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探討
時間:2022-08-17 09:19:45
導語: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綜合安防系統建設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按照“平安校園”和現有相關規范標準,對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進行總體設計和規劃,主要包括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智慧人員管理系統、智能車輛管理系統、智能報警系統、校園防火檢測系統等,充分考慮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構建具有智能感知、智能輔助、智能分析決策等功能的校園安防智能系統,助力實現校園安全管理全網調度、管理及智能化應用。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2019年全國學校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新時代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健全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完善防控體系,突出安全教育,加強源頭治理,加強應急救援,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由此可見校園安全防范管理的重要性。高職院校的安防系統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隨著安防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平安校園建設不斷走向深入,校園安防應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加強校園安全信息化治理,實現網絡和信息安全可管可控成為必然趨勢。如何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將安全管理有機融入,滿足當今校園安防應用的新要求,是高職院校校園建設的重要課題。
校園綜合安防系統建設面臨的挑戰
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人員進出眾多,管理難度加大;校園車輛也越來越多,學校對車輛管理缺乏經驗;大部分學校安防管理人員少,針對突發事件、消防的管理都存在薄弱環節;學校實驗室、學生活動中心、運動場、圖書館、學生宿舍、餐廳、教學樓等公共場所都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安全監控的場所分布比較廣,各校區之間監控報警系統聯網困難,致使警情傳遞速度慢。
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建設目標
校園綜合安防系統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需求日益迫切,具體而言,需要建立一套“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綜合安防管理系統,以建立重點公共區域全覆蓋、全天候、智能化的視頻監控系統為主體,有機融合身份識別、車輛識別、超速識別、人員行為識別等功能的先進智能能力,將校園的安防能力從傳統的模擬+數字安防體系向智能化安防體系推進。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設計原則技術先進,架構超前。應具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和功能完善性,要選擇國內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并考慮主流技術的發展趨勢,配置充足的接入、處理和存儲資源,確保系統能適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更好地解決今后系統升級的問題。按需分配,靈活調度。要最大限度滿足高職院校各部門的差異化需求,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可按不同部門之需靈活組合,按需分配使用。在應急事件處理過程中,全系統資源可及時靈活調配,服務于應急事件處理,進而協助解決校園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一些具體難題。安全可靠,冗余保護。必須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確保系統安全。通過應用多項現代信息安全技術和安全保障體系,保證系統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易操作和易維護。必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提供必要的在線幫助功能,以此簡化系統操作,確保在進行系統、數據及網絡維護時安全便捷。
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主要建設內容
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校園應設置視頻監控中心,其主要作用是校園安保人員通過監控中心直觀了解綜合安防系統的實時情況,通過大屏顯示系統能夠有效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在校園監控中心搭建大屏圖像顯控系統,實現所有監控、報警畫面上墻顯示,做到實時可視化指揮。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包含三層校園防護體系:第一層,立足學校最外圍,采用智能化監控技術布防,對校園周邊隔離、出入口大門進行實時監控。第二層,對校區內道路、活動區域進行行為管理,對特殊區域進行重點防范。道路等區域采用紅外槍式攝像機,空曠的操場采用球型攝像機,進行實時全方位監控。第三層,針對樓宇內部實施監控,主要包括樓宇出入口、教室及實訓室內部、食堂操作間、食堂就餐區等。智慧人員管理系統。智慧人員管理系統是對校園出入人員以及在校師生進行統一管理的智能管理系統。通過采用多種智能前端攝像機和后端設備的智能人臉技術,對人員進行精準、主動識別,實現人員以圖搜圖檢索、疑似目標模擬軌跡生成、重點人員布控、人臉抓拍和黑名單報警等功能。在校園每個大門人員通道實現人臉抓拍和高清監控功能,并能對可疑人員、黑名單人員等進行預警防范。該系統設計主要考慮四個方面:一是進出方便,通過各種認證方式(刷臉、門卡、二維登記信息、進出記錄詳細完整記碼等)自助進出,無需人工放行;二是分類管控,針對不同進出校園的人員制定適用的通行方案;三是人過留痕,登記信息、進出記錄等得以詳細保存,便于后期查詢;四是安全可控,確保有關人員在授權區城內活動而無法進入未授權區域。智能車輛管理系統。校園車輛管理系統功能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車輛進出權限管理,采用車牌識別、對比功能來確定車輛是否有權限進入校園;二是校園內部車輛管理,利用標準卡口的車牌抓拍與測速功能實時檢測車輛在校園內部行駛狀態是否違規;利用違停球機對禁止停車區域進行實時監測,實現違停區域禁止停車的要求。采用車輛識別和智能分析技術,對校園內車輛統一監控與管理,對外來車輛分類區別管理。通過在校園出入口、主干道、違停區域部署車輛識別攝像機、測速雷達、違停球等設備,獲取車輛信息,實現車輛管理能力,如車輛特征統計、軌跡回放、校園內車輛超速、違停抓拍告警等。智能報警系統。該報警系統由探測器、報警信號傳輸系統和防盜報警控制器組成。報警系統主要功能是在第一時間對設防區域的非法入侵進行實時、有效的探測與報警,保證安保工作者對不良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及時發現處理。一般而言,在學校重要部門及師生經常出入的區域設置微波與被動紅外雙技術探測器,對于校園廣闊、樓宇眾多、師生數量巨大的高職院校,應對接一鍵報警設備,當出現安全問題時可與中控室及時取得聯系并獲得幫助。校園防火監測系統。校園防火監測系統主要實現校園消防煙火監測和預警。應采用現代化防火管理技術,提高組織指揮決策水平,確保發生火情后能迅速報警、科學調度及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保障學校財產和師生的人身安全。系統應能夠進行煙火檢測,能夠在陰燃狀態下及早探知火險,做到20秒電話報警、24小時無人自動值守;能夠群組通信、快速響應,出現報警時快速提醒,幫助人員快速逃生,避免傷亡發生。
結語
校園綜合安防系統作為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系統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隨著智慧校園的興起而快速發展。高職院校信息化綜合安防系統建設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要利用先進高效的科學技術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廣泛應用于校園監控、人員管理、車輛管理、報警管理、防火檢測等領域,有效保障校園的穩定和安全,有效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雷呈寶 韋柳絲 李燕 單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5G與新興技術智慧校園構建方案
- 下一篇:小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