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時間:2022-10-14 10:55:01
導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目前的狀況下,學生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地高校的全面關注。高校學生管理涵蓋了較多的具體管理內容,并且相應的管理工作要點也體現為多樣性。面對當前的全新常態,高校需要做到運用全新舉措來推行現階段的學生管理,進而達到保證高校良好秩序的目標。因此,高校針對學生管理工作應當將其納入新常態的視角下,同時還要保證結合高校目前實踐來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關鍵詞]新常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點
在原有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下,高校管理人員、各年級輔導員以及高校教師僅限于管理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日常學習,此外并不涉及其他的學生管理要點。但是面對全新的高校管理常態,學生管理工作日益體現出全新的管理特征。由此可見,高校目前亟待轉變既有的學生管理模式,通過運用全新的管理措施與管理思路來增強學生管理實效,進而突顯以學生為本的高校管理工作宗旨。
一、新常態下高校管理工作
高校學生管理在目前高校推行的各項日常管理中占據關鍵地位,高校學生管理主要涵蓋了學生安全層面、學業層面、思想層面及其他層面的學生管理措施。從根本上來講,高校能否達到最佳的學生管理效果,其直接決定著高校的整體校園氛圍。并且,高校學生管理還關系到在校生的切身利益,因此體現為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近些年以來,各地高校針對原有的學生管理模式都在逐步予以改進,此項舉措有助于強化學生管理的整體管理力度,對于創建優良的校園氛圍也具有明顯的必要性。高校管理工作在目前的新常態下將會表現出全新的特征,作為高校師生以及高校管理者都要做到適應新常態,并且對于原有的管理思路致力于有效改進。各地高校只有做到了運用全新的學生管理舉措來應對新常態,才能有助于轉變高校目前的學生管理舉措,確保在全校師生有序配合的基礎上達到最佳的管理工作成效,避免遺漏高校管理的基本工作要點。
二、新常態經濟發展下的高校管理工作現狀
首先是相對滯后的學生管理方式。高校及其有關部門如果未能認識到創新學生管理對于提升高校整體管理效益的重要價值,那么很難做到運用新穎的思路與模式來開展學生管理。因此在目前看來,很多高校仍然停滯于既定的學生管理思路,并且針對學生管理領域的各項舉措都未能達到較好的創新性。在很多的高校管理人員看來,高校學生管理僅限于日常性的學生成績管理,此外并未能意識到學生安全以及學生思政素養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滯后的學生管理模式很可能阻礙了學生管理實踐效果的提升。其次是學生管理工作欠缺高水準的專業管理人員。截至目前,很多高校并未能著眼于引進綜合業務素養較高的專門管理人才,進而導致缺乏專業性的學生管理工作負責人員。從構建專業隊伍的視角來看,很多高?,F階段仍然表現為效率較低的學生管理狀態,并且現有的管理工作措施也呈現分散性。探究其中的根源,主要在于高校欠缺綜合素養較高的學生管理隊伍作為支撐。再次是單一的學生管理舉措與方法。很多高校學生都會厭倦學生管理工作,甚至對于高校當前推行的學生管理工作懷有抵觸的心態。這主要是由于,很多高校長期以來停滯于單一并且僵化的學生管理模式,因而忽視了管理模式與管理舉措的全面創新。在僵化的學生管理思路下,高校管理者就會將學生視為管理客體,甚至不會尊重學生應有的管理參與權利。由此可見,高校欠缺新穎的學生管理舉措,此種現狀將會直接引發較差的學生管理效果,進而不利于高校創建較高的學生管理工作整體質量。
三、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對策分析
經過分析可以得知,高校學生管理在目前階段尚未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其中根源主要在于高校欠缺科學與完整的學生管理措施。同時,某些高校管理者以及高校教師并未能認識到切實創新學生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前提下,高校若要獲得最佳的學生管理實效,那么關鍵在于轉變現存的學生管理思路。并且,高校也應當做到緊密結合在校生的基本特征來推行全新的學生管理模式,而不再停滯于原有的學生管理思維。具體來講,創新學生管理模式主要體現為如下的管理對策與舉措:(一)引進新穎的學生管理思路。進入新時期后,高校學生管理也需要面對全新的管理常態。與原有的高校管理常態相比,新常態主要建立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前提下,對于高?,F存的各項管理舉措也能達到切實改進的效果。高校目前若要體現更好的學生管理總體效果,那么必須依賴于全新的管理舉措與管理方式。