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探索

時間:2022-07-08 11:04:37

導語: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探索

企業戰略管理活動界定了企業整體的發展方向以及經營活動主要領域。戰略管理理論的指導作用對于企業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戰略理論研究側重于戰略過程、戰略內容、戰略環境的研究,戰略過程研究主要描述企業戰略如何形成、如何實施的過程。戰略內容研究主要分析戰略決策與企業戰略各階段的特點,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構成或支撐了企業的實力;戰略環境分析側重研究企業面對的各種現實情況?;谄髽I戰略的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所應關注的核心要素、所體現的核心思想都需要保持與企業戰略的一致與協同。企業通過運用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等無形資產(學習與成長),應用專業性的戰略執行管理框架,將安全管理的戰略執行最終落實到各個管理層及員工身上,并將這一戰略執行的過程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對于員工行為也更具驅動性。

戰略導向下的安全管理內涵及要素

1戰略要素

煤炭開發與利用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煤炭安全、高效、綠色、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開采,戰略目標應體現以下幾個要點:一是煤炭開發利用要創新發展模式,重點強調質量效益;二是有效延伸下游產業鏈,提升煤炭價值空間,推進煤炭深加工轉化,提高經濟附加值;三是加大煤炭基礎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實現“安全、高效、清潔”的數字礦山;四是實現全面性的保障職業安全,除了傷亡事故的控制,還要重視職業健康保障;五是堅持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節能減排,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建立生態平衡機制。

2制度要素

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體現為煤礦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結合煤礦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以煤礦名義起草頒發的有關安全生產的規范性文件[4]。制度建設要權責明晰,具體化,可操作化。同時根據戰略目標,有針對性地制定煤炭安全管理制度,除了年萬噸生產量傷亡率底線、工人的安全知識水平的達標程度等,更關鍵的是要求企業自身根據本企業的戰略制定詳細安全制度,包括生產設備更新、事故預警、預控和應急救援體系、安全生產監督、礦工安全生產培訓方案及對與社會目標有關的企業管理水準的評價等。

3人的要素

現代煤礦安全管理應體現以人為中心,這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人的安全素質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質,包括安全知識、安全技能;二是人的深層安全素質,包括安全意識、觀念和態度。第一層次可以通過日常安全教育手段而獲得保證和提高。第二層次要傳播安全理念,培養員工安全價值觀,樹立團體安全意識,形成持久的安全約束,對人的作業行為進行有效控制。

4外部環境要素

外部環境因素體現在作業環境、資金投入和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其中作業環境對煤礦安全管理更為重要。一是瓦斯條件,我國礦井有一半以上是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二是頂板條件;三是水害;四是煤塵爆炸;五是煤層自燃性,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煤礦井下工人窒息死亡,而且可能引發瓦斯或煤塵爆炸[5]。

5內部資源要素

有效使用設備,采取有效技術措施確保設備安全成為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煤礦內部資源主要體現為設備情況,一是煤礦生產機械化程度,機械化程度越低,人員越密集,不確定的因素相對增大,發生傷亡事故的概率就越大,通過使用各種先進機械,通過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統,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安全監測設備,這是煤礦安全系統預防事故的有效手段,采用先進的安全技術和監測、管理手段,實現事故發生率低、職業病發病率低、職業安全健康有保障的安全管理。監管人員也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對安全情況進行跟蹤、處理和更正。

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根據前面分析確定的煤礦安全管理能力要素,提出了煤礦安全管理能力評價分析模型。4結束語在煤礦迅速發展的實踐背景下,基于戰略導向這一創新視角。探索煤礦安全管理問題,闡明安全管理要素相互作用機制,圍繞提高安全能力,揭示安全管理規律具有重要意義。在以后的實證研究中展開進一步的分析,來進一步驗證模型的實用性。

作者:戚宏亮劉穎寧云才單位: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黑龍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