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管理應用研究
時間:2022-01-27 04:04:02
導語: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管理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戰略管理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意義,就如何通過詳細、充分的內外部環境分析制定戰略規劃,在運營管理中如何通過績效考核、項目管理、組織及人才保障、監督激勵等機制有效落實戰略執行,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戰略規劃;戰略執行;戰略評價與修正;高新技術企業
1戰略管理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意義
戰略管理是個周期性、連續、向上的過程,通過制定、執行、評價、修正循環管理,逐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競爭力[1]。1.1明確方向目標。有效的戰略管理通過分析高新技術產業價值鏈、企業自身價值鏈及競爭對手價值鏈,及時改善企業運營的不足之處,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明確企業未來長期發展規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能力,促進企業發展。1.2降低經營風險。高新技術產業產品高速迭代的市場發展規律決定了其風險較傳統產業放大多倍,做好風險的防范、識別工作尤為重要,決定了企業能否長期繁榮發展。戰略管理前期的洞察即是對未發生的風險的識別預測,并對此規劃應對方案以防范風險,而戰略執行會對實際發生的風險進行復盤及知識積累,有效降低風險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損失。1.3整合資源配置。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源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技術專利、人才配比、企業文化、財產資金等。戰略制定過程需要展開對各類資源的評估分析,戰略執行也需要有效運用各個運營環節的各類資源。戰略管理加大了企業對員工的盤點、管理力度,有效的協調企業各部門配合開展工作,強化各獨立部門工作的協調性,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健全企業的管理機制,提升了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價值,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強化企業整體的執行能力,實現對企業的全局性把控[2]。1.4提升創新速度。高新技術產業面臨著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企業的創新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完善的戰略管理能夠動態洞察外部環境、行業市場趨勢及對比競爭企業優劣勢,結合戰略目標創新產品及服務,創新適用自己的運營管理模式,保障技術領先,優先開發產品搶占市場,提升運營效率,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2高新技術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步驟
2.1差距分析。差距分析是戰略管理的基礎,是設定企業發展目標的前提,分為業績差距、機會差距、對標差距。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分析期望業績與實際業績之間的差距,找到實現業績指標的機會或通過各種手段識別出可以彌補差距的機會,對齊行業標桿,找出與標桿之間的差距。具體差距包括產品/技術研發能力、客戶開拓質量與客戶滿意度、品質管控能力、供應鏈效率與成本降低能力、資金保障能力與運營效率、人才結構及培養保障能力等。2.2市場洞察。市場洞察是對整個行業價值鏈的分析,包括行業洞察、客戶洞察、競爭洞察。①企業應該對整個高新技術行業的價值鏈進行分析,包括行業規模、行業政策趨勢、行業技術趨勢、經濟發展趨勢、產業鏈趨勢、經營管理方式趨勢等,加深對市場的了解程度,合理預測市場的變化。②客戶導向的競爭取向決定了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對客戶的價值需求進行分析,包括客戶群體、供需發展趨勢、客戶需求轉變、客戶體驗、細分市場競爭情況等,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實時緊跟甚至引領客戶步伐,識別關鍵機會為客戶創造價值并且持續增值。③企業應該對同屬高新技術行業的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細分到各子市場競爭情況,運用五力模型方法論分析,包括競爭格局、替代品、競爭對手、潛在進入者、供應商、購買者等,認識到行業內的競爭狀況,明確企業自身的優勢及不足,并學習借鑒競爭對手有效的經營模式、分析方法。2.3戰略目標。戰略目標是由差距分析、行業市場洞察識別出的機會匹配SWOT分析法推導得出的期望取得的經營成果。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目標的內容一般包含盈利能力、市占率、研究與開發、生產率、產品、資金、生產、組織、人力資源、社會責任等。從時間維度上可分為5年~10年的中長期目標和1年~3年的短期目標,從業務成果層級上可分解為基本戰略(使命、愿景、價值觀)、發展戰略(業務組合、目標市場、銷售渠道)、經營戰略(競爭策略、商業模式)、職能戰略(經營單元戰略),戰略目標應該不斷細分到每個經營單元的年度/季度績效指標。2.4業務承接分析。企業應該分析如何利用內部現有的資源,通過業務承接確保最終戰略目標的落地執行。高新技術企業業務承接分析包括相關業務組合、路徑創新、模式創新、資源需求與獲取路徑分析。業務組合分析是針對企業核心業務、成長業務、新興業務這三類不同階段業務發展方向的布局規劃;路徑創新分析是針對產品優化、市場區域與客戶拓展、銷售渠道和交付路徑的創新;模式創新包括業務模式、合作模式創新、管理工具、組織職能、績效體系、流程制度優化等。
