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合作下的工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3-06 03:08:48

導語:產學研合作下的工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學研合作下的工業發展論文

一、CDIO教育模式的核心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幾十家著名學府加入了CDIO國際組織,以CDIO模式培養的學生獲得了企業的好評,一些公司還對CDIO成員學校的畢業生開出了高15%的工資標準,這正是說明了工業界對此模式的高度認可。2009年3月五邑大學成為國家首批18家參與CDIO模式試點的高校之一,在融合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工業設計專業的產學研合作得到了推進與深化,其效果直接映射到專業的辦學質量,學生的設計水平穩步上升,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也有明顯增加。

二、多樣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目前國內研究產學研問題的學者一般將合作模式分為三類:市場需求導向型、學研機構主導型以及共建實體型[4]。其中第一類模式所包含的具體做法如項目委托、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是當下主流,當然也是一種短期合作模式。后兩類合作模式尤其是第三類共建實體型模式屬于產學研關系中較為高層次的結合,各方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彼此關系也超越了從簡單的信息交流互幫互助而上升到締結中長期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筆者認為,無論上述哪種類型在當前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合作模式都能對培養高級的應用型人才發揮作用。歸根結底,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對于增強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進而形成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實力是極有裨益的。以五邑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在近年的校企合作案例來看,以下方式是經常采用并被證實有效,有助于校企之間保持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1.橫向項目式。通過簽署合同或者協議,企業將產品設計開發項目委托予學校并支付相關費用。這種形式相當普遍,多數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比較愿意選擇這一靈活的方式。

2.年度委托式。如果企業實力較強,并且產品主要以外觀為主導,每年需要拿出的新方案比較多,那么往往會與校方締結一個長期的合作關系,向學校提供年度科研經費,委托學校完成部分新品設計任務,那么校企研發中心基本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比如五邑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和江門市某箱包有限公司成立了箱包皮具設計研究所,一方面企業撥付研發經費,另一方面雙方還可聯合向省市科技部門申報科技攻關項目,以政府下達的經費支撐研究所的經費開銷,這樣就屬于官產學研的類型了。

3.承辦設計競賽。由企業出資設立設計獎項,而學校教師負責宣傳、組織和指導,比賽范圍可僅限于校內,也可以邀請其他兄弟院校師生和社會設計資源參加。所有成果方案的知識產權歸企業所有,獲獎師生具有署名權。企業通常也比較接受這個方式,因為一次收集到的方案數量很多,不過不足之處也是明顯的:因為參賽面廣,投稿者多是自發而為,教師很難實施指導,因此方案雖多但是良莠不齊。

4.接納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學生到企業開展畢業實習,以實際課題作為畢業設計題目,設計過程中接受學校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雙師”制指導,設計方案的質量比較有保障,而且學生以及企業還可以通過實習期相互考察雙向選擇以決定是否留用為正式員工。

三、強調CDIO特征的產學研合作實施案例

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歷來在工程教育就毋庸置疑,但是CDIO模式所主張的在實踐中學習,則有其獨有的特征:強調學生應在體驗環環相扣的產品工程鏈的過程中,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要取得良好效果,工業設計專業產學研合作的實施不可局限于類似暑期這樣的某個短暫時段,教師要預先為在大學四年全程開展而構建一個培養計劃,構建一個以項目為引導帶動具體課程以及知識點學習的專業培養體系。在這方面,五邑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近年來做了不少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例如,瞄準本地的特色產業———五金衛浴行業,選擇了其中一間公司開展產學研活動,具體工作是為該企業設計新款水龍頭。真題真做的設計任務對學生既有吸引力也有壓力,因為如果方案得到企業接受轉化為產品,則可享受到激奮人心的成就感,但是他們也很明白個中難度———造型自然是要新穎美觀,還要有工藝上、人機關系上的合理性,這顯然需要綜合幾門課程的知識點。整個設計過程為期半個學期,學生的進步相當明顯。第一輪方案企業評價是“創意性高”,但是由于整體務實性不足只選中兩款進入結構設計環節。當一個月之后第二輪方案拿出來則令企業感到很驚喜,因為學生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從上一輪的實踐中找到了癥結所在,因此水龍頭的造型做到了實用、美觀、經濟、創新,企業一下子選出了十多款列入年內的開發計劃。這種項目式的產學研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一體化學習”的機會,這正是CDIO的特點之一。學生在真題真做———工程實際環境中學習多個技術知識和學科知識,同時還要學習個人、人際交往能力,雙重學習目標的活動成為了一種學習能力的手段,加深了學生對各個學科知識的理解[3]。當然產學合作另一個作用還在于提升了教師的能力,這也是CDIO標準中對教師提出的明確要求?,F在高校里的工業設計教師普遍屬于理論基礎好,實踐經驗不足,同時在一般情況下對某個具體行業也缺乏了解。所以教師為了勝任指導學生開展設計的工作,必然會想辦法及時補充譬如五金衛浴行業的專業知識,通過下企業向工程師請教、查閱資料和文獻,這樣自身的能力便得到了明顯拓展。

四、提高產學研合作質量的關鍵問題

有的教師認為提高產學研合作質量的關鍵在于選擇適當的企業,合作成敗取決與企業支持的力度。但是事實上不少院校由于所處的地區制造業并不很發達因而缺乏合作的機會,或者由于專業本身知名度有限未能吸引較多的企業主動上門尋求合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再談挑選合適的合作伙伴未免有些奢侈。筆者認為,在外部條件不是特別理想的情況下想要提高產學研合作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確切地說在于教師必須不斷提高他們在教學能力、新的評估形式、工程實踐以及相關技能方面的水平。毋庸置疑,在產學研的關系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指導者的角色,而企業更多的是提供實踐的場所和機會。如果希望教師能夠勝任講授融合了多個學科知識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內容,能夠向學生示范產品在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各環節中的人際溝通與交往,那么教師自己必須具備這些能力。目前我們當中的大多數教師從學校到學校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們在單方面的理論知識上擁有扎實的基礎,但是在商業和工業環境中的工程實踐經驗卻非常有限,所以教師自身的發展刻不容緩。CDIO教育模式特別指出可以通過三種基本方法提升教師的能力水平:新任教師在走上講臺前先下到企業實踐一年;現有教師參加研討會、工作坊和短訓班,或者是在假期到企業實踐;招聘具有工業經驗的企業工程師作為補充師資為學生講課[3]。在實踐中,五邑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將此具體化為三個互動:(1)校內教學團隊與企業研發團隊的互動。教師與設計師共同指導學生專業課程教學和設計競賽,多視角的交流與碰撞激發創造潛能。(2)校內項目教學與企業項目研發的互動。通過設計項目的對接,實現課程的項目式教學與企業子平臺的研發項目保持一定的同步關系。(3)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市場需求的互動。在師生參與具體設計作品的商業孵化和產業化過程中,高校可以清楚地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5]。

五、結束語

在高等教育中,產學研合作辦學理念被首次提出至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伴隨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展,其形式、內容、方法、層次都在與時俱進。黨的十七大也報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對于工業設計專業而言,產學研合作開展的程度和效果更是直接關系著專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理念上植入CDIO的先進內核、在策略上密切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以獲取支持、在行動上主動出擊尋找合作伙伴、在成果上堅持校企互惠互利的雙贏原則,這樣才能將產學研合作深入持久進行下去,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產品設計人才。

作者:李辛沫單位:五邑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