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下海上油氣田節能減排論文
時間:2022-04-23 04:05:53
導語:精細化管理下海上油氣田節能減排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轉變思路,機制精加工
1.1分層設計動態管理
依據國家相關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海上油氣田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節能減排管理規定》、《能源計量器具管理辦法》、《節能減排項目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使得現場生產單位在節能管理中有章可循,按章辦事。在能源體系建設中按照管理的層級不同,體系的設計也是分層控制,主要涵蓋管理層手冊、執行層程序文件、生產作業層的作業文件,做到層級分明、責權利清晰透明、專業細致精準全面、可操作性強,保證各個層級無縫銜接,有的放矢。通過對管理流程的梳理、細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海上油氣開采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開采周期長,生產平臺分布相對獨立、點式分散等特點,在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和規定時,主管部門就更要“接地氣”、“看長遠”,把握精細化管理思想的精髓,將其中的“精”和“細”加以合理運用。具體于能源管理體系中就是“抓大不放小,輕重兼顧”。重點用能設備和生產工藝流程都相應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如《耗能設備能源管理規定》、《重點工藝流程能源管理規定》等。能源管理體系設計中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并不拘泥于只單純完成各項考核指標,而忽視能源管理的長遠規劃,減少因規劃設計不合理造成的追加成本,在產能和能耗之間尋求平衡,不同節點間有機可循,規避程序銜接不暢、重復管理等弊端。作業文件制定時,靈活運用規則,動態管理。對于不同區域、不同開發階段、不同作業地點等影響因素在管理時應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本著共同而又有區別的原則,細化作業文件,動態跟蹤,隨時調整,避免“閉門造車”。所有文件都要滿足生產一線的實際需求,不具備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的內容一律剔除。“精”和“細”并重的體系設計思路,減少了管理層和作業層間的相互制約,使管理層和作業層的銜接更加緊密,動態管理提高了管理的精準和時效,避免因脫離生產實際,盲目出臺一些不合乎實際需求的管理制度,有的放矢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1.2分類控制,細化權重
在能源的使用中采用分類管理,這在《能源使用管理辦法》中充分體現。依據生產作業的實際需求,公司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自產的天然氣、原油、成品柴油和外購的電力,細化這幾種主要能源的使用規范,制定定額管理標準成為必要,對于主要的用能設備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規定,為能源的合理使用和設備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為進一步提高用能效率打下基礎。能源的分類管理清晰了用能權重,通過區別控制,集中精力管控重點能源品種,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松對用量少的能源品種的管控,即“抓大不放小”。對中小用量能源的利用更要細化管理,有分類又有側重,使得各項節能指標得以順利完成,對簡化管理流程也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規避了由于多頭的模糊式管理所造成的人員和資源浪費,這些在天然氣的綜合利用中尤為突出,取得滿意的實際效果。公司通過建立長效的天然氣利用治理機制,大大提高了伴生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水平,有力推動了區域開發的進程,使原有的點式分布的開發模式向區域化,點面結合的網絡化開發模式轉變,能源利用效果得到顯著提升,精細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再次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各項制度的建立一定是服務于現實的需要,精細化管理融入了細節意識、服務意識、規則意識、系統意識等管理理念,將細節管理運用到常規管理當中,精益求精,優化管理程序,細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在已有注重量化的管理向注重質、量相并重的管理轉變,逐步實現能源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2實踐中的精細化管理經驗與探討
管理的提升需要技術的支持,理論的創新需要實踐來驗證。
2.1天然氣區域開發與綜合利用