在此基礎上,作為負責學生管理的高校管理者就要做到切實轉變自身現有的學生管理思路,同時也要不斷嘗試將新穎的管理方式引進現階段的高校管理實踐。高校只有做到了全面把握學生管理領域的新常態,才能不斷著眼于運用靈活與多樣的學生管理舉措,從而擺脫既有的僵化思路局限。例如近些年來,各地已有很多高校都在嘗試運用新穎的學生管理活動,進而達到激發大學生參與自身管理興趣的目標。對于此項學生管理舉措來講,高??梢栽O置寢室文化節等多樣化的學生管理活動,并且側重于培育綜合素養較高的學生干部隊伍。此外,高校對于校園內部的各類社團建設也要給予更多的重視,確保能夠借助學生社團的作用力來吸引在校生,在此前提下達到凈化校園氛圍以及拉近師生距離的良好效果。(二)運用培訓措施來提升管理人員隊伍的業務素養。高校目前能否達到最佳的學生管理工作實效性,其直接決定于管理人員隊伍具備的綜合業務素養。因此為了達到提升學生管理效果的目標,那么高校必須能夠做到運用相應的舉措來培育業務素養較高的管理人員隊伍。具體在目前的相關實踐中,作為高效管理者也要運用積極態度來參與高校為其提供的日常培訓機會。管理人員若能做到全面參與現階段的高校專門培訓,即可達到有效增強學生管理能力以及提升管理技能水準的效果,同時還能夠逐漸擁有全新的學生管理思路。相比于高校教師以及高校管理者來講,高校學生干部甚至具有更加明顯的帶動效應。對于各年級的導員而言,目前有必要將學生工作的側重點更多集中于培育學生干部,確保學生干部都能擁有更高層次的個人綜合素養,進而體現良好的示范作用與引領作用。高校除了需要關注管理人才隊伍的全面培育,目前還應當切實關注各類學生社團的創建,對于優秀的學生干部予以選拔。學生干部在整個院系的范圍內體現為重要作用,其能夠達到引領大學生的效果。(三)突顯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工作宗旨。高校學生管理的根本前提就在于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思路與宗旨,對于以人為本的舉措也要做到將其全面滲透于當前的學生管理實踐。具體在推行以人為本的全新學生管理模式基礎上,作為高校管理人員就是要做到真誠關愛在校生,確保在強化師生溝通的同時做到及時了解大學生目前需要應對的日常生活困難以及學習困難,然后運用相應的措施來幫助同學們解答難題。高校對于當前的學生管理領域也要做到引進全新的管理技術手段,尤其需要重點引進信息化的學生日常管理手段,如此高校才能切實保證達到較好的學生管理綜合效果。因此面對全新的學生管理常態,高校及其有關部門需要切實保證學生安全,秉持以學生為本的高校管理宗旨與管理思路。與此同時,高校學生管理還應當緊密結合于當前的心理健康引導。近些年以來,很多大學生都呈現了程度各異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某些大學生已經具有心理健康層面的隱患。為此,高校需要切實做到強化綜合性的學生心理引導,確保運用靈活與多樣的舉措來指引大學生擺脫心理困惑,避免學生由于迷茫與困惑等心理狀態的干擾進而陷入誤區。作為高校導員而言,應當善于借助微信等信息科技手段來溝通大學生,從而創建優良的師生溝通氛圍。
高校學生管理在進入新常態之后,學生管理工作將會面對突顯的挑戰,但是同時也提供了改進高校管理流程與管理模式的寶貴機遇。在新常態的挑戰與機遇下,高校以及所有的師生都要做到密切配合,并且做到將創新思路全面引進現階段的高校日常管理。高校學生管理若要達到較好的管理成效,那么不能夠缺少創新舉措用于提供支撐與保障。同時,高校針對學生管理領域也要逐步拓寬現有的管理范圍,逐步嘗試將更多的新穎舉措靈活運用于學生管理的具體日常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曉娟.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3):214-215.
[2]楊海,劉人瑞.關于新常態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4):81-82.
[3]姜鈺.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創新路徑[J].中國民族博覽,2018(11):66-67.
[4]連偉龍,王濤濤.“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析[J].才智,2018(28):29.
[5]李?。鲁B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機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8):44-45.
[6]張靜佳,李柏陽,賈雯靖.論新常態下西部民族地區高校新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0):134-135.
[7]蔣娟,程志波.“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2):39-41.
作者:常勁松 單位: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職學生管理工作實踐與創新
- 下一篇:學生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