大、身份識別困難等弊端。有些高職院校在部分場所采用刷卡進出的門禁系統,學生持有存儲著個人信息的電子標簽(卡),通過射頻識別的方式驗證身份信息。刷卡式門禁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識別準確度大大提高。但刷卡式門禁系統也有弊端,一是學生容易丟失電子標簽,二是電子標簽存在偽造風險。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設計出更安全、更易用的指紋識別門禁系統。指紋識別采取的是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傳感技術,學生只要將手指放在傳感器上,傳感器就可以自動采集指紋圖像,傳輸到云端的數據庫進行比對。隨后服務器根據比對信息結果查找學生身份信息,再將相關信息反饋給門禁的邏輯控制器,完成身份識別過程。這一過程速度不遜于刷卡識別速度,但安全性和易用性大大提高。學校還可以將指紋信息直接接入公安部門的指紋庫,避免了學生指紋信息采集的繁瑣過程,若比對結果是在案罪犯還能起到最短時間報案的作用。同時,云端服務器上還可以保留來訪人員的記錄,如有必要管理者可以在服務器上輕松調閱相關信息。這一技術還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例如服務器可在識別過程中根據預設的算法判斷學生是否晚歸,根據一段時間內通過識別的人員和預設名單比對判斷哪些學生缺勤。相關敏感信息還可以自動匯總并報送到管理部門。2.2學生活動物資管理當前我們的高職院校鼓勵學生組織自主開展多樣的學生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團隊配合、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學生在互動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認同感。因此學校會給予學生組織物資方面的大力支持,例如音箱、燈具、攝像器材、演出服裝等等。但在學生活動開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多頭管理、多人經手的現象,活動物資在使用過后可能會出現損壞、丟失、數目對不上等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為每個重要物資貼上電子標簽,為展板、衣物、橫幅等數目較多的物資打上條形碼或二維碼。學生借出和歸還時,我們可以通過“掃一掃”的方式記錄物品的出入庫情況,方便學校清點資產、維護保養物資以及下一次物資借出。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通過專門的APP開放部分權限給學生使用,當學生之間交接物資時,也可以通過“掃一掃”的方式完成交接,這樣一來校方和活動組織者都能及時掌握物資的去向。2.3智慧校園平臺建設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嚴格執行各項規定,還要在規定范圍內為學生提供各種方便,這樣才能打造融洽的師生氛圍。我們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在“校園一卡通”構架的基礎上,打造更高級的智慧校園平臺。在智慧校園平臺上,一方面我們不在受限于“校園卡”,我們可以通過密碼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多種更方便的技術完成身份識別;另一方面數據更加集中,各個功能共用云數據庫中的信息,學生可以只通過一次身份識別就在平臺上使用選課、申請活動教室、借閱圖書、接用活動物資、繳納費用等多種物聯網相關功能。

3.結論

通過上文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物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將各類物品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系統中來,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精細化和智能化,使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上文中提出的指紋識別門禁系統,學生活動物資管理系統和智慧校園平臺是基于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以及現有的校園一卡通系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創新性設想,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作者:袁瑋 單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艾浩軍,單志廣,張定安,等.物聯網技術與發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11.

[2]吳新生.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高校資產管理系統設計[J].物聯網技術,2012(2):68-69.

[3]劉澤暉,劉晶.物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鄉學院學報,2013(6):44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