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要點探討
時間:2022-07-29 03:34:48
導語: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要點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報告表標準格式中,項目基本情況主要有項目簡況表、工程內容及規模、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等三方面內容。根據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特點,項目簡況表中“建設單位”、“建設性質”、“預期投產日期”,可更改為“勘查單位”、“勘查階段”、“勘查期限”等,更加具有針對性。一般項目工程內容及規模包括項目由來、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及規模、輔助工程等內容。在礦產資源勘查項目中建議調整為項目由來、勘查地點及勘查范圍(含勘查區拐點坐標和面積)、項目勘查歷史和環境保護手續履行情況(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執行情況)、本次勘查實施方案及批復、輔助工程等內容。其中在輔助工程里可能涉及礦山勘查道路,即可能在礦產資源勘查項目中還涉及礦山道路工程,就需要參照鄉村公路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開展工作。礦產資源勘查項目中存在一個階段性,而上一階段的礦產資源勘查活動中可能存在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態恢復措施落實不到位,遺留有“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因此“勘查區勘查工作歷史”的內容一定要清楚,可以列表分階段說明。時間上要劃分清楚,譬如基礎地質工作階段、預查階段、普查階段、詳查階段。工程量一定要量化,主要是山地工程的數量、規模和生活營地等。如果收集的資料齊全,最好列出設計工程量和實際完成工程量。此外,還有一個礦產資源勘查手續的問題需要講清楚,主要是探礦權證的取得和延續,環保工作的開展、驗收和批復情況。在礦產資源勘查項目中,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一是上一階段的礦產資源勘查活動中可能存在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如探礦廢渣、探礦道路棄渣、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未處置與處理,或者處置與處理方式和方法不合理,由此造成的污染環境問題。二是山地探礦工程、探礦道路、施工臨時占地、生活營地生態恢復和跡地恢復不到位,造成勘查工作占地不合理、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影響和景觀影響問題。
2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
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主要是收集資料和現場調查相結合,清晰說明建設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概況。應注意所收集、調查資料和引用數據的時效性,盡量使用最新的資料和數據,簡要說明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自然環境簡況和社會經濟結構、交通運輸、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社會環境簡況。
3環境質量狀況
環境質量狀況指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現狀),以及存在的環境問題。重點關注的是環境質量現狀、環境保護目標和存在的環境問題。我區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基本不存在現有的環境問題或者現有環境問題很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而出問題的地方多在環境保護目標方面。很多報告的評審意見中都有“進一步調查外環境關系,完善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和外環境關系圖”這一條意見。說明很多環評單位和環評從業人員對環境保護目標的調查還存在一定問題。所以這里系統講一下環境保護目標調查應注意的問題。環境保護目標是指一切重要的,值得保護或需要保護的環境目標?!吨腥A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中也規定了“敏感區”包含的內容。但環境目標千差萬別,我們實地調查的時候除了注意上述規定以外,還要有自己的一個判斷標準,那就是“值得”和“需要”。主要涉及有生態學、美學、科學文化、社會經濟價值,以及其他對人類生產、生活有較大意義的目標,同時還包括環境惡劣區、生態脆弱區、地質災害易發區,人類社會特別關注的對象。我們在做現場調查的時候,一定要有上述關于“值得”和“需要”的思考,這樣才能正確的把握住敏感目標。另外還要注意我區的環境特點,那就是保護區較多,調查的時候注意與保護區的關系。
4評價執行標準
評價執行標準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標準依據。主要涵蓋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總量控制指標是指環境保護部規定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等四項總量控制指標。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為非污染生態類項目,基本不需要核定總量控制指標。
5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主要包括產業政策、規劃和技術與裝備政策符合性分析,工程(項目)選址、選線合理性分析,總體布局(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原料、輔料、水、能源來源和平衡分析,工藝流程、主要污染工序和產污節點分析,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削減量和排放量(污染物源強)分析,擬采取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其有效性分析等。礦產資源勘查項目作為非污染生態類項目,重點在占地類型和面積的合理性分析,水平衡分析、土石方平衡分析,棄渣場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略有不同。
6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根據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結果,填表說明項目建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噪聲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源、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排放濃度及排放量、主要生態影響等。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在這一節里應重點分析主要生態影響。
