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考核評價標準
時間:2022-07-23 08:31:26
導語: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考核評價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有效進行第三方機構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的考核,本文以安徽省新站高新區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的考核為例,建立了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的考核評價細則,為政府采購相關項目服務效果的考核評價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服務效果;評價標準
2019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在“中央全面依法治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講話中提到,對食品、藥品等領域的重大安全問題,要拿出治本措施,對違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因監管人員的專業性不足,各省市政府采購的第三方服務項目日趨增加,探索委托第三方對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體系評價[2],同時按照不同行業推進第三方服務,要求肉制品企業建立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食品質量安全自查評價和整改報告管理制度,自行組織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對質量安全管理情況開展自查[3];乳制品企業選擇食品安全專業機構開展第三方檢查評價[4];特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配備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自行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5]。安徽省合肥市全面開展“雙安雙創”各項工作,努力在全省當標桿、當示范、當排頭、當榜樣,堅決捍衛人們“舌尖上的安全”,爭取早日建成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新站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創新監管模式,努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政府采購的方式購買了“2019—2021年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服務”,中標單位技術服務是對轄區內食品藥品經營單位進行食品安全評估。為考核中標單位的服務效果,設立了包括現場檢查結果、軟件系統、電話回訪、硬件投入和使用4個方面的考核項目,但無考核評價標準。結合項目特點和目標,本文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服務效果考核評價標準,有效對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區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服務進行了考核評價,獲得了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認可,為其他政府項目服務效果考核評價提供了參考。
1考核評價標準的建立
根據委托方要求,考核項目中的軟件系統考查建立的企業電子臺賬完整度、輿情監測系統錄入完整度;電話回訪考查服務單位有無吃拿卡要現象,服務態度是否良好、服務能力是否具備;硬件投入和使用考查與合同約定是否有出入??己溯^為簡單明了,根據抽查的100個樣本結果設置了分數區間,即可達到考核目標。但現場檢查結果的對比顯示,若僅從對比現場檢查記錄的差異來考核,則忽略了企業在檢查后的整改過程,因此在考核時增加了整改分值,即企業在中標單位檢查后進行了整改,而復核時未出現相應問題,整改分值為初審分值與復核分值的差值。根據考核項目的重要性與歷史考核差異性,通過熵值法分別將現場檢查結果、軟件系統、電話回訪、硬件投入和使用設置為60分、20分、10分和10分,制定的考核評價標準詳見表1。由表1可知,現場檢查結果的考核難度最大,分數最高,對考核評價的結果影響最大。
2考核評價結果分析
2.12019—2020年度總體考核結果
分別在2020年3月、6月、9月和12月對新站區食品技術服務進行了考核,考核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總體考核結果較好,考核結果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說明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服務效果。其中,軟件系統、電話回訪、硬件投入和使用方面均為滿分,但現場檢查結果差異較大。
2.2差異分析
2.2.1 差異比分析以2020年6月的抽查對象為例,此次抽查對象為餐飲服務單位,隱去企業名稱,A代表服務單位(評估時間為2020年5月),B代表考核單位。服務機構和考核機構的2次檢查時間均在半個月以內,以減少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的誤差,整改分值說明企業在服務機構檢查后改進的部分,以減少檢查過程中由于企業管理水平造成的誤差,使考核結果更能夠真實反映出服務效果的好壞。2.2.2 差異項分析差異項即為考核機構檢查出的服務機構未能檢查出的問題,2020年6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評估共性差異項集中在是否執行晨檢制度、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是否符合要求、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是否符合要求、設備、工具和容器是否符合要求、場所及設施設備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索證索票、查驗記錄要求、貯存是否符合要求及食品添加劑是否符合“五專”要求等方面,服務機構的檢查人員在后續的檢查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并持續改進。
3結語
將現場檢查結果比對的考核應用于政府采購的第三方技術服務項目中,發現了第三方進行食品安全技術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政府部門掌握采購項目的服務效果,強化了事前預防和事中、事后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置食品藥品安全隱患,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在持續考核中,提高了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檢查過程中的差異呈現逐漸減小的趨勢,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和借鑒。本項目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運用基于風險和全程供應鏈的分析方法,應用PDCA過程方法逐一審查企業在供應鏈各個環節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點,與中標單位給出的考核結果進行對比,對協管質量進行評價。采用大膽創新方式豐富和完成食品安全社會治理新模式,緩解政府監管力量嚴重不足和專業性不強的困境,加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項目的有效實施,繼續推進風險分級管理,合理確定企業監督檢查頻次,做好食品企業監督檢查工作,推進食品監管信息公開。充分發揮行業引導作用,排查并消除行業風險隱患,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嚴重違法企業與相關責任人員重點監管“黑名單”制度。下階段,將進一步細化考核評價標準,并拓展應用領域,除餐飲服務單位外,將此考核標準應用于其他領域,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銷售者、藥品零售企業、藥品批發企業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等,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作者:張瑩 單位:上海英格爾認證有限公司
- 上一篇:工程建筑安全技術及防護對策
- 下一篇:云計算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