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型工業企業論文

時間:2022-09-16 05:07:14

導語:國有大型工業企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大型工業企業論文

一、遼寧省國有大型工業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現狀

遼寧省是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數量較多,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和的60%左右。遼寧省全部規模以上和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2008年至2012年的整體資產負債率,整體來說遼寧省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小幅下降,大致在58%左右,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明顯偏高,呈逐年上升趨勢,2012年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6.25%??紤]到國有企業規模一般相對較大,為了進一步剔除中小規模企業數據的影響,從而能夠更好地觀察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本文選擇遼寧統計年鑒的大型工業企業數據。遼寧省大型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資產的占比份額更大,說明國有大型企業始終是遼寧省經濟的重中之重,相比來說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平均規模較大,平均在100億元左右,而外商投資的大型工業企業平均規模較小,大約30億元左右。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相對更高,而且從時間趨勢來看整體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2008年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1.80%,而2012年達到67.08%,相比外商投資大型工業企業盡管規模相對較小,但整體負債率大致在60%左右。本文進一步觀察沈陽統計年鑒中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數據來說明問題,選擇這一數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遼寧省主要的大型工業企業分布以沈陽和大連居多,其次沈陽統計年鑒中提供了范圍更廣的數據指標,最后是沈陽統計年鑒中的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數的年度變化不大,從而避免了由于企業數量變動較大造成的數據偏誤。2008年到2011年,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發展速度迅猛,整體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從900億元增長到1600億元,伴隨著2008年國家整體經濟走強,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隨著整體業務的大幅度擴張,與表1和表2中數據所顯示的趨勢一樣,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2008年為69.4%,到2011年達到72%,已經接近2011年國資委對高負債央企界定的底線(75%)。沈陽市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負債情況,尤其是短期負債情況。

2008年到2011年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整體的流動負債從688億元增加到1245億元,其中應付賬款從409億元下降到264億元。在財務報表中,企業的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兩部分,如果流動負債增加而應付賬款減少,這恰恰說明短期借款在增加,而短期借款的增加體現在營業成本財務費用中是利息支出的增加,2008年到2011年利息支出從15億元增加到27億元。這都說明2008年伊始的國有大型企業流動負債大幅度增長主要來源于短期借款的增加,企業負債經營的依賴性在增強,表現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會逐年增加,同時由于短期借款的增加侵蝕了企業的營業利潤在財務報表中就表現為利息支出的增加。考慮到統計年鑒中數據反映的是遼寧省和沈陽市的整體情況,而每個企業由于所處行業、自身規模、歷史、企業特征等不同在資產負債率指標上也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但是平均72%的整體資產負債率說明,至少沈陽市有一部分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高負債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如果按照國資委對高負債央企的界定,那么這些企業就應該屬于重點監控企業(85%-90%)或特別監管企業(90%以上)。受數據所限無法獲得沈陽統計年鑒中所有大型工業企業的個體數據,所以本文選用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做一個簡單的案例說明(見表4)。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是沈陽市歷史悠久的國有企業,2013年總資產達到163億元,已經是沈陽市規模排名靠前的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但按國資委對央企的資產負債率界定標準應該屬于重點關注企業,2013年資產負債率為83%略有降低,同時沈陽機床股份的短期借款逐年增加幅度較大,2013年中短期借款已經達到88億元,利息費用支出逐年增加,近5億元,這也與表3中沈陽市國有控股大型企業數據所反映的情況是一致的。通過上述數據分析可以看到,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較高,且整體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有一些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嚴重偏高,這些企業通過負債經營達到規模擴張的目的,負債的主要渠道來源是短期借款,一個直觀的結果是企業利息支出逐年增加。

二、遼寧省國有大型工業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的影響

正如本文開篇時指出的,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進行負債經營的潛在能力,因而每個企業都會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行業特征、宏觀形勢、未來戰略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做出適合企業自身的資產負債選擇,正是由于企業本身的異質性所以資產負債率指標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區間,它因企業不同而異。很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指出,在外部需求旺盛時,很多企業會選擇負債經營大舉擴張,從而達到占有市場強化企業產品競爭力的目的,而在需求蕭條期則會盡量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但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企業資產負債率與經營風險是正相關的,Huang和Song(2006)針對中國上市公司樣本的實證檢驗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眾所周知,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2012年GDP同比增長7.8%,自2000年以來增速首次跌破8%,創下13年來的最低值,2013年GDP同比增長7.7%,稍高于年初設定的7.5%的經濟目標,但仍在8%以下。同時衡量制造業景氣的PMI指數長期在50左右徘徊,說明制造業遠沒有進入復蘇期,經濟下行壓力形勢依然嚴峻。遼寧省統計年鑒中數據顯示,2012年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整體主營業務收入10638.76億元,與2011年基本持平,而2010年整體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2011年同比增長17%,與2010年和2011年整體規模的飛速擴張相比,2012年開始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進入寒冬期,未來增長勢頭令人擔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1年2月以來遼寧省月度工業經濟走勢中也可以看到,與年度數據所反映的趨勢一致,無論是主營業務收入月度的累計增長百分比還是工業增加值月度的累計增長百分比2013年增速都遠低于2012年和2011年的同期值,并且2014年一季度有繼續惡化的跡象,以上經濟數據都表明當前遼寧省整體工業經濟增長走勢不容樂觀,這與國家整體經濟環境也是一致的,說明了當前企業經營所面臨的困難局勢,同時也表明這種局勢在短期內并不能發生較大的改變。因此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經濟形勢下,工業企業整體面臨較高的外部經營風險時,筆者認為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較高資產負債率問題將帶來潛在影響。

