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
時間:2022-01-25 10:48:18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管理工作是各大高職院校在學校建設上的重點環節,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不夠重視,缺乏創新與活力,使其流于形式且模式較為單一落后、服務學生以生為本意識缺失、社會化后勤保障不力等,能否抓好學生管理工作,關系到學校管理工作的全局。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重點提出了解決思路和改進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改進建議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辦好學校的重要方面,對學校建設發展、培養合格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數院校只關注專業規劃、課程設置、學生就業等,對學生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出現了許多問題。為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固有觀念,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質效,為強校興國增磚添瓦。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一)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施行分層交叉式管理,具體事宜涉及到方方面面,全校和學生相關的各個職能部門工作最后都要落腳在學生管理工作上,此種工作模式再加上龐雜的工作內容,且面對的管理對象又是學習基礎較差、自律性較弱的高職生,種種原因都將導致學生管理者每日被埋于各種事務堆,疲于應付。日程管理工作缺乏創新,因循守舊,沒有精力研究學生管理工作規律、總結學生工作經驗教訓等,導致學生管理工作表面化,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二)管理模式比較單一
傳統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都是以專業班級為基本單位,在日常管理上按專業班級統一配備輔導員,各專業系有團總支書記直接負責學生工作,學校層面有負責學生日常管理的學工部(處)、負責學團工作的校團委以及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等,各管理層面組織成員相對穩定,但管理的深度廣度不夠,思想教育工作相對封閉不接地氣,不能夠與時俱進,在工作中缺少實時的溝通和科學化的指導,因而更多的是依靠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經驗,使其管理模式比較單一。
(三)服務學生意識缺失
職業教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互動過程,學生既是教育管理對象,又是學校服務工作對象,這一雙重性要求學生管理工作應當與服務工作相結合,沒有良好的服務就沒有良好的校園環境和育人環境。由于高職院校采用行政化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工作管理者,對學生訓導多,關愛和權益保護少,管理事務多,服務學生意識缺失。(四)后勤保障不夠有力為了減輕院校建設成本負擔,相對解脫后勤對教學工作的沖擊,高職院校后勤保障工作大多采取社會化方式,但后勤供應商的逐利本質,使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后勤服務質量低下,由此經常性導致學生對學校的“住宿條件差”、“食堂飯菜差”等保障問題投訴。這說明高職院校在搶抓先機,迅速發展的同時,沒能很好地做到在校生人數與學院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等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學院的硬件設施滯后、后勤保障不力,也是學生管理工作中矛盾頻發的外因。
二、對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情系學子、愛生親徒,樹牢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的改革,學生和學校間也由簡單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逐步變化為行政管理兼民事法律的雙重關系。因此,專職管理教師既要當好未來棟梁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更要當好青年學生關心關愛關注的“兄長”,傾注真心、付出真情做好工作。要樹牢以人為本管理教育理念,始終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全時空,著力培養“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新一代好青年。要堅持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的教育原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二)管理有道、教育有方,堅持堵疏結合形成長效
嚴格管理就是要依法依規管理,照章照令辦事。管理制度的權威是建立在人人遵守、人人敬畏之上。要利用新手入校、學期開學、學年總結等時機,組織全校師生共同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牢記在心、理解深刻,人人都是明白人。在依法治校、從嚴管理的同時,學生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堵疏結合,著力在提高認識、轉變思想上下功夫,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增強遵規守紀的主動性自覺性。要加強與學生本人、學生家長的聯系,每月組織社會實踐,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模式。
(三)提高素質、固強補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展
一方面要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管理理論學習、外出參觀見學、校內專題培訓等方式提升隊伍能力素質,加強教師間的交流通氣,傳好幫帶,形成整體管理水平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如學生處、總務處、后勤等管理人員素質,確實遵循以人為本原則,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在食堂、宿舍、教學樓、圖書館等地設立意見箱,虛心聽取學生意見,與學生進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處理好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四)豐富活動、和諧氛圍,形成院校文化引領時尚
充分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健康向上、風趣高雅、團結和諧的校園環境,用先進文化陶冶學生道德情操。把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同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定期舉辦專場“書法藝術展”、“音樂發燒友”、“文體藝術節”、“信息化論壇”、“學生微課堂”等活動,為學生展示才華、放飛夢想提供平臺。要抓好校園綠化、校園治安、校外環境整頓等工作,建立良好校風教風學風,切實打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校園體系,真正做到用特點的文化陶冶人,用先進的理論武裝人,用身邊的典型激勵人。
作者:楊凱 單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秀情.探究建立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人事管理模式[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2]陳薇薇.以人為本理念下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9).
[3]徐淑芳.淺談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者的職責[J].科學導報,2016,(08).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
- 下一篇: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