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探討
時間:2022-01-16 10:23:43
導語:中小型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加強成本核算及管理,準確核算企業成本,才能為企業財務分析及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中小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存在不足,對企業發展和運行效益將產生不利影響。為了使企業順利開展經營活動,增強企業的場競爭力,中小企業要重視企業會計核算,建立和完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流程,應用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合理劃分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準確核算產品成本,有效應用計算機及相關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成本核算與管理等。
企業進行成本核算與控制,有效核算企業利潤,正確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對企業運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對中小企業日漸重視,國家稅務總局也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小企業如何有效利用這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是企業會計應該考慮的問題。要有效應用這些優惠政策,企業應當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及流程,有效開展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與財務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國家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發展。
一、中小企業進行成本核算的目的
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企業通過成本核算與管理,可以控制企業各項費用支出,防止和控制各種浪費和損失,以降低成本、節約費用。通過核算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可以提供生產經營管理所需要的成本、費用數據,進一步為企業進行成本和利潤的預測提供準確數據,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
1.期間成本。期間成本指沒有具體到產品成本對象中的非制造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行政管理成本、費用化研發支出等)、銷售費用(如銷售人員工資、銷售運輸費用、營銷推廣費、售后費用等)和財務費用(如利息支出、匯總損失、相關手續費等)2.產品成本產品。成本,是指針對某一特定的產品對象,如生產某一特定產品而發生的直接制造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間接制造成本(包括車間管理成本、及其他資源耗費等)。
三、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問題分析
1.未正確劃分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正確劃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才能準確核算企業產品成本、期間費用和企業利潤。一些小企業由于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和規范的成本核算方法,在進成本核算時,未能正確劃分生產成本及和期間成本界限,未將用于生產產品的原材料費用和人工工資及機器設備折舊等費用和用于管理的期間費用進行準確劃分和歸集,致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核算不準確,導致企業當期利潤核算不準確。2.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會計核算。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應該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成本核算。目前一些中小企業,為降低成本,未設置完善的會計機構,沒有制定規范的成本核算流程。加之會計人員缺乏成本核算專業知識、對工作要點不熟悉,在工作中未能嚴格遵循財務制度的規定開展成本核算的工作,沒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成本核算,致使成本核算不及時,甚至引發涉稅風險。3.在產品成本核算時,未正確劃分各種產品間的生產費用,以及未能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企業的生產成本是按照產品核算的,一些企業由于未設置生產車間工時或機器設備使用統計崗位,在產品成本核算時,沒有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也沒有正確劃分產成品和在制品的生產費用,導致產品成本核算不準確,從而影響到產品銷售定價等。4.未使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成本核算與管理。在計算機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大數據必然成為主流,應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是必然趨勢。目前一些中小企業仍然采用手工進行會計核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數據的準確性也不高。甚至沒有完整的數據,數據資料收集不全面,即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也影響企業進行正確的成本分析。
四、解決中小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方法
1.正確劃分期間費用與生產費用。企業產品生產完成以后生產成本要結轉到產成品存貨中,通過產品的銷售結轉到損益科目,影響銷售當期利潤;而期間費用,在計入的當期就要影響本期利潤。企業應當制定規范的成本劃分標準及核算制度與流程,使成本核算規范化。在成本核算的過程,做好成本核算基礎工作,明確原始憑證的登記及費用的統計,準確記錄材料物資的領用工作。將用于生產產品原材料計入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中,將生產人員的工資計入產品直接人工成本,生產車間發生的管理費用、折舊費用、機器使用費等計入生產制造費用中。將為企業經營管理發生的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行政管理費、費用化的研發支出等計入期間費用中的管理費用。企業銷售過程中發生費用(如企業宣傳費用、運輸費、銷售人員發生的差旅費等)歸集到銷售費用中。2.健全企業會計制度,落實權責發生制原則。權責發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為原則入賬,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都應入賬。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中小企業并沒有完成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成本,即費用發生時沒有及時入賬,而是支付款項時再將成本入賬。為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時性及準確性,實現對成本的嚴格控制,明確成本核算原則,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將所發生的費用及時入賬,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避免稅務風險。3.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生產人工費用及制造成本,同時劃分產成品和在產品成本。(1)產品間成本分配。企業產成的成本是按產品核算,單獨屬于某種產品的成本直接歸集到該種產品中。屬于幾種產品共同發生的費用,應對成本進行分配,分別計入不同的產品中。產品制造成本分配的方法有:生產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等,企業應該根據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分配方法,對生產制造費用進準確劃分。(2)產成品和在制品成本劃分。產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制品之間的分配,是成本計算工作中一個復雜過程,對產品成本結轉有重要影響。一般中小企業主要應用的分配方法有: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定額比例法等。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的生產特點,合理統計當月完成產品與在制品情況,在制品當月完工程度,當月完工產品與月末結存在制品數量的比重,月末在制品結存數量變化的情況,月末結存在制品成本中各項費用所占比重大小等情況,結合企業的實際管理要求,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分配方法,進行產品成本分配。4.應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成本核算與管理。隨著計算機、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在財務會計領域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會計電算化運用了現代高科技技術,在信息數據處理方面更加快速、精準、系統,企業應當加強會計電算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應用會計電算化進行財務管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收集并完善財務會計信息和數據資料,提高會計核算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為財務分析和管理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
五、結束語
為保持企業良好的發展,企業應該加成本核算與管理,充分利用計算機及網絡大數據等進成本成本核算與分析,促進企業發展
作者:李寒梅 單位:上海海能汽車電子有限公
- 上一篇: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工業企業融資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