1.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盈利,較高的負債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侵蝕企業利潤,因為企業負債率越高,所要承擔的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就相應越重,在盈利能力沒有較大改善的情況下,扣除財務費用之后的利潤總額就會減少,直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同時這種影響并不是暫時的,較高負債的企業在未來一旦面臨外部經營沖擊時,就更需要通過外部融資來抵御沖擊,如果盈利沒有顯著好轉,那么這就好比“飲鴆止渴”,只能通過更多地負債來經營企業,使企業的財務負擔越來越重,而企業盈利能力只會越來越差。

2.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

債務是強制性的是有期限的,即使不歸還本金仍然有利息支出,所以較高的負債比率尤其是短期借款的直接影響是企業現金流緊張,現金流緊張會導致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企業就只能通過短期負債來維持經營,那么資金成本勢必持續升高,將會打亂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企業外部融資難度不斷加大時,企業破產可能性就在增加,一旦外部銀根緊縮企業將很難抵御風險。

3.制約企業的戰略發展。

企業競爭的關鍵是產品,企業要想在市場上擁有競爭力,需要進行技術革新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這就需要企業擁有強大的資金與財力支持,較高資產負債率會使企業面臨資金短缺和外部融資難的窘境,從而無力進行技術產品研究與開發,長此以往將進一步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每一個大型企業的背后都是許多的供應商與配套企業,大型企業的資金緊張勢必將放大對整體地區經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大型企業現金流緊張,勢必會影響供應商與配套企業的現金流,這些企業又大多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它們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更差,在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趨緊、銀根緊縮且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這種影響將會是首當其沖的,勢必會對地區經濟造成較大的波動。

三、解決高資產負債率的對策

遼寧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有效地控制企業負債規模就成為當前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在此僅提出五點建議。

1.改變舉債擴張的傳統觀念。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管理者,都有將國有企業做大的沖動,高負債就是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口號的一個直接結果。在缺少外部約束機制和投資決策問責制的整體背景下,政府官員和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都偏好通過負債來達到企業做大做強的目的。誠然,企業負債經營是正常的發展機制,企業的成長離不開負債,但是要根據行業特性和企業本身來確定長期負債運營機制,而不是盲目負債追求規模追求政績,企業良性合理的負債經營才是最為關鍵的,因此觀念的改變是尤為重要的。

2.制定降低債務的可行方案。

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戰略規劃的需要,結合國家整體宏觀經濟發展的政策趨勢、所處行業的發展特征及產品的生命周期,制定切實可行的降低企業負債水平的實施方案和目標。依據企業自身的降低債務實施方案,組織企業、國資委、行業專家以及財務審計等多方論證共同確定降低債務的指標和措施,并將其納入管理者年度經營業績考核范疇,保證債務降低任務的切實執行。嚴格把關新增大型項目的投資建設,遏制企業的盲目投資沖動,避免造成進一步的無效投資。

3.積極開展資本運營工作。

一方面,根據企業實際經營和債務負擔情況,采用公開出售、轉讓、剝離非主業資產等多種方式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同時加大債務重組力度,采取債轉股、債務期談判等多種方式減輕企業償還債務壓力,盤活現有資產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積極拓寬多種融資渠道,鼓勵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或進行IPO、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股權融資,這樣不僅有利于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同時能夠增強公司治理的外部約束機制。

4.加強內部資金控制和財務管理。

現金流是企業抵御企業經營風險的唯一保障,要創造以現金流管理為核心的投資融資管理體系,保證企業內部資金的統一調度、集中管理和合理使用,防止資金出現企業外部循環。同時強化應收賬款的動態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債務清收方案,避免形成新的壞賬,保證企業現金流的經營安全。

5.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長期盈利能力是降低企業債務水平、實現自身良性發展的基礎,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增強企業獲利能力的最根本有效途徑。提高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是另外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里本文的建議更加針對企業的實際經營層面,拋開技術創新與突破,企業管理層面的創新依然會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那么就需要企業在細微處下功夫,在外部市場經濟形勢嚴峻時成本管控就是盈利能力的直接體現,尤其是企業管理費用成本。

作者:楊揚單位:中共遼寧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