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下節能減排論文
時間:2022-04-23 04:33:57
導語:產業結構調整下節能減排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湖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描述
目前湖南省產業結構調整已經采取了以下一些對策:針對目前湖南省三大產業發展的現狀,湖南省委已經啟動了“四化兩型”的產業結構全面調整與升級戰略,以此作為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有效轉變、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基本依據。同時以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信息化為基本的建設領域和著力點,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節能環保建設、不斷改善民生、加強政策制度建設為基本措施和方法,繼續促進湖南省不合理、不協調經濟發展向協調發展的模式轉變,繼續促進湖南省由經濟發展總量和規模外延擴張向經濟發展內涵優化的方向轉變,繼續促進粗放型的資源利用現狀向節約型、生態型、綠色型的資源利用模式轉變。當前,這些政策措施已經不斷推進實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節能減排對湖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2.1能源因素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通過一些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政策的落實,國民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產業結構也發生了一些本質性的變化。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作為基本支撐,而湖南省的資源儲量相對比較豐富,這將有力地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湖南省已探明的煤炭產量有34億噸,水能資源儲量為1532.45萬千瓦,林木總儲量為1.88億噸,地表水的總量超過了2億多立方米。此外,湖南省的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數量多達124種,其中銻儲量位于世界第一,鎢、鉍、雄黃等礦產資源也居全國第一,同時錳、錫、鋁、鉬、鋰、鋇、銅、金銀等43種礦產資源的儲量也都非常豐富。盡管如此,湖南省的相關配套工業發展水平卻并不是很高。也就是說,湖南省的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來說很有優勢,但是卻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一些產業仍然處于低端的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行業發展狀態。盡管能源或者資源對于一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非常重要,但是本文認為這種影響必須分開來看。例如,湖南省的礦產資源盡管非常豐富,但是相關的配套資源開發、礦產加工產業卻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新資源會不斷被開采出來,傳統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會逐漸提高,所以自然資源對于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力度是隨技術發展而不斷減小的。
2.2減排因素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分析
有統計數據顯示,湖南省因工業廢物、廢水、廢氣排放造成的污染情況總體上是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漸增加的,工業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導致環境承載能力逐漸下降,環境惡化程度不斷增加。以“三廢”中的廢水和廢氣為例,工業廢水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造紙、化學原料生產以及冶金制造等行業,這幾種行業造成的廢水排放和環境污染比重非常大。因此,湖南省在產業結構調整時,若要有效減少廢水的排放總量,必須針對這幾個行業實施調整政策。工業廢氣排放量比較大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建筑材料和礦物采選以及金屬冶煉部門,這幾種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排放總量占了絕大比例,所以湖南省在產業結構調整時廢氣減排的工作重點也就集中在這幾個領域。本文認為,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大量廢物、廢氣的排放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由此必然產生一定的經濟性危害,增加在環境恢復以及環境治理方面的財政投入和資金消耗。因此,減排背景下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更加注重轉變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模式,依靠科技手段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才是問題的核心,而不是單純地淘汰哪一種產業。
3節能減排背景下的湖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對策
3.1繼續完善相關的節能減排體制建設
當前,僅僅依靠市場調節無法做到對公眾和企業能源消費行為的有效規范,繼續完善節能減排的制度措施以及體制建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基礎,也是階段性的目標。第一,湖南省要依據國家層面的《節能法》,并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湖南經濟發展現狀、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清潔生產的地方性法規。第二,繼續完善節能減排的配套政策和有關的技術規范、標準,有效地結合省情,建立省級強制性的節能降耗技術標準。第三,建立健全企業能源消耗監察、統計、評估、考核體系,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的具體規定,及時對能源生產情況、消費情況和流通情況做好統計工作,在一些能耗大的重點行業建立能源統計制度,完善相關的能源統計、監察、評估和考核體系。第四,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的財政投入,提高對減排降耗的引導、督促力度。通過省級的規劃和示范項目,不斷落實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
3.2加快農業產業升級轉型
農業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由于第一產業在湖南省的產業結構中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加強對農業產業升級的資金投入、促進農業產業的升級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第一,在政府層面,要提高對農業升級問題的重視程度,加強系統的研究,為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第二,通過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具有示范意義的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產業示范園等有效地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升農業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第三,依據湖南省農業資源的實際空間分布和實際發展水平,積極調整農業發展的結構和比例,初步探索一條以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為主的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第四,提高農產品的深加工水平,花大力氣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湖南省和其他一些農業大省的發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農業整體深加工水平不高,可以結合發展農產品加工基地、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等方式形成自身在農產品市場中的競爭特色。
3.3加快技術創新,實現第二產業的合理規劃
針對第二產業的發展規劃,要結合專業化、特色化的工業發展方向,強化對支柱性的主導產業的合理引導,淘汰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行業,在保證工業結構順利轉型、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第二產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例如,在2014年,湖南省產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就了以加強主導產業發展、促進實現良好工業布局的《湖南省產業園區主導產業指導目錄》,其中就說明了特色產業園區內主導產業的發展必須在依據湖南省現有工業發展板塊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重點支持、合理布局,以提高產業集聚水平,提升區內的綜合管理效率,使工業資本的規模繼續增大,從而發揮更大的刺激效應。同時,第二產業的升級轉型必須加大對高新技術行業、技術創新領域的支持和重視。雖然湖南的第二產業在國內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在高新技術引進、行業發展方面仍然處于落后水平。高新技術行業的特點不僅是能耗小、環境污染程度低,同時科技含量較高、競爭力強、經濟附加值大。需要注意的是,積極發展這些行業必須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導、技術引進、創新能力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繼續努力。
3.4促進第三產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積極促進第三產業的全面、協調發展是當前新經濟常態下繼續擴大內需、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的重要措施,也是湖南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節能減排措施的重要方向。以長沙市為例,在201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到了全市GDP總體比重的40.8%,相對于2012年增加了超過1個百分點。而且第三產業內部的結構也更加優化,不僅傳統服務業穩步提升,而且現代服務業不斷加快增長。為了繼續推進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更加注重第三產業的頂層設計,為其產業升級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同時也要注重對現代服務業的引導與支持,在外延規模擴張的基礎上提高質量,形成規模大、專業化運作、多產業融合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模式。此外,還要加強第三產業考核機制的建設,不斷完善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加強監督引導的二元體系,建立全面完整的考核體系和機制,解決第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大方向問題、政策問題和改革問題。例如,湖南省長沙市為了繼續優化第三產業的發展結構,充分結合湖南省第三產業發展的特點,與財務部、商務部等簽署了《關于推進長沙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的合作協議》,既注重了對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設計,也提高了對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
4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在政府與廣大民眾的不斷努力下,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當前在各地區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引導、不斷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背景下,加快湖南省的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就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在節能減排的政策指導下,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推進這項工作,為湖南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作者:龔克杜爾單位:中南大學商學院
- 上一篇:物流企業碳排放論文
- 下一篇:綠色輪胎節能減排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