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分析
時間:2022-09-29 10:32:08
導語: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對財政管理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突出。為此,以山東省某水利行政事業單位為例,分析目前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生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水利管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
水利行政事業單位履行社會服務,承擔水資源保護、水利設施建設管理、防汛抗旱等影響國計民生的職能。加強水利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實現財政資金的有效配置和充分使用,不僅有利于宏觀調控,推進政府履職,而且對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重要意義。
1存在的問題
1.1案例單位基本情況
山東省某水利事業單位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單位編制數36人,主要承擔全省水利外資項目申報、項目實施與管理等方面的事務性工作,承擔水利史志與年鑒編纂、水利宣傳與水情教育工作,承擔廳機關電子政務內外網及業務應用系統建設與管理工作。
1.2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案例單位2016—2019年度預決算情況見表1。由表1可知,山東省某水利事業單位存在年度預算調整幅度大、預算數和決算數差異大,且預算經費支出不足,結轉結余資金較多的情況。事實上,很多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都存在預算準確度不高、預決算差異較大、預算資金支出進度緩慢等情況。這說明水利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仍有很多方面丞待改進。一是預算管理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預算管理體系;二是預算編報不夠細致,項目預算和非財政資金預算缺乏計劃性;三是預算執行過程不夠嚴謹,預算監督考核流于形式;四是決算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對決算數據信息的應用和思考研究不夠。
2原因分析
2.1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不充分
當前,部分水利行政事業單位編制年度預算依然采用“上年基數+本年調整”的傳統編制方法,缺乏完善的預算定額體系和支出標準,降低了部門預算的準確性。預算標準的基礎是科學的定額體系,現行的預算定額體系是根據歷年的預算數據倒推得到的,不是根據當年的工作任務和財力正向計算的,造成預算執行超預算影響職能工作開展,或預算資金跨年度結余結轉影響資金時效。對于水利預算項目,特別是新增項目,一味追求資金的高投入,缺乏對項目的評估研究,導致實施過程中出現項目變更、建設期延長、資金缺口、資金支付不及時等問題。
2.2預算執行和預算調整缺乏規范性和嚴謹性
從年度預算執行的角度看,如果各個月預算支出穩定的話,每個月的財政支出撥款額應占全年財政支出的8%左右,雖然財政部門沒有提出這么嚴格的預算執行進度標準,但依然設立了6月底執行50%、9月底執行75%、11月底執行90%、12月底執行100%的關鍵時間節點。但在實際的預算執行中,水利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預算資金到位時間晚,支出進度前低后高,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的預算年度是從當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各級人大審批通過預算報告的時間一般在3月,再加上資金批復和撥付的時間,大多數項目資金要在4月份才能真正實施支付。另一方面,水利項目多呈現項目周期長、資金數額大的特點,自資金批復后開展招投標、項目實施、竣工驗收等工作難以在一個預算年度內完成,因此出現預算執行進度慢、預算資金結轉下年等現象。
2.3決算數據質量不高,決算管理應用研究不夠
實際工作中,部分水利行政事業單位存在對決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以“數據平衡、審核通過”即完成的態度填報決算,導致決算數據質量不高?,F階段水利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決算系統均為財政要求的同一系統,先經各單位填報,后匯總至主管部門審核,各部門匯總審核后提交財政部門匯總審核。水利部門并沒有獨立的決算管理系統,分析判斷本部門內的變化,很難根據決算數據對項目預算執行情況開展系統分析。
2.4預算監督和考核機制有待提高
預決算的監督審查和績效考核是保證財政資金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手段。山東省水利行政事業單位2018年正式開展績效考核工作,設置績效考核指標、評價標準和方法,考核范圍由重點水利資金項目逐步擴展至全覆蓋,初步搭建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借助信息化平臺進行績效監控。相對發達國家,水利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起步較晚,績效管理機制有待完善,評價結果及運用有待考量。
3對策建議
3.1深化預算編制改革,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科學細化預算編制既是規范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監督評價的基礎,也是促進資金有效配置、提升政府效能的必然舉措。水利工程規模大,運行環境復雜,投入資金量高,做好項目事前評估尤其重要。水利部門有必要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主管領導為機構負責人。首先是立項申報工作。對水利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評估,并根據工程量等核算預算資金,確保資金需求和項目內容相匹配,建立預算項目庫。其次是項目評審工作。成立水利項目評審小組,篩選項目庫,按照優先級次確定納入預算的項目。再次是預算編制工作。加強財務科室和業務科室的溝通協調,將項目預算編實編細,并對項目資金實施“全程管理,事后問效”,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最后,打破“上年基數+本年調整”的傳統預算編制方法,根據經濟形勢和政策調整等因素科學預測,完善資金定額標準,夯實基礎,通過技術手段從源頭上提高預算編制水平。
3.2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強化預算約束
預算執行是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預算管理的質量,水利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支出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一是預算法定,預算未安排的事項不得隨意支出。二是加強預算調整的審批管理,減少預算調整的幅度和次數,基層水利單位提出預算調整申請,上級部門和主管部門逐級審批,提出具體審核意見,優先從部門內部進行調整。三是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支付進度,增強預算執行的均衡性,減少前松后緊、年底突擊花錢的情況。同時建立預算執行通報制度,主管部門按月對各水利預算單位、各水利預算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通報,加強預算執行管理。
3.3提高決算質量,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決算報表以數據形式綜合反映了單位預算執行情況,是編制年初預算、實施科學收支管理的重要依據。首先,各級水利行政事業單位應提高決算工作認識,嚴格按照財政要求,部署專人進行決算填報工作,收集、整理、審核相關數據,做好填報前的對賬工作,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其次,定期開展對水利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理論和業務技能,提高決算編審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決算報告的精準度。再次,全面貫徹落實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政府綜合財務報案,按時完成整改。三是實現實時監控。將小型水庫管理與河長制監測平臺相融合,實施小型水庫自動化監控項目,將小型水庫管護納入河長制APP管理,不斷增強水庫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實現自動化實時監控。利用河長制監測平臺能夠實現隨時監控水庫現場,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河長制APP實時上報水庫日常管理信息,達到信息實時傳遞、方便快捷的效果。
4結語
通過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轉變過去水庫無人管、措施不到位的局面,解決了泗水縣小型水庫點多面廣、偏遠分散的管理養護難題,實現了有章理事、有錢辦事、有人干事。結合河(湖)長制,以管帶護,向護要美,通過水源涵養林修復、農村河溝塘水系重建、畜禽糞污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給水庫周邊群眾打造出“水清、岸綠、庫美、河暢”的良好生態,同時發展林果業和生態旅游業,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品位,吸引了周邊地區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不僅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還助力了泗水縣鄉村振興的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苗苗,盛雷.山東省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實踐與探索[J].山東水利,2016(8).
[2]曲樹國,盛雷,劉琳.山東省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政策實施效果評價[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6(8).
[3]謝帆,張梅.濟寧市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及建后管護[J].山東水利,2019(8).
[4]王樂強,張聯洲,孫雪琪.臨沭縣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J].山東水利,2019.
[5]孫顯利,畢振令,杜貞棟.山東省小型水庫運行管理現狀調研[J].山東水利,2020(4).
[6]張樹玉,胡茂英,劉立華.莒南縣大店鎮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做法[J].山東水利,2020(5).
[7]付元,龐鵬,孫成龍.莒南縣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經驗[J].工程管理,2016(12).
作者:朱煜欣 蔣穎 單位:山東省水利綜合事業服務中心
- 上一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問題分析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策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