3戰略執行的有效路徑
3.1建立完善的績效考評制度。高新技術企業以戰略為導向,建立了“戰略目標分解、責任落地、關鍵績效指標、關鍵節點控制、組織定期評審、管理體系評審、外部顧客評審、員工自我評價”的績效管理體系,來使企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工作分工,并通過完善的制度進行績效考評管理。整個績效管理流程分為:績效計劃、績效實施與管理、績效評估、績效反饋、關鍵業務改進。首先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的方式,使戰略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到企業和員工的行動中[3],然后通過對實施過程檢查、實施效果評價,及時掌握各類工作進度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針對存在問題找出差距,及時制定解決方案,調整戰略管理策略。3.2建立可視化項目管理方法。高新技術企業以項目管理的方式來推進戰略關鍵任務,關鍵任務下探分解形成一個清晰的項目目標,并確定執行責任人及項目組其他成員。項目成功的關鍵在于每個項目成員對項目目標及進度完全共享即可視化。可視化有助于項目成員建立更強的連接和進行自主改進,從而實現項目范圍內目標的高度一致,達成上下同欲者勝。有了明確的目標后,項目成員共同確定項目的質量要求、完成時間、所需成本,接著將目標任務自上而下分解,并標識每日或每周的目標任務,以日或周為單位專門跟蹤實際達成情況,并實時共享項目的進度、質量和風險,掌握項目的整體動態,作出高效正確的決策,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3.3建立匹配的組織架構及人才保障機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業務承接的角度設置組織及職能,如果是業務/職能單元,則設置該部門的組織架構及職能,如果是以項目/關鍵任務為單位,則設置該項目的組織及職能。在設置組織時,務必從職能出發配置崗位,也要考慮組織協同、組織管理與組織激勵。此外,高新技術企業根據戰略規劃制定人力資源籌配、人員素質提升、人才結構調整等專項規劃,從選、用、育、留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人事業務流,確保人才結構適應公司戰略需要,找到事業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加強教育培訓和創新文化培育,聚焦正能量,提升凝聚力,留住優秀人才,滿足生產經營需求[4]。3.4建立監督激勵機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專門的運管部門,定時/實時地對績效指標進行收集、評價,監控組織甚至是個人的業務經營與業績/項目情況,對未達成指標責成關聯組織提出切實的改善措施并推動落實,并要求各組織定期復盤,實時監控各項風險,改善績效,推動目標順利達成。運管部門根據部門/項目業績指標的達成情況打分評級,結合專門的運管激勵資金進行獎懲,推進各組織競向目標努力,同時績效考核結果直接與薪酬調整及獎金分配掛鉤,并作為榮譽獎勵、職級晉升、人才培養及崗位調動、降級、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提升人員效能,進而推進戰略目標的達成。
4戰略評價與修正
戰略評價是在戰略執行的過程中對實施結果從財務、非財務指標進行的全面衡量。財務指標指企業實際經營的財務結果,非財務指標一般從顧客、內部能力、學習創新角度測評達成情況。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監督機制并根據環境變化會及時調整下一階段指標目標,考核期末參考各關鍵任務實績達成情況修正制定下一輪戰略目標。戰略評價實質上是一種戰略控制手段,是對目標及執行成果的全面復盤,挖掘內部能力的差缺補齊短板,及時修正戰略方向,為下一輪的戰略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5結束語
高新技術企業若想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通過對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和比對,尋找差距,制定企業戰略目標,并推動各業務模塊逐級逐層分解,建立完善的績效考評及項目管理系統,導入組織人才保障及有效監督激勵機制等各類管理體系對各業務模塊進行精細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改進與創新,并通過戰略評價的控制手段及時修正戰略目標,實現對于企業運營的全局把控,從而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石盛林,賈創雄.戰略管理:實踐、理論與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2]高興.淺析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性[J].中外企業家,2019,(16):4.
[3]趙華.企業績效考核的戰略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4):123.
[4]張英慧.人力資源管理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經營管理,2019,(9):26~28.
作者:雷曉冉 單位: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供應鏈環境下商貿物流管理探討
- 下一篇:新時代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新區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