7環境影響分析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環相扣,有建設內容才有影響。所以前面的工程分析清晰明了,環境影響分析才能科學、客觀和公正,才能有針對性,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有指導意義。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非污染生態類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在進行環境影響分析時,生態影響是評價的重點,應設置“主要生態環境影響”專題評價。然后具體分析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和其他環境影響。生態環境影響中比較重要的是占地類型與面積的統計。要結合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資料,進行土地利用類型和植被分布情況統計,不要出現前后不一致的情況。此外,如果周邊敏感目標中有景觀環境保護和其他特殊方面的要求(例如保護區),一定不要忘記相應的影響分析。水環境方面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對下游取用水的調查,并分析相應的環境影響;二是山地工程(例如平硐)涌水的情況。下游取用水只要調查全面了,結合工程取用水、排水情況就很好分析。而涌水方面很多評價報告說不清楚,建議按照以下三種情況進行分析:一、有相關水文地質資料,可以預測涌水量的,應量化預測,并分析其影響;二、周邊有已建平硐的,可以類比分析;三、不能預計涌水情況的,按照有涌水和沒有涌水兩種情況預測分析。西藏環境空氣和聲環境質量良好,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對項目所在地的大氣和聲環境污染貢獻較小,不是非污染生態類項目的評價重點??山Y合敏感目標分布,有影響的詳細預測分析。沒影響的或者影響較小的,能簡化的盡量簡化。固體廢物(棄渣)是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的主要環境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在棄渣的處置措施和棄渣場的選址、排水、防護等方面。如果以往勘查工作的情況(勘查工作歷史)和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等分析準確,那么這里的影響分析就簡單了。如果原來有棄渣的情況,要注意分析原有棄渣和新產生棄渣的綜合影響。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鉆井泥漿。很多報告把鉆井泥漿歸類為生產廢水,但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和相關文獻資料,這樣分類不夠準確,建議統一將鉆井泥漿歸類為固體廢物。而且,鉆井泥漿的性質要弄清楚。一般來說,鉆井泥漿有三個作用:冷卻、護壁、潤滑。根據鉆探工藝和地層巖性,有的鉆井(主要是巖石地層)用改性膠體懸浮液,而有的鉆井(主要是土質地層)用水,因而泥漿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而且泥漿的用量也和地層的破碎程度有關,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報告中出現“泥漿用量類比XXX工程”那就是鬧笑話了。一定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可能還會涉及社會環境影響,也需要進行簡要分析。有的勘查區可能涉及輸電或者通訊線路,有的勘查區臨近河流下游水庫、電站之類的重要基礎設施……都要一一分析影響。
8建設項目擬采取的治理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前面曾提及環境影響評價環環相扣,有建設內容(工程量)才有影響,所以有影響才有對策措施。建設項目擬采取的治理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是對項目環境影響分析內容中提出的環境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措施的回答。主要列表說明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噪聲和其他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和預期防治效果,以及生態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項目環境影響分析科學、客觀和公正(正確),提出的環保措施才能有針對性。建議根據先后原則,先分析“以新帶老”和“補救措施”,把遺留問題解決好,再談后面的問題。環境保護措施是根據環境影響分析水到渠成的。針對影響一一提措施,這樣的措施才有針對性。另外重要的一點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探礦項目,一定要避免很環保、很理想,但不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環境保護措施。諸如:把幾十公斤(千克)的生活垃圾運到幾十公里外進行衛生填埋、生活垃圾委托當地環衛部門處理、把原有陡坡上的棄渣清運、對原有棄渣場防滲、生活污水澆灌農田……等等不切實際的對策措施,最好換位思考,我們是業主,拿到這本報告之后該怎么辦,我們能不能做到?比如很多報告提到表土剝離的問題。需不需要剝?能不能剝?剝了之后放在哪兒?這些都要考慮仔細。如果是在裸露的山體或者根本沒有土壤和植被的區域,又如何能實施表土剝離這類生態保護和生態恢復措施呢?所以,在環境影響評價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力求環保對策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措施到位和切實可行。最重要的一點,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一定要細,要細到每一個生態擾動工序。本來報告表一般不要求量化,但是考慮到方便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生態恢復范圍、方式、工程量、恢復效果、恢復期限等最好量化、細化說明。這里又可以用到換位思考,假設我們是業主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我們去進行行業和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開展環境保護竣工“三同時”驗收,怎么樣去判斷、評估環保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實情況?怎么樣去避免彼此扯皮和模棱兩可的情況?因此,在西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科學判斷和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提出科學嚴謹、切合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環境保護對策和生態恢復措施,同時還應該認真分析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9結論與建議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需要從環境質量狀況、工程分析、環境影響分析、環保措施可行性、工程環??尚行缘确矫娼o出肯定的結論,并從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議。需要從以下方面回答。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結果是否符合實際,區內是否存在環境制約因素;區內環境容量和生態指標確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區域總體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與控制要求;結合區內環境條件分析,環評報告提出的規劃布置和設計布局調整建議是否可行;環境保護綜合對策(如環境保護控制對策、綜合利用對策、環境管理及防治對策、公用環保設施方案等)是否可行;區內公共環保設施投資估算是否合理,實施進度是否符合區域開發和建設項目實際;結合區域特點對區內環境保護設計與建設,能否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與建議。以上是對西藏礦產資源開發類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寫要點的一些分析,也是各類環評報告需要著重評價與論述清楚的地方;同時還是結合相關案例,就新時期如何作好西藏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所作的一些探討,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具體到不同的建設項目,可能略有不同,但只要嚴格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規定和西藏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不斷開拓創新,西藏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一定能與時俱進,再創輝煌。西藏一定能永葆碧水藍天,牢固構建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本文作者:王文貢王德剛工作單位:西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
- 上一篇:舞臺環境與人物造型淺議
- 下一篇:生態環境現狀與改善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