海上油氣田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伴生天然氣,如何高效利用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一直是管理局能源管理的重點,隨著開發格局逐步擴大、技術儲備的不斷提升,加之質量效益工程的開展,油田伴生氣綜合利用有了新的突破,節能減排效果明顯,集中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2.1.1構建網絡化供氣,資源互補
通過建立天然氣管網,使得各個油田群之間的能源通道得以聯通,合理分配天然氣成為現實。這些決策的有效落實,都離不開精細的數據分析,對油藏的地質儲量、開發前景預測、經濟評價等諸多方面的精、細分析,依此助推決策的科學、合理,使原有各自為營的能源管理向系統化、模塊化、統籌化管理轉變。初步形成了大區塊、連片式的開發格局,無論在生產規模、生產質量、成本控制還是社會效益上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特別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治理效果明顯,在實現資源的共享、互補的同時也提高了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
2.1.2回注地層,擇機開發
對于尚不具備有效利用和剩余的伴生氣則采用注氣工藝,回注地層,擇機開發。在實施回注中精細化管理更是廣為運用于各個環節和階段。受限于海上地理條件,實施過程中不可預測因素和風險很多,正因于此,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嚴格細致,精益求精,不能有絲毫的疏漏,特別是對地震、測井、油藏等數據采集分析必須詳實,精準。與地質、油藏數據模擬對比仔細研究評估,制定實施預案,實施中還要充分精算產氣量、回注量和自用氣量,最大限度減少誤差,平衡壓力,防止油井出現嚴重氣竄、油氣比增大等諸多風險,通過反復細致的研究,降低回注風險。
2.1.3優化燃料設計,調整燃料結構
油田富裕伴生氣的處理一直是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和能源綜合利用的重點和難點,作為海上主要動力來源的燃料氣源(發電機、鍋爐等),該部分伴生氣的利用效率也隨著技術進步、管理質量的提升,得到了較大的改觀。通過對供氣管網、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儲氣裝置等的細化改造,進一步拓寬了富裕伴生氣的利用空間。對動力燃料結構進行調整,調高天然氣的比重,減少原油、柴油、渣油的使用,既增加了產量又降低了能耗,大大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減少了操作和維修成本,一舉多得。
2.2電力組網,統籌調度,資源共享
受限于海上獨立供電模式,加之氣量的自然遞減,氣源缺口和電量需求壓力不斷加大,安全穩定供電面臨挑戰。隨著公司滾動開發、區域開發力度不斷深入,打破這一困局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通過細化開發區域,精準計算各個能效中心和供電模塊的電力數據,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聯網方案,具體實施中精準設置電力調度中心,細化流程,合理調度各區塊的天然氣和電量,實現了按需供電、精準供電、錯峰供電,困擾生產的“大馬拉小車”、“小馬拉大車”和“無馬拉車”等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電力輻射區域數倍增加,節能減排和環保效應明顯。通過對能源管理實踐的細化和精準把控,逐漸形成了以電力組網為基礎,統籌調度為手段,資源共享為目的的資源開發利用格局,這其中精細化管理功不可沒。
2.3余熱回收及利用
精細化管理的核心體現于精和細,日常管理中細致用心,善于發現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挖掘潛力,并合理開發利用,實現節能減排效益最大化。海上油氣田開采中,發電機組是主要的用能設備,其機組排煙溫度一般在350℃~450℃,余熱利用的潛力巨大。據現有研究統計,機組燃油/氣產生的熱能只有約30%~35%轉化為電能,約有30%隨尾氣排出,35%~40%通過機身散發和冷卻系統帶走。通過細致調研和技術分析,采用加裝余熱利用裝置充分利用這部分余熱,為下游用熱單元提供可靠熱源,實現資源再利用,多方收益。
3結語
精細化管理在生產實踐中無處不在,只要有著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有著一顆敢于解決問題的責任心,節能減排工作就會越做越細致,越做越有效。細化管理,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體系,向管理要質量、向質量要效益必將成為現代能源管理的新常態。海上油氣田的精細化管理在體系上精細到層系;在調整措施上,精細到油藏;在技術保障上,精細到單井;在設施安全上,精細到關鍵點;在設備運維上,精細到零部件,實現全流程、全階段的精細化管理,夯實企業質量效益的基石。
作者:呂冰單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渤海石油管理局
- 上一篇:人防辦機關黨建工作總結
- 下一篇:檔案學會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